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1-11-19程世慧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程世慧

摘要: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学生形成一种熏陶作用,提升學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为学生推荐适宜的优秀书刊,真正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受益。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

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式有很多,课外阅读是其中的一种。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纪小、自我约束力差、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教师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爱上学习,并用心投入学习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在课外阅读中收获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好书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也能够受到书籍的熏陶,有助于个人自我修养的提高。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间段教师让学生多读一些好书,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在书籍的熏陶中全面提升自己。

(三)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范围有限,而书籍能给他们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拓宽学生的眼界,而且学生还能从课外读物中学到知识,增加自身的知识量。同时,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一方面可以积累作文写作素材,提升语文成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塑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的方式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收获乐趣。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外阅读文章以图片、漫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景来创设情境,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课外阅读文的主要内容;此外,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故事片断,让学生在生动的情节中了解课外阅读文的基本内容,进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不断提升其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筛选文章,陶冶其情操

好的书籍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综合素养,恶俗、粗制滥造的书籍,则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让学生真正读到好书、受到有益的启发,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中为学生筛选各种优质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并将其分解成多个模块,变成电子书格式定时、定量地发送到班级分享群中,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

(三)运用信息化环境,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学习阶段,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分析、审美、记忆等多种能力都有待提升。有些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阅读,并没有将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加入到文本内容中,阅读效率相对较差。在信息化环境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去体验阅读材料中合适的角色,将自己的情感角色相互融合,通过实践去感知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情感,实现高效阅读。

信息化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下能够有效将学生快速带入到阅读材料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将静态的阅读内容转化为动态的声、形画面和场景,吸引学生对知识进行收集、加工和学习,为语文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四)运用信息化环境,拓展阅读视野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范围相对较窄,只是局限于课本内容之中,即便教师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也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搜集和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学生的阅读渠道较少,传统模式下只能依靠纸质书本的方式进行阅读。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全面创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的阅读方式,可以充分运用QQ、微信、微博、邮箱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及时交流和分享阅读感受以及阅读心得,与更多人共同讨论和分析,不仅全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也打破了阅读的局限性,促使阅读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

例如,在阅读《端午粽》的课本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端午节对于作者来说不仅仅是粽子,而是透过粽子来体现外婆对作者的爱。那么在端午节期间,为什么我们要吃粽子呢?我们是为了纪念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吃粽子之外,在端午节期间还有哪些习俗呢?”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读好较长的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化环境去寻找关于端午节以及屈原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知识的拓展,如: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不同传统节日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更多的内容,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总结

对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在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一个渠道了解和认识世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书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能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和学校也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教育专题网站,将学生的阅读成果分享在网站中供大家评价,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和交流,在互联网的平台中,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会逐步深刻。

参考文献

[1]夏娟.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65.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