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量之下的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11-18铁铮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高质量

@ 鲁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纪委书记,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第一,树立“大教育观”。高等教育发展不仅是行业的分内之责,更关乎国计民生,如何将量的庞大转化为质的优势,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必须将其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放在国际国内发展的背景中,研判新形势、找准新方位、把握新方向。第二,弘扬“教育自信”。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上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形成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气派”。第三,践行“初心使命”。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征程,高校必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履行好自身职能。更自觉、更紧密地将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联动起来,发挥自身优势、办学传统,因时因地制宜,丰厚内涵、彰显特色、办出水平。

@ 董会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在学总人数达到4,002万人,标志着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一,必须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只有这样,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确保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第二,必须落实好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把“四个意识”落实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自信,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第三,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立德树人初心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高校管理教育全过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类高校得到贯彻落实,使高等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王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

我国的高等教育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立德树人、高质量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其落脚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充分重视基础性研究和能力建设,通过特色规划布局、加大支持力度、健全体制机制等措施,以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作为突破点,实现应用研究的高水平、系统性创新;应紧紧围绕人才的群体和个体发展需求,设定目标、优化结构、构建科学的培养体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大学铸魂育人、立人才之“德”的政治保障;围绕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国家需求是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保障;构建融思政、学科、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于一体的系统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要应对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实现整体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打破本位主义,打造高端人才教育共同体,搭建跨校跨域的培养平台,通过特色资源共享和深度培养合作,实现集群化人才培养模式。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之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质量的内涵。在专业、学科、学术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在质量提升中,必须坚持一个“中心”、做到一个“围绕”、实现四个“服务”。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人民满意度是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人民不满意,高质量也无从谈起;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展开。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高质量建设,实现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高质量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