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时代文学评论新话语:2020年的广东文学理论批评

2021-11-18陈希黄瑶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1年5期

陈希 黄瑶

摘要:2020年广东文学理论批评开拓进取,关注现实,深植时代,抗疫扶贫显身手,重建文论话语,在整合资源、统筹谋划、扩大文艺评论阵地、推出理论批评力作、聚焦学术热点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广东理论批评力量逐步增强,影响度和精品率不断提升,“粤派批评”品牌已经擦亮,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话语体系呈现自觉化建构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大湾区文论;新话语;粤派批评;文学研究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珠江风起云涌,广东文学号角嘹亮。文学理论批评把握时代脉搏,立足本土、胸怀世界,以人民文艺为本位,深植时代,开拓进取,变革创新,重建文论话语,发掘大湾区特色和评论优势,阐释中国故事,传播岭南声音,在组织规划、聚焦热点、开辟阵地、作品评论、提高质量、打造理论精品、推出学术名作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以时代赋予的如椽彩笔,谱写大湾区文学理论批评新篇章。

一、广东文学评论再出发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新时代对文学评论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广东的文学理论批评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经站立潮头,引人瞩目。后来社会转型,经济大潮涌起,热点和人心转移,文学理论批评发出的声音逐渐沉寂下来,有“高原”而难现“高峰”。文学的繁荣兴盛需要“无愧于伟大民族,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高峰”之作,攀登“高峰”需要规划和立体支撑。广东文学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实施“深扎”活动,努力提升文学创作质量水平的同时,重视文学评论工作,精准施策,着力培育有特色、有实力的文学评论队伍,不断提高文学评论的“影响度”和“精品率”。

2020年新年伊始,广东省文联、省评协共同举办广东省首届文艺评论家签约仪式暨“发时代新声、与时代同行”文艺理论研讨会。首批签约文艺评论家共14名,其中文学评论工作者占有大半数。早在三年前,广东省作家协会率先在全国举行文学评论家签约仪式。签约文学评论家,高举“粤派批评”的旗帜,精心创作推出一大批反映广东省文学创作实践和经验、具有岭南文学特色和风格的高水平“粤味”评论文章,努力在文学批评上发出广东强音。

2020年 1月16日,广东省作协召开工作会议,总结2019年全省文学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谋划发展蓝图,研究部署2020年全省文学工作任务和措施,提出发挥引领风尚作用,加强文学评论工作。又专门推出《打造“文学粤军”青年方阵,加快推动广东文学异军突起》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强广东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阵地建设,继续推行“签约文学评论家”制度,围绕广东作家作品特别是青年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艺思潮、文学发展态势确定评论选题、研究任务,进行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评论、推介,形成评论与创作良性互动的局面。通过师带徒、交任务、建平台、适当的资金扶持等方式,切实加强广东青年评论家队伍建设;联合省内各高校、《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以轮值制方式每年组织一届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不断提高广东文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广东省作协举办广东青年作家名家导师帮扶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文学名家将对50位广东青年作家进行指导,其中包括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内容。深圳市文联主办首届深圳文艺评论大赛,是年度评论工作的亮点。

本年度广东先后召开全省长篇报告文学创作推进会、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编委与专家座谈会、广东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粤港澳大湾区儿童文学高峰论坛等,一系列专题会议和文章成果串联起年度理论批评的话题热点和对应成果,勾勒出文学理论评论工作不断加强推进的框架格局。文学理论评论界积极回应时代新变和社会发展对文学评论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

广东省作协重视文学评论阵地和平台建设,加强广东作家网、广东文坛、作品公众号、少男少女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建设,打造文学融媒体阵地。精心办好《作品》杂志,形成《作品》“抖音矩阵”。《少男少女》杂志探索转型为纯儿童文学期刊,建设广东儿童文学创作和评论重要阵地。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好省内已有的文学杂志资源。动员《作品》《花城》《广州文艺》《特区文学》探索联合集中推介广东优秀作品。积极介入电台、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平台,采用微信、微博、网络视频、音频等形式推介精品佳作、新人新作。

本年度文学理论批评最重要的谋划和推进工作,是创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创办,筑就高地,对加强大湾区文学评论工作,催生文学精品力作,服务人文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给《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题词:祝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希望这份杂志在建设大湾区的宏伟实践中,在多元文化的汇流激荡中,以充沛的活动和创造力,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的、观念变革的前沿。

