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传统的典范
——俄罗斯当代戏剧导演谢尔盖·热纳瓦奇
2021-11-19王仁果
王仁果
引 言
作为当今俄罗斯最为炙手可热的导演艺术家之一,谢尔盖·热纳瓦奇(С.В. Женовач)对于中国戏剧界也许相对较为陌生,其不仅领导两家著名剧院,有着出色且高产的戏剧创作,同时兼顾全球顶级戏剧学院的表导演教学工作。热纳瓦奇在一定程度上既统领当今俄罗斯的戏剧实践,也不断培养和推出俄罗斯的戏剧新人,为俄罗斯戏剧的未来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难能可贵的是,热纳瓦奇有着对于戏剧创作传统规律与系统教学规律的坚守,以及对于戏剧本质与核心的不懈追求。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РГИСИ)话剧导演教研室博士生导师玛琳娜曾说道:“热纳瓦奇的戏剧作品一定需要去学习,他的戏剧是真正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传统且扎实。研究俄罗斯当代戏剧,必须要认真了解热纳瓦奇。”笔者2017年末在圣彼得堡的“演员之家”聆听学习了热纳瓦奇导演的现场讲座,并有幸与热纳瓦奇导演相识,随后在俄留学期间多次前往莫斯科现场学习他的戏剧教学与创作方法。观摩热纳瓦奇的戏剧作品,或许会觉得相对平淡且保守,甚至缺乏所谓的“新意”。若与圣彼得堡的亚历山德拉剧院艺术总监瓦里列·福金(В.В. Фокин)导演、瓦赫坦戈夫剧院艺术总监里马斯·图米纳斯(Р.В. Туминас)导演以及瓦赫坦戈夫剧院首席导演尤里·布图索夫(Ю.Н. Бутусов)所创排的话剧相比,更是缺乏剧场性。但在其作品中,演员无论年纪与知名度的大小,都一定具有扎实的创作基本功与准确的现实生活逻辑表现。可以说,热纳瓦奇导演是当今俄罗斯戏剧深入扎根传统的典范。传统,是教学与创作中对于舞台人物形象的坚守,是训练与排演里对于新人的培养和引领。换句话说,戏剧教学与创作,也许只有真正懂得传统,尊重传统,并敬畏传统,才能走向更为光明的未来。
本文将针对热纳瓦奇导演的成长轨迹、戏剧教学与剧场创作等方面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我们能更具体地了解热纳瓦奇导演,较全面地了解俄罗斯当代剧场艺术,进而对戏剧教学与创作产生进一步的辩证思考。
谢尔盖·热纳瓦奇导演的成长轨迹
谢尔盖·热纳瓦奇出生于1957年5月15日,是前苏联及俄罗斯当代著名话剧导演,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和俄罗斯联邦国家奖章获得者,也是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ГИТИС)话剧导演教研室主任,教学工作室艺术总监(主导师),教授,莫斯科艺术剧院(МХТ им. А.П. Чухова)艺术总监兼剧院经理,以及“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
热纳瓦奇于1979年毕业于克拉斯诺达尔斯克文化学院导演系,后加入并领导了克拉斯诺达尔斯克青年业余爱好者剧院。年轻的热纳瓦奇在该剧院时已开始显露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导演创作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布尔加科夫等世界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1983年,26岁的热纳瓦奇再次考入了现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ГИТИС)导演系彼得·法缅科(П.Н. Фоменко)教授的教学工作室,跟随戏剧大师彼得·法缅科教授学习导演艺术,于1988年毕业,取得戏剧导演艺术专家(Специалитет)(1)专家 (Специалитет) —— 苏联传统学位,学制一般为5-5.5年,其学位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学位。同年,31岁的热纳瓦奇留校,任教于现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话剧导演教研室,开始担任法缅科教授工作室的助教工作。31岁对于一名话剧导演的艺术生命而言,显然还非常年轻,能够担任著名戏剧导演大师彼得·法缅科的助教,已经凸显了热纳瓦奇的优秀与天赋。在此时期,热纳瓦奇导演创作了改编自果戈里的“未完成的喜剧作品”《弗拉基米尔三世》(1991年)、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1996年)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火热的心》(2000年)。他还与莫斯科“法缅科工作坊”剧院的优秀职业演员们合作,导演创作了屠格涅夫的《村居一月》(1996年),该剧使热纳瓦奇获得了《城市与世界——青年天才》艺术节奖。创作高产的热纳瓦奇善于抓住一切成长和提升自己的实践机会,又在挪威导演创作了契诃夫、易卜生和莎士比亚等戏剧大师的戏剧作品。1997年,时年40岁的热纳瓦奇被授予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奖章。
