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 教学设计优化策略的多角度探索
2021-11-19胡集豪
胡集豪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具有奠基性、整合性、实践力、迁移力等特征,这与具有高阶思维、重视体验、力求整合、关注生成的深度学习有着彼此的契合性。为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现阶段的阅读教学中不断反思,优化设计,对阅读教学展开多角度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实现语言构建、语言应用的重要途径。优秀的文本内容就像是一个智者,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因此教师要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包括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是这个时代对学生要求的必备关键品德和综合能力,也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主要分为语言、思维、审美及文化修养几个方面。其中,语言是学生们在具体情境运用中提高言语交流能力;思维是通过语言的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包括形象、逻辑、批判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审美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时所形成的审美水平,并从中获得创造美的能力;文化修养则是学生从语文学科中传承的文化精髓,并借鉴他国文化来进一步发扬本国文化的能力。在核心素养中,又以语言为基础,其余三个维度的发展与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自身语文体系的构建。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阅读教学中,包括对字、词、段的理解,文章大意的总结,中心思想的提炼,以及写作训练等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未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照搬传统内容和课本知识,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没有实际案例的扩充,过于循规蹈矩,缺乏灵活变通。同时,以往的教学多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会更加注重考试大纲内容,增加对相关阅读题目练习的时间安排。这种情况下,不仅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方式过于千篇一律,而且学生将重心放在听老师讲解和练习上,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却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意义,阅读主动性不强,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阅读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围绕具体的文本内容展开互动分享,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以多元化的视角来加强理解与鉴赏,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如《故都的秋》,其中有“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的语句,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赏析这句话的语言特点,学生可以从视觉形象、触觉形象等方面展开分析,也可以从作者眷恋古都之秋的情怀等方面展开分析。每一个小组学生都要做出相应的分析鉴赏,然后小组长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共同经历文本语言的鉴赏理解。
(2)读写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学生输入的语言内容越丰富,其语言运用能力就越强,这便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展开读写互动,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积累与写作练习,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作阅读感悟。比如《荷塘月色》,学生就可以在阅读理解以及了解文章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写作阅读感悟,分析一下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细腻的思绪以及优秀的文笔能力等。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改写,比如文言文《藤王阁序》,那么学生就可以在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将其运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可以不拘泥于原文内容,适当增减,但是不能改变主旨。再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阅读文章或书籍进行续写。比如学生在课外阅读了《哈姆雷特》,那么他们可以展开续写,想象一下主人公死后的故事情节,并将其写出来。
(3)主题阅读,激发学生的个性与活力
主题阅读教学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强调他们个性的发展和积极性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实施主题阅读教学时,可开展综合性的主题阅读活动,在活动中观察与记录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并与他人交流,表达自我。
比如,在学以宋词为主题的单元时,教师可组织安排“宋词百世流芳”的交流分享会,让学生各自准备与宋词有关的才艺展示,有的学生把自己喜爱的词人作品烂熟于心,在班级活动中绘声绘色地朗诵展示,有的带着自己的吉他,给宋词谱出了交融着东西方特色的旋律,让大家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又如,在讲到曹禺的话剧《雷雨》时,教师又可组织学生开展话剧表演,对自己了解喜爱的相关话剧编排演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主题阅读活动中展示个性,激发出不一样的活力。
(4)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虽然语文教材上向学生推荐了一定的经典书籍,但中华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无止境。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引导,挖掘文本内容中蕴含的文化素材,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史记》,让学生以史为鉴,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史记》这本书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它既是历史的再现,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那么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展开深入的思考,就会全面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某一时期的变迁。又如《红楼梦》,这本书籍中就淋漓尽致地反应了封建社会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以深入阅读,从而让学生全面且深刻地感受到我国封建社会走向兴衰的历史趋势。
四、结语
综上可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需要对高中学生应当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全面、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并需要对教学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加适合核心素养培育的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忠亚,佘小涵,张秋玲.卯榫组接,多维耦合——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组原则[J].语文教学通讯,2019(01):9-12.
[2]邴树业.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0):26-28.
[3]单莉芸.新高考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有效指导路径分析[J].新课程,2021(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