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案法:汉语二语研究范式探讨

2021-11-19胡琬莹

关键词:个案研究第二语言个案

胡琬莹

(北京大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个案研究,指使用任何研究方法对界定清楚的对象展开的细节性研究[1],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也是语言教学与习得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个案研究这一术语由英语Case Study翻译而来,在一些研究中,也被译作“案例研究”。《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2]对“个案”与“案例”的定义分别为“个别的、特殊的案件或事例”(P422)和“某种案件的例子”(P10)。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个案”与“案例”的内涵与外延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实际研究中,也有研究者将这两个概念等同看待。作为研究方法,个案研究与案例研究是否存在本质区别,目前讨论较少。

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案例研究,目前都有很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后文简称“CSL”)的研究使用这种方法。在中国知网中使用“汉语*个案”或“汉语*案例”为篇名搜索①“汉语*个案”搜索指先以“汉语”为关键词搜索,在以“个案”为关键词在结果中搜索。,可分别搜索到486和398篇论文,而在核心期刊(CSSCI收录)上发表的使用个案或案例研究方法的CSL论文仅有22篇(经人工筛选)。目前使用这一方法的研究总数大,涉及内容广,但有些研究对个案(案例)的定义模糊,仅根据所处环境,选择了少量个体进行调查,没有严格遵守个案研究范式,得到的结论推广性也有局限。在汉语第二语言领域应该如何定义个案(案例)研究方法,如何提高个案(案例)研究的质量,这个问题有待讨论。

本文通过文献法考察现已发表的个案(案例)研究,首先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领域个案(案例)研究的发展情况、热点内容与主要研究工具,然后讨论“个案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术语使用问题,最后深入分析使用个案研究方法的CSSCI期刊论文,归纳成熟的个案(案例)研究应该具备的特征,为今后研究者使用这一方法提供参考。

一、CSL个案(案例)研究的发展、热点与工具

对现有研究的分析主要使用了Citespace(版本:5.6.R2)和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在对汉语二语个案(案例)研究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还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下文简称“ESL”)和用外语发表的个案(案例)研究进行比较,归纳现阶段CSL个案(案例)研究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常用数据收集与分析工具。

(一)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针对CSL个案(案例)研究,本文分别对发文数量与趋势、热点内容和常用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使用了不同的文献库和分析方法,本部分首先简介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检索时间为2020年2月。

1.发文数量与趋势分析

本部分数据主要来源CNKI全库、期刊库和硕博士论文库,采用题目检索法,检索式为“汉语*个案/案例”;还收集了CSSCI数据库的文献,使用题目检索+人工筛选的方式,检索式为“汉语*个案/案例”。数据分析方式为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

为了更好的展示汉语二语文献的数量和发展趋势,本文还对比了英语二语、其他外语研究和用英文发表的语言学习研究文献的出版情况。ESL和其他外语研究来源于CNKI全库、期刊库、硕博士论文库和CSSCI数据库,使用题目检索法,检索式为“英语/外语*个案/案例”,CSSCI数据库检索的文献经人工筛选。英文发表的语言学习文献来源于WOS核心数据库,检索式为“题目-case study*主题-language learning”。

2.热点内容分析

对于热点内容,使用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数据来源为在CNKI期刊和硕博士论文库,采用题目检索法,检索式为“汉语*个案/案例”。其中,对期刊文献进行了人工筛选,对硕博士论文全部分析。本文也对ESL文献进行了CNKI可视化分析。

此外,本文使用了Citespace进行内容分析,数据来源为CNKI期刊篇名搜索,检索式为“汉语*案例/个案”,检索后,笔者删除非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主要是汉语一语习得、翻译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书评、征稿启事、新闻等①本次检索包含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研究。。最后得到198篇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本文也对英语二语文献和用英文发表的语言学习文献进行了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3.常用工具分析

对于常用方法,本文分析了CSSCI数据库中的汉语二语个案(案例)研究,使用题目检索(检索式同前)+人工筛选方法,筛选出22篇CSL个案(案例)研究,总结了其中使用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工具。

