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设的“培元”与“提质”
2021-11-18铁铮
@ 李永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
教材的核心功能是育人。推进教材建设“培元”,就是要在教材中体现国家意志,同时又赋予其知识和思想精髓,从而发挥其育人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教材紧紧契合新中国发展的新理论、新实践和新气象,为新中国新型正规大学教育的创办奠基;改革开放后,紧跟国际学术前沿,译介海外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腾飞助力;21世纪以来,以建设具有人大特色、学科齐备的高校文科本科教材体系,为提升中国软实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坚实有力支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深度关注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提质”。第一,完善教材编审专家库,储备优秀学者、吸纳一线教师,并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所有教材均由名家大师领衔编写,确保教材充分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第二,紧跟一线教学需要,拓展教材层级和形式,完善配套资源建设,加快教材多媒体融合形式开发。第三,用优质的编辑力量、严格的流程管控来打造精品。
@ 林克勤(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
教材内容的好坏、水平的优劣,不仅直接关涉教育教学的质量、效果,更是深远影响到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合格、强国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重大问题。教材建设的“培元”是推进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根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融入新时代教材建设体系之中,尤其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中华魂、育出栋梁材。教材建设的“提质”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一是教材编写站位要“正”。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课程思政”的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提质工程的实施机制中,切实做到铸魂育人。二是教材编写立意要“新”。始终立足于国际学术的前沿,发掘新问题,解析新现象,制定新方案,突出创新特质,争创一流精品。三是教材编写操作要“实”。在适应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结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者的传授特点,做到针对性、科学性、思想性的统一。
@ 张养志(北京印刷学院校长助理):
做好教材建设的“培元”和“提质”,应该把握几个“性”。一是政治性。教材首先要体现国家意志,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政治性就是立德树人,教材建设需要把相应的知识体系转变为思想观念、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担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育人功能。二是科学性。教材作为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其建设包括教材体系、教材内容、教材形式等内容,要在遵循系统观念的基础上,把握规律性,强调学理性,从研究对象、研究层次、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创新。三是基础性。强化基础理论课教材是教材建設的重点,厚重基础理论,有利于更好地处理学科知识体系与专业知识应用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吸收和采用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利于培育计划的设计、安排和实行。四是开放性。教材建设需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注重教材建设协同,使学者、学校和出版机构形成合力;加强教材推广,以教材为载体,用“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特色教材国际化。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教材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在高等教育新的发展阶段,教材建设在“培元”和“提质”上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与时俱进。教材的编写、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因此要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各项因素。尽量使教材既保持专业特色、学科优势、教学传统,又具有时代感、创新性。教材编写方式要不断创新,采取动态式、行进式等方法。尽量让教材不但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能引领时代前进。二是融合发展。教材的形态应凸显网络时代的特点,适应线下、线上教学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实施纸质教材、数字教材、电子教材等多元化发展,尽量满足新时代教学的需要。要在增强互动性上下功夫,让教材活起来,贴近Z世代大学生。三是技术赋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除了在教材编写人的遴选、编写质量的把关外,还应广泛应用和大力开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让教材的编写、出版、使用都插上新技术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