2001年7月,在戏剧学院已历经了助教、副导师等职位的热纳瓦奇开始独立担任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话剧导演教研室表导演艺术教学工作室的主导师。(2)在俄罗斯的戏剧学院里,表导演教学工作室由一名主导师领导,再配以副导师一名,台词和声乐指导以及助教若干名。一个表导演工作室的教学核心团队一般为3—5名,有的会更多。另外,表导演教学工作室不以2020级或1、2年级等方式命名,而是直接冠之以主导师的名字。戏剧学院的学生通常在自我介绍时,也不会说自己是几年级的学生,而是直接表明来自哪一导师的教学工作室。比如,热纳瓦奇表导演教学工作室,懂行的人自然就知道了他们是几年级什么专业的学生。教学工作室的主导师拥有极大的权威,能全权选择与制定整个表导演教学工作室的教学实施计划与培养方案,汇报演出的形式与时间,毕业大戏的剧目选择与数量定夺等,真正做到了“一个独立的教学工作室,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案”,可谓是“一室一格”。主导师从教学工作室的招生工作开始便能决定学生在本专业的前途命运,不管是在录取考察环节还是在正式录取后的教学培养环节,主导师甚至有权力直接开除掉自己教学工作室中的学生。
担任顶尖戏剧学院表导演教学工作室的主导师,是热纳瓦奇能够有底气和团队来成功组建自己剧院的重要基础条件:其得以有机会梳理和建立自己的表演与导演教学、创作流派,贯彻执行好自己的艺术创作观念,以至于考虑并设计未来自己剧院的建立和发展。热纳瓦奇非常清楚,只有拥有了志同道合的演员与设计艺术家团队,才能最终贴合并实现自我的艺术创作理想。40岁便能在大师林立的俄罗斯戏剧教育界担任教学工作室的主导师,这对于正式留校任教刚13年的热纳瓦奇是最大的肯定与信任,足以证明他的专业能力。从中也能看出,热纳瓦奇先是一名成功的戏剧表导演教师,再是一名成功的导演艺术家,直至成为了俄罗斯乃至世界顶级剧院的领导。也可以说,热纳瓦奇的戏剧教学工作和艺术创作生活本就相辅相成,紧密结合,融合发展。
2002年,其在著名的莫斯科小剧院导演创作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本《真理固好,但幸福更佳》,获得了全俄罗斯戏剧舞台最高奖“金面具”(Золатая Маска)奖评委会特别奖“最佳艺术团体”。2004年对于47岁的谢尔盖·热纳瓦奇的职业生涯是极为重要的转折之年,他开始向俄罗斯戏剧界的权威核心领域正式挺进。在该年度,热纳瓦奇获得了俄罗斯联邦国家文学与艺术奖,在全球久负盛名的莫斯科艺术剧院导演创作了布尔加科夫的《白卫军》,首演大获成功,显著提升了热纳瓦奇在俄罗斯戏剧界的名声。同年秋天,热纳瓦奇成功晋升为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话剧导演教研室主任,他的表导演教学思想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乃至影响全俄罗斯的戏剧教育界。11月,热纳瓦奇与自己在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教学工作室的应届毕业生们,一起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改编创作了毕业大戏剧目《男孩》,入围了“金面具”奖的展演剧目和第六届国际契诃夫艺术节的展演剧目,并助力谢尔盖·热纳瓦奇获得了“水晶图兰朵”(Хрустальная Турандот)奖。至此,热纳瓦奇导演开始更为深入地闯进俄罗斯戏剧界的核心领域,愈发炙手可热。