(二)文献分析结果与发现

1.发文数量与趋势分析

分析CNKI、CSSCI和WOS核心数据库收录情况(见表1),发现汉语的个案(案例)基数较大,但总数少于英语,这也与大部分汉语二语研究的情况一致:无论在总体数量还是内容涉及范围上,汉语研究都少于英语。

表1 发文数量统计

CSSCI期刊收录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个案(案例)研究仅有22篇。一方面,个案(案例)研究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分析资料、得出结果的过程需要研究者较强的基本功和分析能力,否则很容易写成“冗长繁琐、不忍卒读的文档”[3],这也说明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如何做好个案(案例)研究。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很多CSL研究者更关注实验研究,这也与个案(案例)研究的上述特点有关。

历时来看(见图1,统计范围为经人工筛选后的CSL个案/案例研究),近年来(2010年以来)CSL个案(案例)研究数量稳中有升,ESL的个案(案例)研究则表现出下降趋势(见图2)。用英语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近两年的发文量稍有减少(见图3)。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一些学者在二语研究中尝试使用了新技术、新方法。此外,个案(案例)研究耗时长,也使得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中选择了其他研究方法。但是,个案(案例)研究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使用范围,将会在后文讨论。

图2 ESL发文数量历时统计(上图为个案研究;下图为案例研究)

图3 WOS中语言教学的案例(个案)发文数量历时统计

2.热点内容分析

个案(案例)研究方法已被应用于CSL研究的各个方面,Citespace分析发现,出现了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商务汉语”“案例教学法”“教学应用”等。此外,笔者还利用CNKI计量可视化系统,分析了硕博士论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见图4)。已有研究显示,个案(案例)方法已经用在了汉语第二语言各个话题的研究中。

图4 汉语个案(案例)研究硕博士论文关键词(上图为案例;下图为个案)

CSSCI收录的22篇CSL个案(案例)研究也呈现出和期刊、硕博士论文一致的情况,内容涉及CSL的各个研究话题,比如:第二语言习得[4][5]、国际汉学[6]、师资培养[7][8]、课程研究[9][10]、教师研究[11][12]、课堂研究[13][14]、教学方法研究[15]等。

对比英语二语研究和英文文献,CSL个案(案例)研究,除了涉及到二语教学与学习的各个话题,还关注了汉语言文化教育、专业建设与孔子学院发展、中文课堂管理等内容。

总体来看,目前汉语二语个案(案例)研究涉及到了语言研究的方方面面,也突出了汉语教学的特点,如涉及了文化、志愿者、专业与孔子学院建设、课堂管理等问题。目前CSL个案(案例)研究中,汉语教学志愿者的硕士论文占有一定比例,这些论文虽然涉及面广,但是有的研究对个案(案例)研究方法的使用比较随意,没有严格遵守个案(案例)方法的基本范式,这些研究推广性、理论性、典型性上都存在局限。

3.常用工具分析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3]中提出,收集案例的六种主要证据来源是文件、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通过分析CSSCI收录的CSL个案(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语料分析、观察(课堂、学生)、访谈和描述是目前CSL个案(案例)研究的常用方法。此外,有的研究者还用到了刺激性回忆报告、教学反思、调查问卷等方法。《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3]中也提出了案例证据分析的五种主要技巧:模式匹配、建构性解释、时序分析、逻辑模型和跨案例聚类分析。汉语第二语言语法研究者在分析获得的证据时,主要采用了模式匹配(pattern-matching)、构建性解释、跨案例聚类分析等技巧①对案例研究的证据分析技巧的解释详见Yin(2010:168-95)。,也有研究者使用了量化指标和量表统计。吴继峰在分析汉语学习者作文词汇和句法动态发展时,使用了移动极值图、去趋势化、蒙特卡罗模拟、再抽样技术、移动相关系数等量化分析方法[5]②关于量化方法的具体论述,见吴继峰(2017)。。曹丽梦、朱勇利用前人为观察课堂形式聚焦情况而设计的IFOS(Interventionon-Form(s)-Observation Scheme)量表,观察4个教师的课堂,量化统计了课堂形式聚焦现象[14]。个案(案例)研究虽然是质性研究方法之一,但是并不排斥量化手段。

