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丹溪心法》,悟王灵台教授治疗肝病的学术经验*

2021-11-19夏光萍王灵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气滞柴胡血瘀

夏光萍 王灵台 赵 钢△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200021)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

王灵台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中医、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从事慢性肝病的治疗与临床研究50余年[1,2],秉承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精修医学,尤其对《丹溪心法》情有独钟。王师注重临床实践,擅长诊治肝脏疾病,在临证治疗慢性肝病独具特色、守常达变、不断创新。近日研读朱震亨的《丹溪心法》,体会颇多,认为王灵台老师察病机、辨气血的中医肝病学术经验,传承于丹溪之说。但师古而不泥古,在丹溪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扬。“守其道、听其教、恭其行”,本人有幸侍诊跟师,现探幽索微,溯源而上,现就《丹溪心法》参悟王师辨证肝病的学术经验总结如下。

1 《丹溪心法》与气血为病

《丹溪心法》是金元四大家朱震亨的一部体现其学术思想的经典著作,总结了丹溪毕生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学术思想与特点,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丹溪心法》非常重视气血在人体中的作用,认为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注重调理气血,《丹溪心法·破滞气》中言:“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运转者,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3]。此外,丹溪还指出多种因素都可使“气血拂郁”,如“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津,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因杂揉,脉道阻涩,不能自行”[4]。而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并在《丹溪心法·六郁》中创制了越鞠丸以治“六郁”,认为“余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愈。”

2 王灵台与察病机、辨气血

王师认为,疾病的发生、变化与预后,无不与气血的消长变化有关。肝病证候虽多,但不外气血为病。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而言,察病机、辨气血是最为关键的。一方面,肝主疏泄,调畅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气机,主管人体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包括肝脏的主动升发等,都有赖于肝脏的“调气”作用;另一方面,肝藏血,肝脏调节血量,以供人体之需,所以古人有“肝脏体阴而用阳”、“人卧则血归于肝”之说。

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感染湿热疫毒,疫毒伏于血分,一旦盘踞肝脏,则肝脏必受邪,而致肝郁气滞,调达失常,气滞血瘀,血脉不通。肝气郁结之证几乎见于所有急慢性肝病。因此,疏肝理气、通络活血、调理气血当为慢性肝炎治疗的主要治法之一。

在慢性肝病的早期,湿热邪毒比较重,此时多偏重于气,疾病发展至中期,病邪则渐入于血,伏于血分。但无论早期还是中期,气分病变和血分病变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各有侧重不同而已。王师常说,“初治其气,继治其血,末治脾肾”、“肝体为病, 以虚为主, 其治在血,以补为顺;肝用之为病, 以实为主,其治在气,以顺为补”即使如此。肝气郁滞不行,治则当用“木郁达之”,以顺其肝体之用,疏肝理气、解郁活血,以顺其疏达之性,升降相宜[5]。运用此法的意义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对症,肝郁气滞可引起两胁胀满、口苦、咽干、食欲不振等症状,通过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二是补脾、健脾。《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叶天士也说:“补脾之中,必宜疏肝”[6]。通过疏理肝气,气机运行,可起到补脾、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作用;三是防止六郁之证。六郁与肝气密切相关,即所谓“六郁者,源于气郁”,肝主气机升发与调达,气机升降相宜,则气血和畅。

对于慢性肝炎肝郁气滞之证,王师常用郁金、香附、青皮、生麦芽、佛手、八月扎、木香或绿萼梅等。其中最偏爱用郁金,认为郁金是“郁中之金”,其功效甚多,虽用一药但疗效诸多,气分与血分病变用之皆可。郁金性寒清热,可辛开苦降、芳香宣达,入气分可行气解郁止痛,入血分又能凉血散结以开窍,临床最为常用[7]。

在临床实践中,对柴胡的运用认识,王师有着独特的见解。“柴胡有劫肝阴之嫌,慢性肝炎病人用柴胡当有所顾忌,况且疏肝不一定非用柴胡”。柴胡味苦微辛,具有升发之性,易耗竭肝阴肝血。故应正确的认识“柴胡劫肝阴”之说。柴胡乃阴中之阳药,若一药到底而不中病即止,或剂量过大且长期服用,则会有临床表现,如口干、咽燥、咽痛、双目干涩或伴痒痛、面部烘热等症状。但不可因此而不用、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作用,这对治疗肝脏疾病显得尤为重要[8]。王老师不主张伴有肝肾阴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柴胡,但若必用柴胡,可加纠偏之性的药物,如芍药、石斛等。芍药味酸,酸能收敛,善养肝阴肝血[9],制约柴胡的升发之性,禀肝生理之用,且能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两者相互配伍使用疗效甚佳。不过芍药用量常等于或大于柴胡宜佳,常用剂量为15~30 g[10]。