2005年,热纳瓦奇再次于莫斯科小剧院导演创作了莫里哀的《无病呻吟》,并获得了“金面具”奖最佳大剧场话剧演出奖。同年12月,谢尔盖·热纳瓦奇在“促进戏剧教育发展”奖中获得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复兴工作室精神”奖。2006年,其导演创作的《男孩》一剧获得了“金面具”奖最佳小剧场演出和最佳导演两项提名。紧接着,他又被授予了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称号。5月,热纳瓦奇导演创作了“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的开山之作《没落之家》(Захудалый род),在莫斯科的梅耶荷德中心剧场首演,并大获成功。该剧引发了俄罗斯戏剧批评界的广泛讨论,取得好评,同时获得了“金面具”奖最佳小剧场演出和最佳导演奖。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末,“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成功获得了俄罗斯联邦的“加持”,成为了官方认证的国有院团。这是一件在俄罗斯戏剧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一所由戏剧艺术家所主导创立的工作室形式的“民营话剧院”能被俄罗斯联邦和文化部官方认证,可见谢尔盖·热纳瓦奇导演在俄罗斯艺术界中的政治地位与核心影响力。“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现已成为了莫斯科乃至俄罗斯的著名剧院之一。2018年3月23日,热纳瓦奇在全俄艺术界的政治与权威地位更进一步。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长宣布任命令,热纳瓦奇导演成为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艺术总监,就职典礼于同年4月23日举行。(3)以上信息有参考莫斯科艺术剧院、“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以及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的官方网站中关于热纳瓦奇导演的介绍。网址:https://mxat.ru/office/kontora/zhenovach/;https://sti.ru/sergey-zhenovach/;https://gitis.net/directing/item/zhenovach-sergej-vasilevich?category_id=2“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随即成为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分支机构,都由热纳瓦奇统领。这位情商与智商双高,艺术修养与政治敏锐兼顾的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最终掌门了全球标志性的“第一话剧院”。当然,这也令他的工作非常繁忙,甚至连短暂地离开莫斯科也成为了“难以企及的奢望”。(4)谢尔盖·热纳瓦奇与笔者的手机短信记录,2018年7月20日。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能考察到谢尔盖·热纳瓦奇导演“从学院到剧院,再将其全面有机融合”的艺术成长之路。得益于苏联戏剧大师彼得·法缅科的亲身培养和教诲,热纳瓦奇从学生时代及青年教师时期起就打下了传统而系统的导演艺术创作与表导演教学的基本功。他钟情于排演经典剧目,追求舞台写实风格,强调演员的内心体验,且善于整合教学团队,注重培养年轻演员和导演。深入走进热纳瓦奇教授的表导演教学课堂,我们或许能获得更多的新的启发。
走进热纳瓦奇导演的教学课堂
热纳瓦奇所主持的教学工作室里既有表演专业的学生,也有导演专业的学生,工作室的教学计划由热纳瓦奇领导教学团队人员共同制定。热纳瓦奇希望在一年级的教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松弛下来并释放无限的想象力,培养正确的学习与创作方法。他坚定地认为,导演艺术不是靠简单的上课就能教会的,甚至明确表示导演这门艺术是教不会的,应该要培养和训练导演的创作思维。热纳瓦奇鼓励给年轻学生更多的机会在日常学习与排练中去实践,去进行“实验”,认为排练场和教室就是“实验室”。教学工作室要保护好每一位学生,且敢于给年轻学生“犯错误”的机会,表演、导演专业能力都应是在不断的“犯错误”中学习和感悟出来的。热纳瓦奇常常强调实践的力量,表示自己的成就都是靠不断地教学与排演实践所取得的。
在其教学工作室的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表导演课上,一般会采用元素训练与小品练习相结合,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和学习导演专业的学生都在一起参加学习并进行排演创作,并不会刻意区分演员与导演。通过大量系统的元素练习,主要培养和启发学生们的舞台想象力,引导学生能够集中好舞台注意力。热纳瓦奇认为在训练阶段树立好学生正确的表导演学习与创作观念、打好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所谓坚实的基础,就是演员能够有机自然地生活于排练场和舞台上,真正做到具有鲜活的真挚感受和当下的真实交流。