二、作为研究方法的“个案”与“案例”

从上一部分的综述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个案研究”还是“案例研究”方法,目前都有了一定数量的汉语二语研究成果。但是作为基本概念相似且翻译同一英文(case study)的两个术语,是否有必要区分它们尚没有定论。本部分即从作为研究方法的“个案”和“案例”出发,分析两者异同,提出对这种研究方法所用术语的看法。

(一)无需区分“个案”与“案例”

首先,“个案”和“案例”作为研究方法,在定义、目的、分类、步骤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区别。范伟达从社会研究方法的视角将“个案研究(个案调查)”定义为“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个案研究的主要作用不是由个体推论总体,而是要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如:个人、群体、企业、城镇)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16]。杨延宁将个案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一种,将其定义为“使用任何研究方法对界定清楚的对象展开的细节性研究”,认为个案研究的目的是对个案的特征做到尽可能充分的理解;个案研究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启发性;研究步骤主要有研究方向选择、研究问题设定、个案选择、研究资料获取、研究报告撰写等五步[1]。

殷将“案例研究”定义为“置于现实世界的情境中所作的实证研究,尤其在现象和社会背景情境没有明显边界的情况下,探究与被研究案例相关的情境和其他复杂条件”,这种研究方法“处理有待研究的变量较多”,使用该方法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并把所有资料汇合在一起进行交叉分析”[3]。这一定义也可以用来解释“个案”研究。殷指出,“案例研究”可以提供充分描述和独到解释,也这是“个案”研究的目的和特点。“案例研究”的主要步骤有界定案例、选定案例设计类型(单案例/多案例*嵌入的/整体的)、在设计中使用理论等,与“个案研究”的步骤也基本上重合。

其次,“案例”和“个案”研究方法都来源于英语case study。《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17]将case study翻译为个案研究,并解释为“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particular person,group,or situation that has been studied over a period of time”(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对特定的人、群体、情况的发展做出详细解释)。这一定义强调了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案例研究的定义中都有体现;同时这个定义也强调个案研究的历时性和发展性。

最后,文献综述显示,“个案”和“案例”作为研究方法在具体使用中没有明显的区别。张连跃使用了案例研究法,以美国巴德分校的戏剧教学法为研究案例,在详尽描述戏剧教学实践过程的同时,归纳戏剧在汉语教学种的整合功能,最后对戏剧教学法提出了理论分析和建议。黄婉芬、梁长城的个案研究同样在详尽描述个案(一对华裔学龄姐弟)的文化学习后,探讨个案文化学习现状的成因,并对文化教学提出建议。这两篇论文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定义研究方法,但是研究的基本模式一致,可以看作是一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比“个案”和“案例”研究方法的描述,我们发现,作为研究方法,“个案”与“案例”不存在本质区别,可以合并。合并使用有助于今后的文献收集整理工作。

(二)使用“个案”作为case study的中文翻译

如果将作为研究方法的“个案”与“案例”合并,那么在使用这种研究方法时,就需要对“个案”和“案例”这两个名词进行取舍,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研究,认为“个案”更为合适。

首先,作为研究方法,“个案”的使用范围大于“案例”。根据词典定义,“个案”指的是“具有特殊性的案件”,而“案例”是“案件中的例子”,是个案的下位概念。同时,“个案”的定义更符合这种研究方法所要求的独特性、典型性特征。在翻译《如何做质性研究》一书时,李雪、张劼颖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个案研究”,而将其中使用的具体的证据称为“案例”[18]。在目前的汉语第二语言个案(案例)研究中,很多使用“案例”为题的研究可以换为“个案”。如:《戏剧在二语教学中的整合功能—基于一项海外汉语教学的案例分析》可改为“个案”分析。而很多使用了量化统计手段的个案研究就不能称为“案例研究”了,如《英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动态发展个案研究》[5]称为“案例研究”就不合适。因此,“个案”研究更强调研究对象的边界性,比“案例”研究的应用范围更广。