“疏肝不一定非用柴胡”。一方面,虽然病机都是气机阻滞,但气滞却又有区别,如气滞的部位、持续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重与浅深。王师常认为气滞是一个中间过程,其最终可导致血瘀,在临证用药时则当有先见之明,选用理血中之气、理气兼有活血作用的药物[11]。另一方面,气滞气郁为病,可致五郁为病,在运用时有着不同的针对性疗效。如气郁可选郁金、香附;气结可选八月札、橘核;热郁可选黄芩、黄连;寒郁可选乌药、吴茱萸;血郁可选丹皮、赤芍;湿郁可选茵陈、苍术;痰郁可选浙贝母、瓜蒌、夏枯草、半夏等[12]。秉承王师的经验,柴胡宜少用,量少,时短。探究王老师对柴胡的运用,与其说是受到前人对柴胡评价的影响,其实仍是长期临床实践用药的经验,亦是王老师的高妙之处。

除此之外,在治疗肝脏疾病时可根据其肝郁所致的不适及主要症状来进行用药,如胀、痛、闷、燥、热、瘀等,各有偏重,不可同一而言。如胸闷腹胀为主者可用瓜蒌、桔梗、生麦芽、枳壳、香附等;小腹胀痛为主者可用桔梗、茴香、乌药、川楝子等;郁而生热者可用丹皮、栀子、黄芩,忌苦寒直折;郁而躁烦不宁者可重用合欢花、莲子心、郁金、夜交藤,勿用炒枣仁、柏子仁等滋阴之品;以热为主者可用川楝子;偏于寒者可用元胡之类;寒热不分者可综合使用[13]。但辛温香燥之药,用之宜小心谨慎,如元胡、姜黄、莪术等辛燥动血之品,过用疏肝药有灼津生燥之弊,不利于补肝体。防止过用疏肝而引起疏泄太过导致的相火上炎及疏肝理气太过, 脾胃大衰的变证。

此外,王师亦认为,临床用药需注意茵陈及全瓜蒌(皮、子、瓤)药物的应用。茵陈为青蒿的苗,为治黄疸之圣药,气微香,秉少阳最初之气,有疏肝理气解郁之效,较柴胡之力柔和,阴虚不任柴胡升散者,可以换为三月所采茵陈用之[14]。全瓜蒌有疏肝缓急之用,治疗慢性肝炎时可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是一味良药。不少肝炎病人,大便多溏滞不爽,当仔细鉴别,与脾虚飧泄在辨证中当更为注意,全瓜蒌有清热润燥通络之效,但无滑肠之弊。且全瓜蒌可清热化痰,对湿热型脂肪肝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15]。

肝郁气滞最易成胀。慢性肝病患者的腹胀与普通腹胀是不同的,慢性肝病患者大多有脘腹胀闷,具有食入更甚,朝轻暮重等特点。腹胀虽为腹部胀满不适,但在临床上使患者苦不堪言,在治疗上颇为棘手。一般认为气滞为胀,以疏肝理气之法治疗,若用之得当,其效甚宏。然王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胀者未必全属气滞,其可有多种因素。肝炎患者脘腹痞胀非单一病理因素而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虚虚实实,当注意审其病机,辨其气血。遵丹溪越鞠丸之立意,王师创立了治疗慢性肝炎脘腹痞胀的消胀方。消胀方主要由太子参、炒鳖甲、生牡蛎、炙鸡金、党参、砂仁、茯苓等药物组成,该方药不仅有除胀之功,且可减缓疾病进展,已屡为临床所验证[16]。其中,对一些气滞为病,病情反复难愈者,经疏理治法后疗效不甚满意时,王师认为应注意清降肺气,理在“肝升于左,肺降于右”[17]。在临床上可运用瓜蒌、沙参、五味子等调和肝肺之气机,使气行而不滞。

气滞迁延日久,滞而不行,易致血瘀。肝脏疾病的进展离不开血瘀的病理因素,慢性肝炎患者的血瘀证是逐渐形成的,大部分属于虚实夹杂之候。就慢性肝病的血瘀言,王老师常说虽为血瘀,但“活血不可妄用破血之品”,不宜因血瘀就一味的运用活血化瘀,或纵桃、红、虻等峻猛之品攻坚逐血,破血妄行,应多辨证论治,不可一叶障目。考虑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理气活血,不宜猛烈。对于慢性肝病患者不可只察血瘀,不辨病机。王师在临床上常用赤芍、丹参、仙鹤草、生牡蛎、炙鳖甲、当归等活血养血、软坚散结之品[18],同时可加一味川芎以行血分之气,疗效颇佳[10]。此外,根据王师的多年临床用药经验,认为芍药、香附同用,对于血瘀所致胁肋刺痛有显著功效;牡蛎、夏枯草对肝脾肿大者疗效显著;丹参、生鳖甲、鸡内金除治肝脾肿大有良效外,对于降低γ球蛋白亦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亦有研究可证明[19]。至于丹参和当归根据气滞、湿热的轻重、胃纳等情况进行鉴别使用,虚者用当归,实者用丹参。除此之外,还尚需注意:患者若已出血,则应慎用;有出血倾向则审用;肝功能异常则暂不用。

猜你喜欢

气滞柴胡血瘀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基于柴胡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本草”说养生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