笔者有幸观摩学习过热纳瓦奇导演的教学课堂,他常常将无实物练习与动物模拟练习等看似基础的教学训练手段穿插于排演创作的各个阶段。比如,在二年级下学期的片段排演过程中,学生热尼亚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活,行动积极,想象合理,对空间的揭示也很准确,但似乎丢失了如何真实“探寻”的有机感受。他的投入与专注自然地反馈给了导师热纳瓦奇教授,几次启发引导后,热尼亚反而更加紧张。热纳瓦奇耐心引导热尼亚放松身心,并不急不忙地给热尼亚布置了新的动作任务:现在是一只狗的状态,进入新的空间后一切的“探寻”都通过鼻子来仔细判断,不用去扮演狗,只需依靠嗅觉和整个身体去认真地感知周边的事物与人。热尼亚逐渐开始在人的行为状态中用“狗鼻子”进行“探寻”,积极调动起自己的整个身体去感知。热纳瓦奇指出,从自己到人物应该由打开身体上的感受而进入,以至于能逐渐地解放自己的身体,最终达到下意识的有机动作。外形在其次,动物模拟的实质是要挖掘和激发出人本能的“动物性”——也就是作为人的有机天性。热纳瓦奇及其教学团队在一年级教学阶段时都会非常鼓励同学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小品练习,比如即兴小品、音乐小品、画面小品等,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打破现实生活中被长久“规定”的束缚,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希望学生们能敢于利用抽象的画面做小品创作,提倡能利用好排练场(舞台里)的各个空间,全面释放想象,出其不意地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在其工作室的期末汇报演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们在相对狭小的教室空间内利用窗户、更衣间、大门、护栏等各类空间,“上天入地”地发挥了戏剧假定性的巨大魔力。热纳瓦奇在教学中也高度重视即兴表演训练,特别是在剧目排演阶段,很多小品或片段常会以即兴表演练习为基础,引导并凸显“在场感”,其核心还是在于抓住演员当下真实有机的交流与感受。
进入到一年级下学期或是二年级阶段,热纳瓦奇导演会专门对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创作训练。(5)“童话故事”创作在俄罗斯的表导演教学工作室,特别是在对于导演专业的教学中,是一条普遍的训练准则。一般在二年级的教学工作中进行。导师们希望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在排演“童话故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出色的舞台想象力与感受力。“童话故事”本身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可能性。热纳瓦奇认为艺术创作的关键在于丰富的想象。“童话故事”里有很多情节和人物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依据,但又脱离于现实生活,能更加有条件地促使学生去不断地想象和构思。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童话故事”的训练,热纳瓦奇固然非常重视开发与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但同时依旧注重学生鲜活的感受,强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曾读到过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的一篇采访,大意为:在排练时,有意让“冲突”和“人物性格”都等在门外,不要着急让它们进入排练场。没有“冲突”,也不要“性格”……此时,演员也许会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演员渴望导演赋予自己以“性格”,帮助自己理清剧中的“冲突”,甚至准确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去表演。进而想到,我们如果把“冲突”和“人物性格”都放在排练室外,应该把什么留下呢?答案还是人,人的本性,把人最基本的欲望和最本质的需求都留下。以此为基础,排练时,要找寻的不是“性格”也不是“冲突”,而是人,鲜活的人。戏剧创作的核心是人物,是演员充满鲜活感受且真挚的表演。不管导演采用何种舞台表现形式,人物(角色)依旧是戏剧最为重要的存在。同为当今俄罗斯最为顶级的导演艺术家和戏剧教育家,热纳瓦奇与图米纳斯的导演创作风格虽然大相径庭,但他们对于戏剧核心的理解应是一致的:假定的舞台时空组合关系和演员真实的内在情绪感受绝不相矛盾。戏剧的表现形式永远要为创作的内容服务,在丰富多样的剧场形式的外壳下,重要的是坚守人物(角色)的回归。