其次,“个案”使用早于、多于“案例”。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排除“案例分析”的文章后,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的第二语言研究中,“个案研究”的使用都早于“案例研究”。根据CNKI搜索结果,汉语研究中第一篇用“个案”命名的论文是古丽尼萨、古丽拜克热的《优秀汉语教师个案调查与研究》[19],发表于1998年;而第一篇用“案例”命名、使用了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是何丹的《试论汉语的音节结构与认知模式—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经典案例(‘爱’[ai]的发音)”谈起》[20],发表于2007年。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总体上,以“个案”命名的论文多于以“案例”命名的,而且CSSCI中收录个案研究也多于案例研究。时间和数量上的证据也支持使用“个案”作为case study的翻译。

此外,国内很多介绍研究方法的专著,使用“个案研究方法”作为case study的名称,如《现代社会研究方法》[16]《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1]《应用语言学中的质性研究与分析》[22]《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1]等研究方法专著都以“个案研究方法”翻译case study。《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对case study的翻译也是“个案研究”。以上均说明“个案”的名称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术语。

最后,“案例”在语言教学研究中还有其他意义。文献整理发现,以“案例”命名的文献很多是关于案例教学法或者使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殷在使用“案例”时,多次为这一术语加上了限定成分“作为研究方法的案例”,而在使用“个案”时,一般都会直接使用其作为研究方法的术语,也就是说,“个案”这个术语在使用中不存在歧义。而且,如果使用“案例”,可能引起“案例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混淆,这不利于对个案研究方法的探讨。因此,使用“个案”有助于今后的文献管理工作,也有助于“案例教学法”“案例分析”等主题的文献管理。

三、个案研究方法的应用

文献综述发现,在汉语第二语言研究中,使用个案方法的研究数量多,但是很多以“个案”或者“案例”为题目的研究仅是借用了这种方法的术语,并不是完整的个案研究,有的只是案例分析报告。针对这些问题,这一部分讨论个案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高质量个案研究的特征。

(一)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

针对个案研究方法适用范围这一问题,很多研究者都已讨论,不同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17]强调个案研究需要选择独特的个体,并进行动态研究。而《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则将“个案研究”定义为“长时期或短时期内对某一行为进行的深入研究。个案研究法能够收集其他研究方法所不能观察到的详细资料。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假设为基础,即从某一个特定个人、小组、群体等中收集而来的资料,对于其他个人、小组或群体也同样适用”。这个定义认为个案研究不一定是动态研究,但强调了个案需要典型、有推广性,研究需要深入全面。殷也给出了个案研究的具体适用范围,他认为个案研究适合“寻求对一些既有现象的解释”,也适合“对某一社会现象做纵深描述”[3]。综上,个案研究需要选择某一或某几个(个案对比)有界限的对象,该对象具有典型性,研究的目的一定是对个案进行深入地分析,且其结果具有推广性。也就是说,当需要深入地挖掘某个对象的典型特征,并且希望这个研究具有推广性时,可以选择个案研究方法。

在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很多学者提出了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杨延宁提出“作为一种非常关注研究对象的研究模式,个案研究非常适合解决应用语言学中同语言学习者有关的各类问题”[1]。该定义认为应用语言学的个案研究需要关注“语言学习者”,显然目前CSL个案研究关注的内容更广泛。杨鲁新等将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提出在外语教学研究中,个案研究主要用于“探究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理解外语教与学的过程”,他们认为个案可以是“学校、教师、学生、专业等”[22]。文秋芳等的概括更为全面,也和目前的研究现状更加符合。她认为外语学习者、外语教师、班级、学校、决定(语言政策、外语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外语教学科目等)、个人特征(词汇学习策略、动机等)等都可以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21]。