二、在抗疫中彰显评论的力量

庚子新春,疫情汹涌,举国上下,心手相连。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2020年春节期间,广东省作协率先发布《以笔为援,抗击疫情——致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倡议书》,在全省开展“以笔为援,抗击疫情”主题文学活动,广东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主动投身抗疫主题文艺创作实践,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广东文学理论批评界与创作形成同频共振,与学界积极理论共鸣,围绕“抗疫文学”相关创作成果以及疫情本身,展开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考讨论。对举国疫情防控过程和事实的真切认知和审美把握,是检验作家、批评家创作水平的基本准绳。这既需要文学评论及时跟进,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从理论上和整体上认识抗疫的特质和形势,又需要洞隐烛微、见微知著,在主题提炼、表达角度、场景捕捉和意象营造上予以把脉和阐发。由于战疫文艺创作之初处在复杂艰难的过程之中,文艺创作与实际情况胶着,许多现实生活素材还来不及消化和深思,难免会出现艺术质量不一、空洞干涩,缺乏人文温度和哲学深度的问题。

张培忠《以正确价值观书写“抗疫”故事》提出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样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凶残敌人,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如何介入,如何应对,如何彰显作家的独特价值。张培忠通过分析历史上的瘟疫与“瘟疫”书写,认为书写“疫情经验”、讲述“抗疫故事”既要直面疫情危机,更要懷抱必胜信念。既要识其小,更要识其大。既要避免认识误区,更要克服傲慢偏见。作为作家,还要注意克服文体偏见,改变创作虚构作品比创作非虚构作品更加高级、更为优越的偏见。“文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文体都有可能创作精品,也有可能产生赝品,关键是创作主体灌注了何种人生内容。”[1]作为广东省作协领导,张培忠亲自撰写、主持出版了抗疫、扶贫重要作品,还就报告文学创作、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和打造“文学粤军”青年方阵等文学问题发表充满真知灼见的评论[2]。

林岗《疫后谈文之一》对庚子抗疫文艺的功能、特质、作用和生产机制等进行阐发[3]。陈希《抗疫诗歌的叙事伦理》认为在新冠疫情面前,鼓舞斗志、温暖人心应该是诗歌的担当和使命。诗歌写作应该有叙事伦理:对邪恶势力适用反讽,而对善良和弱者不能嘲笑,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4]。陈培浩《文学抗疫的写作伦理》指出“文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即时的记录和见证,更在于探索人类如何建立面对疫情和苦难的伦理态度”[5]。

鉴古知今,昭示未来。王威廉《瘟疫与文学》论析加缪《鼠疫》、麦克尼尔《瘟疫与人》、马尔克斯《霍乱案时期的爱情》等经典作品的价值和启发[6]。申霞艳《文学对疾疫的书写与超越》则是对人类疾疫历史的梳理,论述中外文学名篇对鼠疫、霍乱的叙述及其意义[7]。

诗歌是时代浪潮的精神载体。陶东风《一个英雄写的反英雄的武汉故事》援鄂护士弱水吟的“见证文学”“创造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武汉叙事”[8]。陈希的《以诗抗疫,静心定神》认为疫情让全民静下来,是进入深度思维的开始:拜访自己的心灵,与自己做一次对谈。对于民族而言,净化思想,理清认知,是扭转大局、放眼未来的契机。对于个人而言,何妨乘此机会多读点书。而安静读诗,既安身,又养心[9]。

报告文学被称为“文学轻骑兵”,具有敏捷、真实、可感的特色和很强的可信度,厚重耐看,影响深远。熊育群长篇纪实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引起热烈反响。贺仲明肯定《钟南山:苍生在上》立足于对大道公心的阐扬,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作品致力于对真的追求,没有对人物神化,以文为脉,文字功底出色。虽然是时文,但是保持文学品格,有文采,比较感人,但钟南山形象不生动鲜活丰富,内心世界展示不够深入和充分[10]。陈培浩认为作品的价值在于借钟南山写出了一种民族的科学人格在现代中国的复杂生成[11]。

《粤海风》2020年1月31日发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灾害叙事与人文关怀”主题征稿启事,特设“疫情·追问”栏目,择优发表30余篇作品,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脱贫攻坚是2020年扣人心弦的伟大壮举,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广东大批优秀的文学工作者,跟随时代跳动的脉搏,用脚步和汗书写山乡巨变,为气壮山河的历史提供生动翔实的读本。2020年12月9日《文艺报》发表《南粤热土上的脱贫攻坚故事》,高度评论广东文学助力脱贫攻坚战。2020年11月,被誉为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记录小康工程的大型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4卷,100万字)经过11次研讨修改,顺利出版,受到专家高度评价。

