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护理常见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探析

2021-11-18冯建慧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内科风险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理常见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心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护理的方式,制定更为详细的护理方案,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表明,心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主要来源于药物、设备、患者及其护理人员。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加强护理措施,对于心内科疾病的治疗非常关键,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心血管内科,简称心内科,在医院科室中是一种必备的常规科室,主要接收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类疾病患者[1]。近些年,国家的日益强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衍生了一些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本研究中笔者将本院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整理数据后探析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及其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心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2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28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50-75岁之间。且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本研究对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进行风险分析,探究风险原因得出以下结论。(1)患者风险分析: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病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还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偏差,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而且大多数心内科患者年龄相对较大,病情危重,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偏瘫或昏迷等情况,增大了治疗过程中的沟通难度,进而增加护理风险。(2)护理人员风险分析:一些护理人员缺乏药物相关知识,存在对药物不良反应模糊不清的情况,这将大大增加患者的护理风险。还有护理人员不明确心内科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仪器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及时发现,从而增加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根据上述心内科护理风险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强护理。对照组:与普通的常规护理相同,给予患者临床观察护理服务,检测患者体征,提供基础性帮助。观察组:(1)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照顾,在患者活动期间予以全程陪伴。同时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联系,告知家属陪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多方面掌握患者的病情。(2)按时监督患者用药,并建立患者用药记录本,保障患者日常用药安全。如若患者存在记忆力衰退等特殊的心理或生理问题,需要将患者的用药情况做好记录,以方便患者及患者家属查看。当服药后,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和休息,确保患者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3)患者的户外活动也应当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户外活动安排,当护理人员出科检查时,需要做好护理交接工作。(4)护理人员要全面熟悉心内科急救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如若患者发生意外,可以尽早采取措施。(5)护理人员可以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2],通过多样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尽可能使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病因和护理注意事项,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1.3观察指标

分别汇总两组患者发生的风险事件和风险发生率,并进行满意度[3]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所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其P值,规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研究120例心内科患者风险因素,可以发现药物和医疗设备,患者、护理人员是常见的风险因素。药物方面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心血管疾病的复杂性和并发症较多,容易出现给药剂量和频次的高的现象,及易导致药物风险的发生;医疗设备方面的风险主要与医院舍设备是否齐全挂钩,设备的先进性是保障患者能及时进行治疗的前提;患者本身和患者家属在护理中是常见风险因素,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住院时间较长等问题,导致患者和患者家属成为主要风险之一,要加强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沟通。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时进行疏导;护理人员往往是因为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出现不良事件,是可以避免和减少风险因素,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沟通交流及责任心等方面培训教育,以期在临床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本研究表明我院心内科护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总结了护理风险防范的注意事项:一是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对于护理记录要制定相应的书写规范,进行统一书写,提高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同时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这与患者病情恢复息息相关,同时护理人员通过解答患者问题,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信任度和配合度,降低不必要的不良事件,改善患者满意度,以达到缓解医患冲突的目的。二是加强对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解答心理和生理的困惑,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治疗。三是规范药物、环境、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高丽伟.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8):181-184.

[2]张金丽.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3):509-511.

[3]李方敏.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0,28(11):174-175.

作者简介:冯建慧,1982-05-24,女,汉族,山西省阳泉市,本科,护师,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045000,从事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心内科风险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