综上,目前CSL和语言教学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使用个案研究法,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在选择使用这种研究方法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理论上,如需要深入地、探索性地分析某对象,得出理论模型,或者已有理论模型和量化研究尚不能解释时,需要选用个案研究;对象上,如能找到典型的、具有推广性的个体时,并针对该个体的研究极具推广性时,可以选择个案研究;操作上,如果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且各因素间的交互关系复杂,难以用量化的方式分析、解释清楚,需要选择个案研究。

(二)高质量个案研究的特征

在描述高质量的个案研究之前,首先讨论个案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关系。案例分析的英文释义是case-analysis,是一种分析的方式,而不是研究方法。案例分析可以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个案研究的一种资料收集工具。但是,案例分析不等同于个案研究,仔细观察已有研究也发现,大量以“案例分析”为方法的文章,并没有使用个案研究方法。研究者需要对个案方法进行更明确的定义和描述。

通过分析典型的、使用了个案研究方法的汉语第二语言研究,发现这些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高质量的个案研究应该明确指出研究方法。案例分析不能等同于个案研究。案例分析有专门的写作范式,要避免使用“案例研究”等术语。同时在方法介绍中也要明确指出是“案例分析”,还是“个案研究”。此外,“以……为例”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术语,这个术语中的“例”既可以指“个案”,也可以指代“案例”或者“例子”。在个案研究中,应该明确指出研究方法,详细描述研究过程,同时避免使用有歧义的术语。

其次,高质量个案研究的对象是典型的、清晰的。高质量的个案研究论文往往选择典型性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选取标准充分论述。如:王添淼、裴伯杰选择了代表性的高校作为个案,研究慕课课程[9]。他们选择这所高校的原因是该高校地处北京,有较多的汉语学习者;其次,这所高校有较好的慕课资源和课程,并十分重视慕课建设;最后,这所高校已开设了多门汉语慕课。刘涛、邢蓉选择了优秀学生作为个案。该生汉语水平优秀、来自于教育发达的国家,是符合研究目的的典型的研究对象;而且他与研究者十分熟悉,这一条件有助于个案研究的开展[8]。典型的、边界清晰的研究对象符合个案研究的要求,通过对这类对象的考察,得出的结论也更能服务于教学实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再次,高质量个案研究分析过程符合研究规范。典型的个案研究往往思路清晰,数据收集多样、全面,分析过程严谨客观。殷认为“高质量的案例分析应表明考虑了所有的资料;如果有可能,分析中应指出所有合理的竞争性解释;案例分析要清晰地说明案例研究中最有意义的方面;案例研究中应合理运用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3]。孙德坤的语料来源于“与两位教师一对一、面对面访谈,其他语料如课堂观察及其录像、笔者的研究日志以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样本等”[12]。在论文中,孙德坤详细描写了老师的个人及任教学校背景、教学理念与实践、核心理念的成因等,最后使用理论框架讨论了两位老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研究规范、深入,具有理论意义和推广性,得出的结果也更具信服力。

最后,高质量个案研究有理论上的贡献。杨鲁新等认为“对于刚起步的研究人员来说,个案研究看起来很容易面对案例进行详细描述就可以了,但是找出案例之间的关系并上升到理论层面需要花很大力气”[22]。这也是高质量个案研究应该追求的方向。目前CSL个案研究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往往挖掘内在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等。未来研究者需要在现有的案例分析基础上,在讨论中联系理论,通过个案研究,挖掘新的理论发现。

四、结语

本文利用文献可视化的方法,首先回顾了近年来CSL个案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个案研究的数量发展、热点内容、常用方法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认为:(1)个案研究与案例研究本质上是一致的,可用“个案研究”翻译Case Study,并作为这种研究方法的术语;(2)个案研究适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各个核心问题;(3)案例分析不等同于个案研究,仅是个案研究的分析手段之一,今后的研究应该对这两个术语进行区分;个案法是汉语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常用方法之一,明确其定义,规范其研究范式对研究者的使用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第二语言个案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体育专业《推拿学》实验课程的个案研究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
旅行美食纪录片《波登过境》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