改革大潮起,开放东风来。深圳成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一线城市,也为全国奉献了移民文学、城市文学、打工文学、底层写作、网络文学、青春写作等文学形态。在全国各个时期的文学图谱上,深圳文学以其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及时反映而独树一帜,在当代文坛留下不可取代的鲜明足迹。于爱成《深圳文学40年:作为成就和现象的回望》,周思明《现实主义精神的植入与绽放——深圳文艺40年概论》是回顾和展望深圳改革开放40年文艺成就的力作[12]。

三、“粤派批评”崭露锋芒

广东的文学理论批评,涌现出不少站立潮头,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批评家,无论是现实影响还是地域文化和文脉传承,“粤派批评”确实存在,同时已经是中国文坛文学评论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形成“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现象”。但是,讨论和质疑持续不断。

1. 粤派批评的理论探讨

陈剑晖长文《粤派批评的缘起、发展路径与前瞻》,对“粤派批评”的缘起、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发展路径和注意问题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 “粤派批评”的提出更是一种文化策略,借助平台既可以更好发挥个体的才智和优势;又可以高扬旗帜,改变单兵作战的状况重新整装出发,形成一种氛围和契机,发揮群体的力量。

粤派批评家的批评实践具有“博”与“精”并举,“广”与“深”兼备,“奇”与“正”互补的特点[13]。

但粤派批评真正着眼的还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不仅仅是地方性的东西,而是关乎新时代文艺走向问题。粤派批评的精神气质和特点经过批评实践逐渐丰富,逐渐充实。袁瑾《粤派批评如何发出时代新声》提出以往更倾向于用岭南文化来定义“粤派”的地缘属性,但岭南文化是来自乡土社会时期的文明概念,这就忽略了粤文化宝贵的都市色彩和现代气质,尤其是它的世界性[14]。

唐诗人《“粤派批评”未来的可能性》认为,“粤派批评”最重要的意义是召唤更多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力量聚拢到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共建这一历史使命,当然也包括呼吁已经身在岭南的文艺人士用心用力去构建出一个有丰富内容和独特内涵的“粤派批评”[15]。这里实际上回答了“粤派批评”的一个重要内涵。

所谓“粤派批评”,究竟是指粤籍批评家还是在粤批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方法论”“主体性”的论争中,涌现一批福建籍理论家和批评家,“闵派批评”成为一种公认的文学现象。所谓“闵派批评”,其实是指分布在各地的闵籍批评家,但粤派批评并不是指各地粤籍同乡,而是主要指粤地工作和生活的批评家。这样的界定,更切合实际,便于工作的开展,显示概念的学理性和实践性。

2. 评论先行、共建人文湾区

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仅是经济上的融入,更是人心的融入和凝聚,而民心相连相通与人文建设息息相关。岭南理论批评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搭建交流联动平台,更新形式,拓展边界,努力向基层延伸工作手臂,积极挖掘区域特色,主动作为,亮点纷呈,与创作形成同频共振,与学界积极理论共鸣,人文湾区初具成效。

“文化区”作为人文地理学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奥蒂斯·梅森在1895年率先使用,但是有关“文化区”的认知与讨论主要在20世纪展开,通常用来描述文化的历史区域分布和动态发展。蒋述卓、龙扬志《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共时呈现》认为,文化区首先是一个基于地缘因素形成的文化空间,其中既有主导文化,也有构成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元素,各文化元素之间互相交流、融合,不断生长,形成更大的文化圈。共同的语言体系与生活习惯,则是促成文化区的前提条件。粤港澳作为以岭南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区,其文化特征受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影响。尽管港澳新文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省港、省澳的结构化现象,但并非某种单一化的主导/依附模式。粤港澳文学植根于共同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以语言、血缘、文缘为纽带而建构的共同体一方面紧密联结着民族国家的现代叙事,又在各自差异化的时空领域里形成了不同的议题。兼容性、先锋性、城市性、世界性这些特质会影响到大湾区文学的内容、对象以及所产生的写作技法,这也将成为未来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16]。

谢有顺关注和思考岭南文学的变化和发展,认为岭南主要城市文化构成呈现传统农耕文化、现代工业文化和当下信息文化相互交织、互相融合,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聚合锻造新的品质,日常性、前瞻性和未来性,是最为突出的优长,文学叙事也必然有了很多新的元素[17]。

与谢有顺关注和阐释的重心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召唤性上,“把大湾区文学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要非常重视它身上这个未来和前瞻的特质”看法不同的是,杨丹丹注重考察大湾区文学概念的历史合理性、现实真实性和未来有效性,认为一个区域文学概念只有“经典化”,才能真正确立概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18]。

江冰《岭南文化与江南文化:对话的意义与可行性》将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对应的岭南文化和江南文化进行对比,认为岭南文化与江南文化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各有个性,各有天地。表面看均受海洋影响,但文化性质迥异[19]。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大湾区城市地脉相通、文脉相近、血缘相亲,城市群有共同之处,又各有历史渊源和城市特色。近年来,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出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丛書》等,这些活动都在不断引起人们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关注和讨论。

