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短视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1-11-18张丽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信息茧房新媒体

摘要:在通信技术普及不断成熟下,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彻底颠覆了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据流量的费用降低以及短视频的盛行,许多新闻的呈现方式选择运用短视频。短视频以其优势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内容丰富,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途径之一。本文将从平台的算法、受众、新闻的产出者三个方面论述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闻类短视频;信息茧房;新媒体

短视频是指视频简短,以简短的时间叙述完整的故事,并借助视频软件进行拍摄,在互联网上进行呈现的视频。在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工具,也逐渐成为人们接受新闻的首选渠道之一。短视频使得新闻的传播更加的快速、简洁。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在新闻传播中假新闻层出不穷,也暴露出受众盲目跟风、新闻生产者为博眼球编造新闻、传播平台不审核新闻来源直接进行发布等问题。

一、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现状

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现在我国的网络视听用户高达9.44亿人次,网络视听产业规模破6000亿元。在2020年后半年,我國新增网民4915万,在这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新网民接触互联网是因为使用视听类的应用;不仅如此,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是因为短视频才第一次上网,其次才是通讯类软件。在短视频用户中,仅仅是过去半年内就有接近一半的用户上传过短视频。人们从之前单向接受媒体所传播的东西,转变为人人都是传播者。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文宣布,李子柒作为中国短视频博主,其在海外的粉丝量创了新高,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纪录。这一纪录也证明了,短视频不仅深受我国用户的喜爱,国外网友也对短视频喜爱有加。而在短视频下,越来越多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国外友人所熟知。作为一种传播渠道,短视频的兴起对中华文化的守正创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闻的传播渠道短视频在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2021年5月22日,微博误报袁隆平老先生逝世,该消息瞬间被推上了热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广泛关注,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困扰。

以短视频抖音为例,抖音推送机制成为冷启动,指的是一个视频最开始被推送到200到500人的区间,以一周为期限,一周之后根据该视频的完播率、点赞量从而进入二级筛选推送,点赞量、完播率高的进入到1000人的区间,在这种算法下人们喜爱的视频会不断增加点赞量。

二、新闻类短视频中存在的问题

在短视频时代下,短视频的主要内容不仅有美食、美妆、旅游等,新闻类短视频也成为了短视频用户的需求之一。但在推送机制下新闻类短视频中新闻质量参差不齐。

(一)平台算法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使得平台算法更智能化,方便生活以及出行。平台的算法测算用户的喜好,从而用户会一直刷到自己所关注、喜爱的信息内容。例如在淘宝平台,搜索一个关键词,未来一段时间的淘宝使用中都会有该产品的推荐,它们会以价格不同、商家不同等方式出现在用户的视角。在这种算法迎合用户的情况下,平台算法构筑了信息茧房,信息茧房会导致网络群体的极化,信息茧房一旦出现,该群体内的人会丧失和外界的交流,长期在茧房中的受众会产生盲目自信等问题。并且信息茧房会导致社会粘性的丢失,人们会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忽略社会的发展,因为个体与个体之前缺乏一些粘性,就会导致社会现象会变得人心涣散。

(二)受众群体的问题

在大数据下的推动下,短时频可以精准刻画用户画像,用户的年龄区间、性别、喜好等都会以数据形式将用户形象精准的刻画出来。用户画像使短视频用户会精准的接收到自己所喜好的视频内容,在这种长期状态下,用户会对短视频内容深信不疑。 在“‘万物皆媒’的泛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主体,每个组织或机构也都拥有自己的组织传播渠道”[2]短视频衍生出内容生产者ugc,ugc指的是用户是信息的生产者的称呼,其优势就是更加的亲民,所以会使其受众盲目跟风,大肆宣传、大量转发,甚至常常以批判的角度去评判事物,导致网络环境极其恶劣,自身却沾沾自喜,对事件真假毫不关心。

(三)新闻生产者的问题

在短视频中ugc成为了新闻提供的力量之一,而ugc区别于传统主流媒体,ugc新闻内容存在虚假信息。假新闻指没有按照事物本来发生的样子去客观、真实的报道。一般可以分为几种形式:①是篡改新闻内容,将新闻中的地点、时间等细节进行更改。②是为吸引大众,夸张新闻中一些严重的事态,从而增加关注度。③是编造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异想天开毫无依据可言。④是井底之蛙型,只关注新闻中一小部分断章取义去进行评价。

在传统主流媒体时代,受众主要靠主流媒体的信息为主,传统主流媒体对新闻真实性有很严格的筛选。并且当时信息传播速度很慢,假新闻传播很缓慢,接收到假新闻的群体是有限的。在这种新媒体的背景下,假新闻的传播可以无形之间扩大了接收信息的受众面积。新媒体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受众广泛。加之短视频深受受众喜爱,受众的盲目崇拜会导致网络环境恶劣,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三、新闻短视频解决问题的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平台算法、受众群体、新闻产出者三方面进行具体建议。

(一)优化平台算法,推动转型升级

平台推动了信息茧房的出现,其会针对用户喜好进行内容推送。这会使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是单一的、局限的。对平台算法进行整合,让其可以正确的推动社会的发展。首先国家对其应立规章制度,算法推荐是大数据下的新的事物,法律现在的立法更多是偏向于网络的管理,对于算法推送方面较为薄弱。其次算法推动应该更加的人性化,要确保用户的选择权,如此的平台算法才能更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引导舆论导向,提升受众素养

短视频用户是信息的接收者,新型的主流媒体是传播者,在传播关系中是信息传播主体,所以主流媒体要正确的引导舆论导向,减少用户的集合行为。并且受众本身要培养有自我思考的能力,要勇于接收不同的事物,同时在接收到信息时应该先思考消息来源、信息真假等方面。做到不盲目跟风,不信谣不传谣。

(三)提高新闻产出者个人素养

新闻产出者作为传播者,要提高自我职业素养,需要练脚力,下到基层,了解基层情况从而真实报道信息;练眼力,眼力背后是辨别力、判断力,要练就“火眼金睛”一眼分辨新闻真假;练脑力,有目的的进行思考,新闻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有深层的含义;练笔力,要保证新闻真实性、准确性,同时笔力也是四力中最重要的,脚力、眼力、脑力最后的呈现方式都是通过笔力。作为传播者要对受众的思想进行引导,使社会更有穿透力、感召力、引领力和凝聚力。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人民在哪里,宣传就要到哪里。”如今人民摘取信息在互联网网上,宣传要紧跟时代脚步。互联网上的消息宣传要遵循事物本身规律。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绝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短视频虽然兴起时间短,但构建和谐社会生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措施。

参考文献:

[1]肖建国.基于融媒体大背景下深入研究移动短视频新闻的有效传播途径[J].记者观察; 2020(05)

[2]秦刚.融媒体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分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20(10)

[3]李佳蓉.媒体融合背景下移动短视频的传播模式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1(01)

简介:张丽娇(1999-),女,汉族,籍贯:山西太原,本科,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信息茧房新媒体
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受方式与应对路径
微时代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干预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刍议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观察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