深刻记得,在日常的教学排演工作中,热纳瓦奇常常会重复“对话”这个单词,要求学员们一定要展开真实有机的交流。与此同时,紧紧地围绕任务和事件而展开创作,并坚定地认为,脱离事件和任务的角色形象都不够准确。热纳瓦奇也在课堂讲授中呼应过图米纳斯导演的观点:“要找寻鲜活的感受,抓住交流,不要试图去排练‘戏’,真正的‘戏’是在有机的交流和感受中流动产生的。”(6)笔者于热纳瓦奇教授的课堂教学笔记。无论是在创作“童话故事”还是进入到了剧本片段,甚至是大戏的排演阶段,热纳瓦奇都注重演员的人物形象,鼓励学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创作想法,勉励师生以及学生中的导演与演员进行共同创作,支持学生在排练中去不断地“试错”。
在教学及排演过程中,不管是来自教学团队的意见还是学生的建议,热纳瓦奇都愿意展开探讨,甚至直接采纳。正因如此,在热纳瓦奇的教学工作室里,师生讨论环节都非常精彩,气氛热烈又松弛,一切的目标都紧紧围绕创作而展开。可以说,课堂讨论的有机教学环节,也是俄罗斯的戏剧学院里教学内容的重要缩影。笔者在俄罗斯的两所著名戏剧学院跟随学习及观摩了大量表导演工作室的教学课堂后,常常感叹,不能简单地认为俄罗斯的戏剧学院是因为拥有大量的戏剧大师、行业实践专家,才使得其戏剧教学的手段和成果先进甚至高级。我们要同时注意到俄罗斯的戏剧学院的学生们对于学习与训练、排演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俄罗斯的戏剧教学在师生共同的专注与热爱中不断深入向前发展。
戏剧学院的教学训练是职业剧院创作的重要基础和来源,在热纳瓦奇这里更是如此。其学生往往直接被输送进(留在)他所领导的“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从事演员和导演工作。学生们从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已养成的戏剧创作观念、专业素质能力和职业素养等,都将直接影响其剧院乃至俄罗斯戏剧艺术今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热纳瓦奇对于戏剧教学与创作传统的坚守,将引领并促进俄罗斯剧场艺术未来的发展。
热纳瓦奇导演的剧场艺术
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当代俄罗斯剧场艺术的杰出典范,谢尔盖·热纳瓦奇无论是在导演艺术创作还是戏剧学院的教学工作中,都深刻诠释了扎实而系统的俄罗斯戏剧学派:注重演员行动(行为方式)的现实生活逻辑,聚焦人物,要求演员甚至整个剧组的工作部门都深刻体验生活,强调鲜明且有机的性格化塑造。热纳瓦奇并不主张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梅耶荷德、瓦赫坦戈夫等方法(流派)完全对立起来,并坚持戏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要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排演手段去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心。
2005年春季,谢尔盖·热纳瓦奇率领自己在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表导演工作室的应届毕业生们举行了毕业剧目展演,和搭档的首席舞台设计、灯光设计、作曲设计、文学顾问等艺术家们一起以排练的毕业剧目为蓝本而创建了现在的“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亲自担任了艺术总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家园式剧院”,使热纳瓦奇能更好的真正将戏剧学院的教学工作与剧院的实践创作密切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学生培养为属于自己剧院的职业演员,再使剧院的日常训练与剧目排演工作成为戏剧学院教学的有机延续与发展。