2020年9和11月,深圳主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对话”活动和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中山市作家协会与香港、澳门、珠海、江门等城市开展多样式的文学交流活动,增进作家们交流,也推动文化的融合发展,特别是与澳门文学界的交流是一个突出的亮点。肇庆市则一直坚持举办“星湖之春”原创文学大赛和评奖活动。

文学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担负起建设作为民族国家观念共同体的任务,2020年王威廉、陈培浩在《特区文学》主持“大湾区文学地理”栏目,不仅以城市为单位呈现大湾区“文学地理”,而且试图找到“大湾区文学”的有效打开方式。“大湾区文学地理”栏目刊载多篇对话。如何认识大湾区的城市,如何书写城市,陈培浩、王威廉的工作切实而有效,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 作家作品评论

(1)对本土创作和文学现象的关注,是粤派批评的重要内容。2020年,粤派批评家和《作品》《粤海风》《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粤地文学报刊,资源整合,发表大量颇有见地有影响的评论。

2020年评论本土作家作品较勤的是申霞艳,集中论述了塞壬、邓一光、杨克、蔡东等的创作。申霞艳的文学评论,最大的特点是将人本与文本结合,审美感受与理性分析交织,揭示创作的深层悖论。申艳霞关于蔡东、塞壬的评论《让石头变轻,让时间显形作》《隐匿者塞壬》体现了这样的特点[20]。

南翔是一位具有学院气质、南方情怀和民间立场的作家,叙事风格更多采取文雅的一脉,讲究书面语的传统。贺仲明《简论南翔的创作》将“知识分子”为写作者创作作品的特征界定,图解南翔近期创作对于历史题材、底层关注、生态环保主题涉猎的意义[21]。陈佳佳、陈杏彤对《还乡》的品读,深化了南翔创作符码里对于人性曲折幽微之处的收纳[22]。

王十月跨界创作科幻小说《如果末日无期》。凌逾《赛博与实存的跨界太极——论王十月科幻小说〈如果末日无期〉》[23]认为,《如果末日无期》不仅呈现赛博虚拟、智能脑联网等万物互造新可能,而且呈现时空人的太极圆融跨界叙事,还建构中国科幻,贡献爱托邦理念,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恶托邦,而是在深刻认知现实基础上省思前世今生来世、三重世界、永生末日、阴阳善恶等太极轮回转化,糅合儒道释理念,思索爱的终极形态。这是由五个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每一个故事,都在“未来现实主义”的统照下,散发着神奇、鬼魅和人文的光芒。

广东诗歌创作活跃,不仅诗人数量庞大、诗歌活动频繁、群落和特色鲜明,民刊林立,而且产生了一批有实力的诗人与有影响的诗歌事件。曾海津《一个“朝圣者”的生命吟唱——论黄礼孩的诗歌创作》对广东诗人黄礼孩的诗学追求,审美特质和诗歌风格进行了深入论述,分析“黄礼孩则兼容了东方艺术中的‘泛神主义’传统和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普世情怀”,认为“他的诗歌干净透明,不含杂质,纯粹本真”[24]。李扬帆《时空宇宙的穿行者》对冯娜诗歌进行文本细读,认为作为“80后”青年诗人,冯娜的诗中承传了于坚、雷平阳、顾城、翟永明等前代诗人的书写,她的诗中既有少数民族诗中独有的澄澈、旷远与力量感,也有历史的厚重、现代人的生存处境、现代性的自我意识与反思,清澈而亲和[25]。杨汤琛《南方有嘉木:九十年代以来广东新诗观察》为共时性的“生态场”描述,论述广东诗人创作、民间刊物,诗歌事件、诗歌经验和审美追求[26]。陈希的长文《哪一片云是我们的天》则对近年广州澳门等地崛起的新性灵主义诗学意义和审美特质进行深入论述[27]。另外,张德明、向卫国等广东诗评家发表多篇在全国诗坛有影响的文章,其中关于粤西诗群、海洋诗歌的研究和讨论很有价值。

近年广东青年作家群体创作渐成气候,陈崇正、王威廉、陈再见、林培源、郭爽等作家创作活跃,引起关注。有评论家将之命名为“新南方写作”现象。《羊城晚报》刊发孙磊的文章《“新南方写作”如何照亮广东文学》,介绍“新南方写作”缘起和意义[28]。《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推出“新南方写作研究”专辑,刊发关于王威廉、陈崇正、罗伟章、卢一萍、朱山坡、林森小说创作的评论,论者为陈培浩、杨丹丹、刘小波、宋嵩、朱厚刚、徐兆正等。

