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炳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探讨,如何构建产业链大循环完整体系

2021-11-19

商用汽车 2021年7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工业汽车

本 刊

On June 17-19, 2021, the 11thChina Auto Forum hosted by 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was held in Jiading, Shanghai. At the “Conference Forum” held in the morning of June 18, Fu Bingfeng,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Secretary General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delivered a speech with the theme of “New Start, New Strategy, New Pattern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utomobile Industry”.

2021 年6 月17-19 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 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 场闭门峰会+1 个大会论坛+2 个中外论坛+12 个主题论坛”,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在6 月18 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发表了主题为《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探讨》的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内容摘编:

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前来参加中国汽车论坛。

2021 年,正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难、不懈奋斗,总是在危机中再铸辉煌,在探索中收获成功,在变局中开创新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实力迈向质的飞跃,取得历史性成就。2020 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国汽车工业也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2021 年中国汽车论坛的主题是:新起点、新战略、新格局。

新起点——中国汽车工业开启新征程

回顾过去,中国汽车工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从2009 年起连续12 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在安全和节能减排方面,紧跟国际先进法规标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市场化进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实现与全球同步,具有明显市场优势,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逆全球化思潮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阻碍,打破了业已形成的全球化贸易体系,供应链受阻,全球经济受到极大冲击。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客观上阻碍了国际间的正常交流,也给地区经济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全球笼罩在“双疫情”的阴霾之下,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困难,全球汽车产销大幅下降。

在国内,面对新冠疫情冲击,汽车行业受到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了汽车市场的稳定,产销降幅在2%以内,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达到32.5%,创历史新高。中国汽车市场的稳定,为全球车企提供了良好的经营支撑。

面向未来,在风起云涌的产业变革中,拥有百年积淀的汽车产业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场重塑,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变革的巨大挑战。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党中央统筹规划、谋篇布局,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这是在历经艰难和极不平凡的2020 年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汽车产业意义重大。当前,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坚持创新驱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如火如荼,未来在规划目标的进一步牵引指导下,将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标志着汽车工业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全面开启新征程。

新战略——中国汽车工业践行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怀汽车工业发展,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坚定了汽车人产业报国、工业强国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充分认识到变革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和光荣使命,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一定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汽车产业高地,全球创新中心,世界汽车产业的中心舞台。

面对近年来产业大变局的挑战,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行业专家都在认真思考汽车工业未来发展之道,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产业发展的未来都有着深刻的战略认知:

一是汽车工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二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引领这场变革,全球的汽车企业都能够在中国这一重要舞台上,获得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三是中国汽车行业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主力军,中国品牌的主场角色和担当使命更加凸显。

今后15 年,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汽车工业不断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速演变,这是全球汽车企业跟时间赛跑的一场“追逐赛”。中国车企要立足国内主场,把中国品牌做大做强,更要继续和优秀的国外伙伴一起,在“双循环”中增强本领,加快向全球汽车市场融入的步伐,为繁荣全球汽车市场贡献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为火热的时代!

我们相信,这场“追逐赛”也会是“淘汰赛”,中国品牌在主场上要有更优异的表现,赛场才会更精彩。

过去的一年多来,面向中长期,行业企业积极谋划,相信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战略,中汽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同作用,主动作为,积极研究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在此基础上,站在行业角度,聚向未来5 大战略目标:

一是坚定方向——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二是绿色发展——确保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三是创新驱动——构建产业链大循环完整体系;四是战略引领——实现中国品牌全面向上突破;五是车路协同——贡献智能网联体系中国方案。

上述内容,都将在2021 年的主题论坛中得到精彩呈现,我们为此邀请了国内外顶级专家分享智慧,希望和业界一起,共同践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理念,共同谋划汽车行业的美好未来。

新格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新时代

“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描绘了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了重要部署,为变革中的汽车产业注入新动能,开辟新局面。

1.电动化格局加速形成

预计今后5 ~8 年,我国将有大量国IV 及以下的在用车辆逐步面临淘汰替换,这给电动车市场带来巨大空间。从当前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来看,加之双碳目标的驱动,政府会加速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预计未来5 年电动车产销增速将保持在40%以上,到2025 年,新车占比将突破20%,或达到更高水平。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将发生明显改变:一是能源使用结构将产生改变,绿色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二是电池、电机等新材料供给将达到新的平衡,成为供给的重要保障能力;三是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显著扩大,充电设施智能化将得到普及;四是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更加健全。

2.产业链创新体系加速构建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新四化”不断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软件服务、计算平台等大大拓展了关键资源覆盖领域,数字化成为汽车产业生态链上的主牵引,在中国巨大的市场拉动下,与传统的供应链加速融合,共同构建完整的、区域性产业链保障体系,支撑“双循环”畅通,这将为国内外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更给科技创新型企业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

3.产品技术研发加速迭代

电动化、智能化推动产品核心技术持续拓展,软件和整车电子架构成为研发的主要内容,汽车产品的研发也呈现软硬件协同和持续快速迭代的态势。这对研发能力和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量新型人才和资源要素支撑,孤岛式的机电集成体系将面临淘汰。未来将打破现有企业界限,建立协同共享式技术开发平台,这将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此外,数据、信息是产品研发的重要资源,从数据跨境、信息安全角度出发,研发本土化将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已经有很多跨国公司将研发转移到中国市场前沿,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

4.服务生态快速呈现

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技术加速融合的过程中,将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汽车从移动工具向算力终端、能源终端和数字终端转变,并逐渐成为支撑构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以汽车为中心的新型服务生态正在兴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基于自身产生的数据可支持软件快速迭代,能更好地贴近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加对用户的黏性,可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形成新的商业生态;二是基于5G 的V2X 交通路网标准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建设中,不断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三是随着V2G 技术的大力推广,将极大提升电动汽车能源使用效率,电动汽车作为智能能源终端将彻底改变能源网络生态;四是多样化的共享出行方式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并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交通体系。

立足新起点,实施新战略,面向新格局,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未来汽车出行将会更安全、更绿色、更便捷,也更愉悦,为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工业汽车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汽车的“出卖”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