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有效路径探究
2021-11-18供秋让么
供秋让么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常规的课程教学内容之外,也要求教师注意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教学理念,包含了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个性品质、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非常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基于此,教师应该顺应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将课外阅读与多个素养维度相整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教学。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有效路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235
引言
课外阅读在小学阶段经常被运用,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期间,应当依据学生学龄、学生特点及其语文基础等综合情况,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内容提升语文学习效果、积累语文知识,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一、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环境差
现阶段,家庭及学校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阅读环境提供者,一部分家庭及学校本身并没有将小学生课外阅读重视程度提高到一定高度,这便导致了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优质的阅读环境。在学校中,大量的学习时间被课程学习等内容占据,在家庭中,一部分时间又被课外作业及各类兴趣辅导班所挤占,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拥有整块的时间专注地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课外阅读的沉浸性较差,直接导致了课外阅读质量较低。
(二)缺乏有效的課外阅读指导与监督
随着时代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外阅读内容的种类越加丰富,而学生获取阅读内容的渠道也更为多样化。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分辨能力较低,所以无法对课外阅读内容的好与坏进行有效区分与筛选。虽然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会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却没有对内容进行相应的检查与筛选,导致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进入学生的视野中,进而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现阶段,一些教师所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并没有对课外阅读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导致课外阅读的落实情况极为不明确,课外阅读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有效路径
(一)结合语文教材课文,拓展同题材课外阅读文本
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段,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基础都还相对较弱,教师在初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阶段遇到较多难题,即便如此,只要教师科学规划课外阅读课程,这些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众所周知,语文课外阅读是以教材阅读教学为基础开展的,教师通过教材阅读教学构建学生的词汇体系,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再通过课外阅读实现知识技能的拓展和延伸。基于此,教师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开展课外阅读时,应该结合语文教材课文,拓展同题材课外阅读文本,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陌生课外读物的距离,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另一方面也能让教材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形成合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结束了《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的课堂阅读教学后,就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365夜知识童话》,这本书中的故事同属童话题材,可以唤醒学生在课文阅读中获取的知识经验,学生阅读起来难度不大。
(二)利用家校联合方式,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课外阅读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主要责任,家庭教育中的课外阅读同样也十分重要。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家校联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家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首先,引导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与孩子形成一致性,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与孩子共同进行阅读学习,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例如,在与家长进行家校联合教育模式期间,教师可以为家长推荐与语文教材中诗歌、寓言故事、记叙文等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使家长带领孩子在家庭学习时间中进行课外阅读学习,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积极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果一味要求学生静坐阅读,可能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逆反厌恶心理,导致阅读兴趣每况日下。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阅读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提升语文能力。实践也证明,通过阅读活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喜欢程度。比如,在《昆虫备忘录》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户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里真真切切地感受这些昆虫的特点,然后再去感受文章里对昆虫的描写,并在班级里分小组讨论昆虫的与众不同之处。随后,教师再指导阅读方法,了解四种昆虫的外形、动作,分别感受其有趣之处,以揭示它们各自的小秘密。最后,安排学生课后查阅其他有关昆虫的资料,把认为描写昆虫好的语句进行笔记记录并分享。或者,还可以举办简笔画比赛,通过把查阅到的相关昆虫的描写片段,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简笔画竞猜,让学生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在阅读活动的欢快氛围中,在实践中去感受阅读的多姿多彩。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要想提升课外阅读质量,教师就要从多个角度,结合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和多样化的课外阅读途径中掌握更多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婷.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0):24.
[2]史乐茜.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25):51-52.
[3]郑福定.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0(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