东莞作家曾海津的《星空与镜子》[29]对东莞作家詹谷丰、陈玺、陈启文、塞壬、黎启天等作品进行新批评式的文本精读,以点带面,以体探论,将具体的宏大理论题旨熔铸于文本解读之中,从中萃取出关于文艺创作的独到见解。既从广度上呈现东莞文艺星空,又从深度上观照当下社会百态,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精神与艺术的反思,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中山评论家阮波的《香山文论》全面拓展岭南香山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视角,以香山文学为起点,通过个案分析、文本解读,由此及彼,系统地展示香山、岭南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些特征和面貌[30]。

江门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有侨乡文化优势,人文资源特别丰厚,是可以出大作品的地方。评论家宋雯与作家张启雄关于江门文学的对话《有待挖掘的富矿》,回顾和检阅江门文学的历史和走向,由点到面,纵论江门文学的特点和问题,很有见地,信息量很大[31]。

佛山评论家朱郁文与廖琪合作撰写《十二邀:广东作家访谈录》,以对话的形式访谈了12位有代表性的佛山作家,探讨作家在新时代的梦与惑,呈现作家心路历程以及广东文学生态之细微幽深[32]。本年度朱郁文将访谈对象扩展由佛山到整个广东省,其中《从东平写生到岭南叙事》《在故事中呈现日常南方的都市感》是关于鲍十和张欣的创作访谈,话题深入,问题独到,针对性强,引发关于文学与时代的思考。[33]

2020年《粤海风》微信公号和《作品》分别开设刘斯奋和程坚甫评论专辑,引起关注和讨论。开辟刘斯奋评论小辑,既是对《白门柳》研究史的一次总结与回顾,重温批评现象与经典作品的互生关系,亦可以看作是对广东三十多年文艺批评实践的一次观照。推介程坚甫诗歌,发现一个快要被历史埋没的诗人,以及曾经有的一种快要被湮没的诗道。

(2)视野宏阔,开放而灵动,聚焦前沿热点,敢为人先,守正创新,是粤派批评的特点。

文学批评不能局限于本地作家作品,而要目光高遠,放眼全国、全世界,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引领风尚。蒋述卓《新时代文艺中国精神表现途径初议》认为,从总体上看新时代文艺要走的就是一条以构建文化自信为基本力量的铸魂之路,这个“魂”就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不仅是文艺的灵魂,也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构建和彰显中国形象的精神特质。我们应当在传统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把握中国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当下特征,理解中国精神所包含的丰富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34]。

2020年2月2日,武汉《长江日报》的一篇题为《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的评论文章,使用了德国学者阿多诺的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引发热议。陶东风认为,阿多诺是针对策兰诗歌晚期风格阐发“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但这并不表明策兰诗歌对阿多诺命题的“反驳”,而是另有特殊所指。大屠杀摧毁人类固有的认知框架和表征模式,是见证和书写面临表征危机和认知危机,这是阿多诺奥斯维辛之后命题的真实含义[35]。

陈剑晖是散文研究的“重镇”,构建了“诗性散文”研究范式和散文“文体四层次”说,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本年度,陈剑晖出版了散文专著《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主编《珠江当代学说学派》[36],并发表多篇散文评论。其中《中国散文的风骨与气度》提出散文创作的风格和气度问题[37],《学者散文与文体自觉》论析学者散文现象[38],引起较大反响。

谢有顺的评论立足当代文学现场,关注前沿,体恤世道人心中,具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和审美把握力。近年的批评继续关注精神深处,将发现和讨论的问题置于新时代语境,表述上寻求一种悖论式的深刻。2020年他发表的评论文章,显现出这样的特点和走向。《通俗与通雅同样重要》,《在确定与不确定性之间徘徊》等即是[39]。而《阿来作品的超越性及其实现方式》[40]指出,阿来是一个有超越性精神的作家,他笔下的西藏之所以特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世俗的西藏。

贺仲明发表多篇关于余华、莫言、孙犁、贾平凹等当代作家的创作论[41]。《新时代版本的“废都”书写》率先对贾平凹2020年新作《暂坐》评论[42]。贺仲明比较其与《废都》的同异,认为以西京为背景的小说《暂坐》,故事结构、时代环境和人物精神面貌,均受到《废都》影响,但是艺术平静,色彩光亮,对现实人生的态度有了自我反思和批判。《暂坐》缺乏人性高度,反思和批判不深刻不彻底。这种论述充满真知灼见。