迄今为止,“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在热纳瓦奇导演的领导下共成功上演了果戈里的《赌徒》、契诃夫的《三年》《三姐妹》、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在马孔多的一天》(改编自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百年孤独》)等改编自世界经典文学的作品,现今的16部戏剧中有14部来源于散文。“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的演员和其他的年轻导演或是热纳瓦奇培养的学生,或是他戏剧艺术观的忠实追随者,都与热纳瓦奇从艺术出身以及创作观念上同根同源。热纳瓦奇导演很好地延续并发展了自己的导师彼得·法缅科的思想理念,认为剧场就是家园,是紧密而团结的组织,不管团队的成员在将来如何成长发展,甚至遇到了新的合作者,“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始终都是他们共同的“家”。(7)整理自谢尔盖·热纳瓦奇的采访稿:Сергей Женовач: режиссера всегда ведет неутомимая жажда — обрести дом。网址:https://ria.ru/20200130/1564005396.html.热纳瓦奇还专门强调,一座剧院所取得成绩的好坏最终应该交由观众来进行评判。
热纳瓦奇非常赞同前苏联著名戏剧教师、导演安德烈·冈恰洛夫(А.А. Гончаров)的观点:戏剧的创作美学每七年发生一次变化,或许现今的时髦手法与理念到了明天就已不再有趣。俄罗斯著名戏剧批评家玛琳娜·塔卡列娃(Марина.Токарева)撰文评价谢尔盖·热纳瓦奇是“谦虚温柔又暴躁的”。“当剧院(艺术创作)已开始塌陷,热纳瓦奇在冷静地(重新)构建剧场艺术。娱乐元素和庸俗气氛借助各类手段攀登上了戏剧舞台,而热纳瓦奇始终创排经典作品。”(8)М.Е. Токарева. Сцена между землей и небом: театральные дневники XXI века. M.:АСТ: Редакция Елены Шубиной, 2014.-(Современный театр), 321.对于创作传统的坚守,也表现在其对于剧院排演剧目的选择上。如上文所述,热纳瓦奇几乎不会在排演创作中选择现代剧作家的作品,而是坚持用相对传统的经典剧本、小说或散文对演员、创作部门以及剧院进行锻造、指引和培养。热纳瓦奇曾诚恳地表示过遗憾,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并没有找到能让他产生创作欲望的当代文本。正如他的导师彼得·法缅科的“法缅科工作坊”剧院,以及圣彼得堡的列夫·多金的小话剧院一样,即将在今年夏天步入16周年的“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是当今俄罗斯“家园式剧院”的又一典范,不管是哪位导演在此进行创作,都会带有同一种“印记”,都是同一种风格的延续。热纳瓦奇强调,对于导演艺术的学习和培养来说,非常需要师傅带徒弟式的“学徒制”关系。但到了一定的时间,学生也必须要大胆地脱离老师,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和剧场。他坚信,对于戏剧不同风格样式的吸收借鉴与体验把握,并不会破坏一座剧院原本所拥有的“纯正血统”。(9)整理自谢尔盖·热纳瓦奇的采访稿:Сергей Женовач: режиссера всегда ведет неутомимая жажда — обрести дом。网址:https://ria.ru/20200130/1564005396.html 。因此,热纳瓦奇会鼓励自己所培养的导演专业学生以及剧院里的年轻导演多到外面去排戏,积极参与实践创作。
“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的演员团队里有很多90后甚至是95后的演员。谢尔盖·热纳瓦奇十分重视对年轻艺术工作者的扶持与培养,在创作中常大胆启用剧院的新人演员,甚至让应届毕业生担任重要剧目的主演,如其排演的《自然保护区》一剧,其中的11位新人演员都是第一次在职业院团里进行独立的艺术创造工作,《大师和玛格丽特》和《三姐妹》中的主要角色也多为青年演员。热纳瓦奇现在也会邀约年轻导演到莫斯科艺术剧院或“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去排演新剧目,并在排练和演出工作中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与帮助。“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提供学院式的培养与成长机会,成为了热纳瓦奇教学工作室对学生培养的有机延续。在剧院里,演员和导演以及各创作、发行部门都具备了高度的职业素养,但同时也有“犯错误”的机会,大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和完善。
