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传记》课堂实录 广州中学
2021-11-18朱彦斌
朱彦斌
一、项目回顾,课前导入
(学生课前朗读)
师:刚刚我们读的是第二单元写人的文章,仿佛回到了之前我们一起写人物传记的日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首先,看到大屏幕上“涛立组”传记集序,请你们小组派个代表来读一下你们写的这个序。
屏显:“涛立组”传记集序
生1:在伟大的背后,是无数的困难和磨砺,在努力中墨染年华,用尽其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不管是伟大的、平凡的人,都用自己的春秋书写最美的乐章。少时之间,成长之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本最好的书籍,指引着千千万万人成长。
师:你们写的这个序,其实也恰恰揭示了我们写人物传记的意义。我们从九月份开始,读了两本人物传记,一本是《苏东坡传》,一本是《人类群星闪耀时》,,并做了读书笔记。之后我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课文,学习写人的方法并且开始尝试为自己、为家人写小传。接着我们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小组合作为某一个人立传,进行更详细的人物传记写作。我们的同学一起去采访、取材,团结协作,最后把两个环节的作品集合起来,编成了小组的传记集。直至昨晚,所有的小组都已经上交了作品集。这个作品集是不是可以直接出版了呢?
生:不可以。
师:是的,还不可以。收上来的作品集还有不少问题。
二、共改传记,提升技能
师:和之前的小传相比,这个合作写的传记有几个难点。第一,面对陌生人,你们如何认识他、了解他,收集材料?这是非常难的,但是你们跨出了一大步。第二,你们收集了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该怎么用呢?还有,现在我们作品集的文笔还需要润色,思维还需要更加完善、严谨。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环节是,一起来改传记,学会正确选择和运用素材,运用生动、传神的笔法来写人。大屏幕上的是“涛立小组”交上来的第一稿,现在请你们小组讨论,思考一下哪里需要改?怎么改?
屏显:
童年——无忧无虑
余老师在广西桂林长大。儿时的余老师生活得无忧无虑。
在那个年代,一年级的小孩就要学会做饭。那时没有煤气,只有煤炭和普通的锅,要时不时转动锅,以免受热不均匀,会糊掉。但小孩都贪玩,如同小猫钓鱼一般,没过多久就跑去玩了,知道闻到一股糊味,揭开锅盖一看米饭全是黄的,地下变成黑的,很多锅巴。突然有小孩提议说:“听说大葱可以掩藏气味,说不定大人们就闻不出来了!”别的小孩听到后纷纷同意了。但是当大人们回到后,立马就闻到了糊味,马上就知道饭糊了。
有一次,余老师和几个邻居家的小朋友在一起打牌,可邻居家的小弟弟太小了,就把他拒之门外。邻居家的小弟弟一看就自己被冷落,就跑到别处去玩了,结果去到灶台边玩火。当时的楼梯,扶手都是木头,一点就着,那个小弟弟开心地还拍手叫到:“火,火,火!”里面打牌的人跑出来一看,果然着火了,立马大叫:“救命啦,救命啦,着火啦!”这一大喊把楼里的大人们全部惊动了,赶忙跑出来灭火,好不热闹。
这些童年的小插曲都给余老师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乐趣。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后也无限向往。
【问题诊断】
【修改建议】
生2:我们小组认为这段人物描写没有立体地展现出余老师的特点,小作者主要是从余老师与邻居小孩玩耍的过程来展示余老师的人物性格的。但是这里最好有余老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者是其他人的反应,这样可以丰富余老师的人物形象,更好地体现她的性格特点。可以加入一些细节描写。
师:什么细节?
生:例如,写余老师玩火的那一段,可以加上大人的反应和余老师的态度来表现。
师:这一段主要是想体现什么?
生:主要是想体现余老师的活泼。
师:所以这一段应该从大人的反应来体现这个特点是吗?这是他们组的想法,还有吗?
生3:我认为这篇作文的事例和标题没有任何的关系,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我认为这里写余老师把家给烧了,不能体现她童年的无忧无虑。所以我认为,这里的选材选得不好。
师:好,请坐。还是觉得选材不对,没有体现“无忧无虑”这个特点。还有吗?
生4:第二段写孩子们听说饭糊了之后可以用大葱掩盖气味,如果要描写余老师这个人物的话,应该要写一写余老师的心理想法和她的动作,以及大人回来后他们的动作和想法是什么,大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事后余老师是如何反思的,等等,这些他都没有写出来。我们小组认为这里是可以再修改的。
师:嗯,而且这样写会让读者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假如真是余老师亲身经历过的,她应该会告诉你大量的细节,对不对?非常好,请给這个小组热烈的掌声。我们来问问写这篇作文的小组,你们当时是怎么写的,采访内容就是这样的吗?