申霞艳的《记忆、自我与时代的对话》[43]是关于韩少功新作《修改过程》的多重修改分析。韩少功既延伸了一直以来的文体探索精神,又对形式化冲动有所节制,视点挪移到关注人物命运的不同版本,以及彼此记忆的穿帮、抵牾和互补,展示了时代的价值纷争、意义危机及多种可能性。《后先锋时代的“一天”》采用“散点透视”的写法[44],将田耳的中篇《一天》、余华的长篇《第七天》和艾伟的短篇《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放在一起阅读,见微知著,很有洞察力,透射最新文学创作走向和态势。

与申霞艳的看法不同的是,陈培浩《一组漂亮的假动作之后》对韩少功新作《修改过程》提出异议,认为该作有思想却难以吸引人,是一部让人感到游离的作品[45]。李德南的《爱与神的共同体》对迟子建的写作进行历史的、整体的梳理[46]。

2020年4月,第一本援鄂抗疫诗集《盼你春天归来》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来自全国特别是贵州、湖北两地著名诗人新近创作的200余首诗歌,描绘和讴歌贵州千余援鄂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勇于奉献的高贵品质和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崇高精神。诗评家陈希第一时间发表万言长文,赞扬援鄂抗疫诗集记录真实的疫情现场,营造独特的诗歌意象,有很强的代入感,是对生活和历史的再发现。好诗使生命发光,散发着鼓舞人心、战胜灾难的情绪和动力,避免同质化的泛滥,彰显诗歌的叙事伦理和艺术价值。同时如实指出,诗集中有些作品写法比较传统,主题略显单薄,水平参差不齐,令人击节赞叹、“被击中”的好诗不多[47]。

文学批评,不仅要寻美,而且还要求疵。唐小林是一位没有“圈子”,敢于仗义执言的批评家。他的剜文坛“烂苹果”批评有凭有据,体现了一个批评家的勇气、锐气和功底。2020年唐小林发表十多篇引发广泛讨论的批评文章[48],有诗人作家,也有学者和批评家,而且力度比之前更大,所不同的是,他开始了“寻美的批评”的写作。

文学奖评选引人注目,其中重要内容是文学评论,涉及审美观念、评选标准、评奖办法等问题,是文学奖项的公信度、影响力、持续性的直接体现。广东省很多文学奖项受到广泛关注,譬如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花地文学榜、有为文学奖、广东鲁迅文学奖、中国长诗奖、东荡子诗歌奖、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广州大花诗歌贡献奖等。其中广州大花诗歌贡献奖是新设立的具有个性和野心的年度诗歌奖,面向全球评选,关注诗生活,主张艺术走向寻常,追求奖项的民间性、独立性和公信力。文学奖项的评选,各呈其美,推动和促进了文学评论的开展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有理论家、批评家的辛劳和付出,是年度理论批评工作不容忽视的亮点。

四、理论粤军的贡献

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需要寻根溯源,不忘本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从古到今有生命力的文论传统、思维优势、美学范畴和话语特色。

1. 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有雅俗之说,现代文艺批评有主流旁流之论。林岗《论中国文艺批评标准的正偏结构》指出,中国的文艺批评标准存在一个正偏结构。从古至今的文艺批评皆立足于对正与偏的分梳和辨别,以判定哪些是值得弘扬的主流趣味,哪些是可以给予容身之地的旁流趣味。文艺批评正偏结构的形成和持久影响与中华文明的基本性格之间存在深度契合。在这个文明传统中,被现代批评理论视为具有充分独立性的诗和文,首先被置于辅助礼乐教化的位置,然后才被置于抒发个人情志的位置[49]。

新文科建设是2020年人文学科的热点话题。陶东风发表《新文科新在何处》,认为新文科就是与后现代状况相对应的。但是,中国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特殊语境,新文科固然要反思现代性,这种反思的目的是要推进现代性而不是回到中世纪去,新文科也应该坚持在传统的人文主义立场上推进[50]。高建平反思机器与人的关系,从人文主义高度探讨新文科问题[51]。

2. 触摸历史的价值

贺仲明《建构以文学为中心的文学史——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建设的思考》则是一篇很有新见、思考周密的现当代文学学科与文学史写作的论文。一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都是现代性文化和政治思想占据主导,文学处于边缘位置。这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在今天,非常有必要建构以文学为中心的文学史。这与文学的发展要求有关,也是对当下文学生存情况的呼应。文学中心不是狭义的形式主义,而是包含着比现代性文化和政治思想更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更具开放性的审美内涵。建构以文学为中心的文学史,需要更开放的文学史观念,建构具有主体性的文学标准,还需要更强的审美意识和历史意识。文学中心不是封闭、排他,应该在相互补充完善中形成良好的文学史生态[52]。