玛琳娜·塔卡列娃在评论文章中认为:“热纳瓦奇在排演创作的过程中是一位聚精会神的观察员,是一位追击者,更是一位终身的学徒。在他的身上大师的身份是永远不会存在的。”(10)М.Е. Токарева. Сцена между землей и небом: театральные дневники XXI века. M.:АСТ: Редакция Елены Шубиной, 2014.-(Современный театр), 323.除了对排演经典剧目的坚持,热纳瓦奇在创排新戏时的工作方法依然传统且科学,并指引着教学实践。他坚持创作采风,鼓励剧院的演员共同参与创作,认为导演在已经具备了精准构思的基础之上,也要有勇气和底气大胆吸收演员的意见。需要强调的是,热纳瓦奇提倡导演领导下的有机共同创作,并不是主张导演完全优先设计好舞台调度、表现形式、节奏气氛等直奔结果的排练方式,而是希望能着重培养演员对于角色的自然而又深入的准确认识。排练中,热纳瓦奇注重对于氛围的营造,认为无论是对于排练场(团队)中的整体气场,还是剧中情境的建立,演员的身心松弛与互相熟悉非常重要,戏的整体氛围是在排练中逐渐形成的。由此也能看出,其戏剧排演方式与教学训练要求有着高度的连贯性与统一性。
热纳瓦奇非常重视演员的动作,包括语言的、心理的和外部行为的,很喜欢利用即兴小品练习来帮助演员寻找有机且准确的行为动作。热纳瓦奇指出,演员要十分清楚自己的行为逻辑,才能组织好准确的舞台动作,脱离行为逻辑、脱离任务的动作都是无效的。笔者在俄罗斯现场观摩过较多版本的《三姐妹》,舞台风格样式以及导演对人物的处理丰富多样,但依旧对热纳瓦奇在“戏剧艺术工作室”剧院创排的《三姐妹》中舞台形象的塑造印象深刻。导演在对演员动作的准确组织中,完成了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当威尔什宁离开玛莎后,玛莎伤心地哭喊,情绪已然失控,她朝着威尔什宁离开的方向飞扑过去,姐姐奥尔伽和玛莎的丈夫库里金在一旁努力安抚她。热纳瓦奇给饰演库里金的青年演员组织的动作是先和奥尔伽一起用力抱住了玛莎(此处的“抱”更多是库里金下意识的本能动作,非常准确),结束了“阻止或控制住玛莎”的舞台行动。当玛莎逐渐停下来时,她背对着库里金并拥抱着奥尔伽哭泣。此时,在玛莎身后的库里金下意识地举起了双手,想把手搭在玛莎的后背或肩膀上,可当他举着手在空中时却不敢用手去接触自己的合法妻子玛莎……一个准确的舞台动作,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巨大魔力:观众能清楚地看到一个手足无措、懦弱的“库里金”形象。热纳瓦奇对于库里金舞台动作的组织,是在情境里有机完成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关系准确。
结 语
本文对俄罗斯当代著名戏剧导演谢尔盖·热纳瓦奇的成长轨迹、教学方式与戏剧创作等展开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笔墨没有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举例,而是着重对其思想与观念进行解读与分析,核心目的在于再次回看根基深厚的俄罗斯戏剧学派,更加全面地了解当今的俄罗斯剧场艺术。笔者也想借此讨论,在“开眼看世界”如此便利的当下,话剧艺术是不是只需依靠纷繁多样甚至是纷华靡丽的舞台美术设计,依靠眼花缭乱又时尚酷炫的多媒体技术的堆砌,或是歌舞或是形式出奇的综合?透过热纳瓦奇导演的成长、教学与艺术创作规律,答案不言而喻。平心而论,热纳瓦奇的戏剧演出不会因有着精彩丰富的舞台形式而让人印象深刻,但这也印证了他的观点:舞台形式是依据人物和情境而自然生发,更要通过人物的行为逻辑来判断和检验舞台演出的环境与风格样式。笔者依旧坚定地认为,任何形式的戏剧创作都不能丢掉舞台人物形象,不能失去演员鲜活而真实的感受。
对于一名顶尖的戏剧导演艺术家和教育家,64岁显然还是较为年轻的年纪,当打之年的热纳瓦奇正在两座顶尖剧院创排新的剧目。俄罗斯乃至全球戏剧界的目光都将汇聚于他:怎样带领莫斯科艺术剧院重塑昔日的辉煌,如何平衡好两座顶尖剧院的管理与艺术创作以及戏剧学院的教学工作,热纳瓦奇似乎任重而道远。热纳瓦奇创作视野开阔、性格乐观豁达、艺术底蕴深厚,他在戏剧教学与实践方面是相对传统的典范,其个人的艺术思想理念和创作成果,及其学生的不断成长与发展,正支撑和指引着当今俄罗斯剧场艺术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