生5:我感觉采访最大的不足就是问题没有针对性,主要是我们一开始把重点放在排版应该怎么排,想尽快把内容和框架定下来,导致我们小组成员都各干各的,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例如,我的写作任务是写“求学记”,但是我发现他们的采访问题中关于求学的只有一两个问题,导致我没有材料可以用。
师:追溯起来,就是原来在采访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现问题了,没有针对性。那么,如果我们拿到了很多素材,就像大屏幕中所展示的,假如你们要再去采访的话,你们会怎么问?
生5:当老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追问,童年的丰富多彩体现在哪里?
师:是的,可以追问被采访者,童年是怎样丰富多彩的。快乐的童年总是相似的,有些小组写快乐的童年写的很不错。我们来读一读日儿组写关于费老师的文段,一起来读一读。
屏显: 示例一:日儿组《费老师》
他的童年是有趣的,轻松的,不像我们现在,有了电子产品,生活就沉闷了很多,成天到晚就是课外班,挺无趣的。而他的童年就是大多数时间就是玩,很淘气,皮,从小被父母打到大。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过来一个开心的童年,无忧无虑。印象中有很多有趣的童年回忆,最深的还是几个人组成一队,你一块地,我一块地,经常假扮成敌我两方,互相用树枝,小石子打“堡垒战”。甚至是躲猫猫,做家长所不为所知的“坏事”,等等。这些都令他回味无穷。
(生齐读)
师:你们觉得这个文段好在哪里?小作者除了通过游戏来展现童年的有趣外,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生6:他举了两三个句子,例如,假扮敌我两方,玩“堡垒战”、躲猫猫,做家长不知道的事,等等。
师: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效果?
生:可以写出费老师的童年很有趣、很轻松。
师:而且读者会感觉到意犹未尽,让人遐想,这样有趣的事情可能还有很多。从中我们可提炼出写作借鉴点,请做笔记:1.具体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重要事件;2.概述了多个同类或次要事件。
“涛立小组”昨天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修改,有请涛立小组代表分享一下。
生7:我们反思后,发现我们在选材上有错。昨天我们又重新去采访了余老师,了解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比如,他们上山摘野果,去小溪抓鱼,虽然说并没有什么收获,但是这个过程让他们很享受。还有铁皮桶里面的牛奶也是他们感觉很快乐的地方。
师:你觉得自己写得最满意的是哪一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屏显:涛立组二次修改展示
童年·无忧无虑
余老师在广西桂林长大,小时候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
那时,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荡时期。余老师的父母是他们中的一员,被下放到了五七干校。这称不上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那时尚年少懵懂的余老师来说,在那里与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时光却是最美好的回忆。
提到这件事情时,余老师感慨万分,话匣子突然就打开了。那时候,她和朋友们人手一个深绿的军用水壶,扁扁的,却总是装满了乐趣。他们相约去小溪里抓鱼,上山摘野果。每当一条手指粗细的鱼儿,或是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果子出现在手中时,总是能引起同伴们的声声惊呼。这样的玩耍,舒适而惬意。那扁扁的绿水壶,常装着来自晒谷场边铁皮桶里的牛奶。在玩得疲倦之后喝上一口,幸福感顿时满溢而出。
生7:我觉得最满意的部分是详细地把余老师做的事情列出来了。
师:好,请给这个小组一些掌声。其实除了这一段,他们还写了另外一段,我们一起来欣赏。思考一下,他们写得好的因素有哪些?