本年度广东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收获,是首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的出版[53]。黄修己率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導师姚玳玫、陈希、吴敏、刘卫国,克难攻关,填补现代文学研究的空白。该书以学术发展进程为纲,采用史的编纂法,分别时期,记载和检视百年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成果,勾勒现代文学研究的脉络和走向,描绘艰辛与坎坷,展示业绩与风采,总结成就与不足,既宏观把握学术态势,又深入剖析典型学案,史论结合,取材宏富,探究精深,堪称粤派理论的一座高峰。

五、问题与建言

广东文学理论批评在2020年呈现出新实践新气象,主要有四大变化:一是不断增强关注、把握现实的力度,注重理论创新与现实意义、历史感与当代感结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体现文学理论的价值,在理论与实践互动中显示文学批评的功能。二是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粤派批评亮点纷呈,理论研究新作力作不断。三是立足大湾区本土,同时培养和形成世界性眼光和比较视野,聚焦前沿热点,多元文化的汇流激荡中产生和建构大湾区文艺评论话语。四是文学评论的阵地建设加强,空间拓展,形式多样,夯实基础,整合资源,文学批评落地生根,基层评论活跃。

但是,广东理论批评工作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文艺评论机制不够健全,评论人才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作协和媒体缺少专门评论队伍,基层评论阵地和人才建设亟需加强,在全国有影响的力作精品不多。

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历来被视为文学工作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相辅相成。文学评论除了“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提高审美、引导创作、推出精品之外,还有凝聚人心、传承文化和引领风尚的责任,对于精神共同体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发展广东文学理论批评事业,应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与立场,以建立健全文学评论机制为引领,以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论话语体系建设为目标,以推出理论批评精品力作为重心,推进理论批评人才队伍的建设,以笔为旗,为共建“人文湾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岭南评论的力量。

[注释]

[1]张培忠:《以正确价值观书写“抗疫”故事》,《文艺报》,2020年4月20日。

[2]张培忠:《记录时代,平实真实——报告文学〈千里驰援〉创作体会》,《南方日报》,2020年3月16日;《倾力打造广东报告文学高地》,《文艺报》,2020年6月12日;《深耕希望田野创作全新经典》,《文艺报》,2020年8月15日;《打造“文学粤军”青年方阵加快推动广东文学异军突起》,《文艺报》,2020年10月12日。

[3]林岗:《疫后谈文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

[4] 陈希:《抗疫诗歌的叙事伦理》,《文艺报》,2020年4月20日。

[5] 陈培浩:《文学抗疫的写作伦理》,《文艺报》,2020年4月15日。

[6]王威廉:《瘟疫与文学》,《现代妇女》,2020年第2期。

[7]申霞艳:《文学对疾疫的书写与超越》,《花城》,2020年第3期。

[8]陶东风:《一个英雄写的反英雄的武汉叙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

[9]陈希:《以诗抗疫,静心定神》,《羊城晚报》,2020年2月16日。

[10]贺仲明:《在大“道”阐扬中追寻文学真义:评熊育群〈钟南山:苍生在上〉》,《南方文坛》,2020年第6期。

[11]陈培浩:《书写一种民族的科学人格:读熊育群〈钟南山:苍生在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

[12]于爱成:《深圳文学40年:作为成就和现象的娥回望》,《中国文化报》,2020年8月26日;周思明:《现实主义精神的植入与绽放》,《长江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

[13]此前有关粤派批评文章比较随意随性,就事論事,缺少学理性,而陈剑晖的文章具有历史洞悉力和理论气势,说理充分,论述深入。参见古远清:《让“粤派批评”浮出水面》,《羊城晚报》,2016年2月28日;《“粤派批评”批评实践已嵌入历史》,《文艺报》,2016年6月29日。

[14]袁瑾:《粤派批评如何发出时代新声》,《粤海风》,2020年第2期。

[15]唐诗人:《构建专业化文艺人才群落,丰富“粤派批评”未来可能性》,《南方日报》,2020年 2月9日。

[16]蒋述卓、龙扬志:《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共时呈现》,《当代文坛》2020年第1期。

[17]谢有顺:《文学岭南的一些新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

[18]杨丹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与“新文学”的经典化》,《粤海风》,2020年第6期。

[19]江冰:《岭南文化与江南文化:对话的意义与可行性》,《粤海风》,2020年第2期。

[20]申霞艳:《让石头变轻,让时间显形——浅谈蔡东的写作》,《作品》,2020年第12期;《隐者塞壬》,《作品》,2020年第1期。

[21] 贺仲明:《简论南翔的近期创作》,《作品》,2020年第8期。

[22]陈佳佳:《无处可还乡》,《作品》,2020年第8期;陈杏彤:《横亘着的伤痛之流》,《作品》,2020年第8期。

[23]凌逾:《赛博与实存的跨界太极——论王十月科幻小说〈如果末日无期〉》,《南方文坛》,2020年第1期。

[24]曾海津:《一个“朝圣者”的生命吟唱——论黄礼孩的诗歌创作》,《粤海风》,2020年第4期。

[25]李扬帆:《时空宇宙的穿行者:评冯娜诗歌一组》,《诗林》,2020年第5期。

[26]杨汤琛:《南方有嘉木:九十年代以来广东新诗观察》,《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0年第2期。

[27]陈希:《哪一片云是我们的天:新性灵主义诗选序》,龚刚、李磊编:《新性灵主义诗选》,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28]孙磊:《“新南方写作”如何照亮广东文学》,《羊城晚报》,2020年4月26日。

[29]曾海津:《星空与镜子》,团结出版社2020年版。

[30]阮波:《香山文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

[31]宋雯、张启雄:《有待挖掘的富矿——关于江门文学的对话》,《特区文学》,2020年第3期。

[32]朱郁文、廖琪:《十二邀:广东作家访谈录》,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33]朱郁文:《从东平写生到岭南叙事》,《粤海风》,2020年第4期;朱郁文:《在故事中呈现日常南方的都市感》,《粤海风》,2020年第5期。

[34] 蒋述卓:《新时代文艺中国精神表现途径初议》,《中国文艺评论》, 2020年第10期。

[35]陶东风:《奥斯维辛之后的诗 ——兼论策兰与阿多诺的文案》,《文艺研究》,2020年 第12期。

[36]陈剑晖:《散文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陈剑晖:《珠江当代学说学派》,中国旅游出版社2020年版。

[37]陈剑晖:《中国散文的风骨与气度》,《东南学术》,2020年第2期。

[38]陈剑晖:《学者散文与文体自觉》,《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第1期。

[39]谢有顺:《通俗与通雅同样重要》,《文艺争鸣》,2020年第7期;《在确定与不确定性之间徘徊》,《文艺报》,2020年11月30日。

[40] 谢有顺:《阿来作品的超越性及其实现方式》,《文艺争鸣》,2020年第12期。

[41]贺仲明:《在融合和创新中迈向经典——重读〈活着〉并论余华的文学史意义》,《扬子江评论》,2020年第1期;贺仲明:《中国乡村大地的当代回声 ——莫言乡土小说审美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贺仲明:《孙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暨南学报》,2020年第10期;贺仲明:《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文学中的“新人”形象》,《文艺争鸣》,2020年第1期。

[42]贺仲明:《新时代版本的“废都”》,《扬子江评论》,2020年第6期。

[43]申霞艳:《记忆、自我与时代的对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5期。

[44]申霞艳:《后先锋时代的“一天”》,《文艺报》,2020年12月21日。

[45]陈培浩:《一组漂亮的假动作之后——从韩少功〈修改过程〉说起》,《芒种》,2020年第1期;陈培浩:《“现实主义当代化”中的“格非经验”——从〈月落荒寺〉说起》,《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第2期。

[46]李德南:《爱与神的共同体——论迟子建的人文理想与写作实践》,《扬子江评论》,2020年第3期;李德南:《她为哈尔滨写了一首抒情长诗》,《青年文学》,2020年第12期。

[47]陈希:《抗疫诗歌的叙事伦理》,《文艺报》,2020年4月20日;陈希:《评援鄂抗疫诗集〈盼你春天归来〉》,《文化与文学》,2020年第4期。

[48]唐小林2020年发表的主要文章有:《孟繁华是面什么旗帜?》,《文学自由谈》,2020年第1期;《祝勇的“苏东坡”》,《文学自由谈》,2020年第2期;《“臧棣神话”养成术》,《文学自由谈》,2020年第3期;《洪子诚的“短板”与“盲区”》,《文学自由谈》,2020年第4期;《王春林的“文学泡沫”》,《文学自由谈》,2020年第5期;《孔庆东的“文学神功”》,《文学自由谈》,2020年第6期;《一部新的警世恒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一个诗人的“关键词”》,《星星诗刊·理论版》,2020年第11期;《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和诗意》,《光明日报》,2020年5月13日;《为“失败”的小人物立传:评陈再见的小说集〈青面鱼〉》,《南风》,2020年第11期。

[49]林岗:《中国文艺批评标准的正偏结构》,《文艺研究》,2020年第10期。

[50]陶东风:《新文科新在何处》,《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

[51]高建平:《科技新时代人文学科的使命》,《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

[52]贺仲明:《建构以文学为中心的文学史——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建设的思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 年第2期。

[5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