屏显:涛立组二次修改展示
大人们在花生收获的季节总是忙碌无比,田地里一道道弯腰拔花生的身影之中,又总是会混进一些“调皮鬼”。他們跟在大人后面,将地上随意放置着的花生芽小心翼翼地捡起来,仿佛那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当大人们坐在板凳上择花生时,余老师和她的小伙伴们又会趁他人不注意偷偷拿走两颗。即使花生是生的,也格外的香甜。
那时候的孩子们,拥有最真挚的友情,最真切的快乐。这种纯真、天然的乐趣远远大于我们在网络游戏中所得到的虚荣。余老师郑重地对我们说:“我总感觉现在的孩子缺少真正的快乐,他们总是上一秒大笑着,下一秒又受困于功课之中。”拥有这样一个天真快乐的童年,是余老师自己心中最幸福的事情。
生8:在描写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词语,比如,“乒乓球大小的果子”“一个手指粗的小鱼”。
师:有具体的事件,有真实的细节。总结一下到底要怎样才能写得好,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个评价量表,我们对照一下。首先,表述有条理,思路清晰;第二,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件丰富,至少要有两件;第三,所选的事件能表现人物特点;第四,对人物的特点概括准确。下次我们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对照这个量表来写。
屏显:
在相应的栏目中打“√”,最后总评算出得分7分以上为A+ ; 5-6分为A 达标。低于4分为B不达标,需要修改。
现在对照这个量表来评价他们修改后的作文,你们会给他们多少分?都做到了,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片段存在什么问题。
屏显:会诊病例二:此文段主要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
青年——奋发向上
因为父母都是大学生,所以从小家教比较严格,他们希望余老师将来的生活会比他们更好。余老师在父母的影响下,余老师心无旁路,一心只想着学习、奋斗,考上好大学。那时的学习十分艰苦,比现在的压力要大得多。大学还需要预考,为了预考要付出无数的日日夜夜,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在余老师身上体现出来,采访时她眼中的是开朗和开心。我想,是因为余老师知道这些艰苦的经历是她成功的基础,所以她坚信着“一个艰苦的环境,对与孩子来说是一种磨练,一笔财富。”
生9:我觉得缺少细节描写。
生10:我觉得缺少具体的事例,他没有一两个事例来说明当时确实是这样的情形。
师:刚刚的片段是事例跑偏了,也没有细节描写,而这一部分是连具体的事例都没有。关于具体的事例,其实我们有许多同学做得很好,就如这个写吴老师的。
屏显:分析示例2的优点【课堂任务单中呈现】
当时吴老师是非常向往上学的,每次看见她姐姐出门上学时眼中都是羡慕。总是会去问她姐姐在学校发生什么事?直到她可以去上学时,她总是早早的起床,到教室去,因为大家都还没有到,所以她将带来的早餐吃完后等到天刚开始发白时拿出书开始读。因为学校考虑到学生们还要帮家长干农活,所以早上上学的时间只有六点到九点,然后放学回家干活,到下午两点吃完午饭后回校再读上两个小时的书到四点。虽然上学的时间总是在一眨眼中就过去了,但是吴老师她还是非常珍惜和享受这一段时光。
在二年级的时候,县城有一个奥数班,需要各个学校在校内选择有着优秀数学水平的学生进入。吴老师很幸运地被选中了,因为她年龄小去独自去上课也是比较危险,学校就让她住宿,她也十分争气、努力。甚至,在晚上用自己制作的手电筒在被窝里写题、看书。由于手电筒是由两个电池衔接而成的,非常耗电,也比较危险。但是,吴老师还是没有停止这样做。直到有一次,宿舍阿姨发现她这么做,提醒过后才改正了。
吴老师当时的数学特别的好,总是能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奥数班竞争非常大。每当晚上宿舍要关灯休息时,她总是到外面拿出向老师借的手电筒继续学习。
这样的学习一直持续到了高中,还有两三个月就高考了。她的压力非常大,总是会想到在高考时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虽然高考时这些情况并没有发生。
师:看看举了多少个事例?
生:两个。
师:有两个非常具体的事例。这篇给我们修改的借鉴点就是:有具体且丰富的事件体现人物勤奋进取。但是和刚刚那篇一样,这样够不够?
生:不够,还是缺少细致的描写。
师:老师给大家提供两个维度:对人物正面描写细致,适当的侧面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请大家在这个段话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写。
屏显:
升格练习二:发挥联想和想象扩写此部分:细致描写能表现人物特点的细节。
要求:1.个人写5分钟 ;2.小组推荐展示
吴老师当时的数学特别的好,总是能在班上名列前茅。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奥数班竞争非常大。每当晚上宿舍要关灯休息时,她总是到外面拿出向老师借的手电筒继续学习。
生11:十一点了,老师揉揉酸涩的眼睛,想起床喝杯水,她翻了翻习题册,轻轻地叹息了一声:“还是有很多没有做完,再做一会,做到一半就去睡觉。”终于做完了,已是深夜十二点,旁边的室友早已入睡,整个宿舍只有她轻手轻脚上洗手间的声音,“啪”,手电筒关上了,一切陷入黑暗。
师:怎么样?对照这个量表,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第一个,表述有条理,思路清晰。给多少分?(生:2分)。第二个,她暂时只写了一个事例。(生:1分)第三,有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吗?(生:有,2分)第四,对人物特点的概括准不准?(未概括,0分)细致描写用了几种手法?
生12:她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再思考一下,除了正面描写还有什么?我感觉特别惊讶,她居然能想象到什么?
生13:她写到了手电筒关掉的时候,一切陷入黑暗,说明只有老师一个人学习到很晚,态度很认真。
师:对,说明老师在认真刻苦地学习,点评很到位。
生14:我的这一段和前一位同学的有一点差别,我是直接在此文段后继续写的。“每当要关灯时,她为了不打搅室友,踮着脚走到外面,把向老师借的手电筒放进被子里,走向床,小心翼翼地拿了笔,蒙上被子,在黑暗中与知识相伴,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复习时光。然后,我根据最近的学习加了一条公式。”
师:哦,这是你自己的体验。
生14:对。接著是,“只有这时候,一颗被竞争压迫的心才能真正放下,知识与经验的堆积,令她不再慌张。”
师:请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他的写作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体验。为什么吴老师当时熬夜,这么刻苦地去学习,因为只有这样子才会心安,只有这样子才不会落后。只有勤奋踏实地学习,我们才能够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走在求学的路上。
有些同学还没写完,没关系,现在就是要锻炼你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进行联想和想象。我们来总结一下,要想我们的作品最终能发表,必须要进行打磨。为了增强传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让传记具有可信度和可读性,必须要做到一下几点:(屏幕)
1.用正确、丰富的素材表现人物。
2.具体叙述重点事件,概述其它同类或次要事件来突显人物个性。
3.细致描写关键细节:环境、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或心理描写等来鲜活人物形象。
做到以上几点,我们的笔下的人物才会个性鲜明,事例才会具体生动。
三、诊断写作过程,拟写修改计划
(一)分享项目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与重要细节
师:昨天晚上要求大家按照老师提供给大家的诊断表去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然后拟定修订的计划,整个过程老师有指引,但更重要的是要同学们自己去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节没有做好,导致最后的传记没写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在这个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细节。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可以,都值得我们在修订前好好反思。
在小组讨论之前,老师想邀请这次做得特别好的“睿勤小组”来分享一下。
屏显:
“传记写作过程性策略”自我诊断表
生15:今天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这次活动中的一些经历与感悟。首先,在写传记之前,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第一,要确定采访对象,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孙燕老师,接着要确定采访时间、地点,同时还要写一封邀请信说明来意,征求老师同意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采访之后,要根据采访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计划的不足,适当调整时间的安排。最重要的是在这些素材收集好之后,要落实小组内每一个人的任务,确定每一个部分的交稿期。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不足的地方,我们每个人的时间观念都不是特别的好,很多稿子会拖延,导致后期的一些工作,比如美编方面会有一些欠缺。这是我们小组的分工表,每一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任务,大家各司其职。
生16: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孙老师独到的教学理念,他说:“不做夸死学生的人。”过度的夸赞学生可能会令学生找不到北,迷失自我。千万不要因怕得罪学生而只夸赞他,他也许会因责骂而生气,但这是人要经历的。
生15:当然,我们在这次的活动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例如,时间不够用、信息太杂乱,对传记的概念不清晰以及后期在语言运用上出现了重复的情况等。还有我们采访的问题有些不是太切题,导致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一些资料。这是我们最后传记成果的一个节选,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
师:可以请你们小组来为我们读一下吗?因为这一段是我觉得那么多传记里面可读性最强,最吸引人的。
屏显:
新疆这片地域可是在中国的版图上占了六分之一,广阔无垠,一眼看过去望不到边际,空灵而静谧,她在这样独特的成长环境中变的心胸开阔、平易近人、与世无争、不爱钻牛角尖。新疆四季分明,一年四季皆是美景,“特别是冬季,最美!”每当我们说到她的家乡,孙燕老师总是这样赞叹。冬天的新疆啊有大约五米半高的雪墙,又厚又白,很壮观。那里还有一种独特的景色‘风吹雪,每当我冬天在路上开车时,都能看到路上有着一道道弯弯的、被大风吹到路面的雪薄薄的一层铺在上面,因为风的原因,形状弯弯的,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月牙呢!……可想而知,在那里长大的她是多么快乐,无忧无虑,被大自然熏陶着,被祖国妈妈怀抱着。
(生朗读)
生16:整个活动下来, 我们有很多的收获。我认为一个小组去完成一个任务,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任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去分配,当然也要落实到位。
师:煜窈之前有个反思说:“我什么也没做,我没用。”大家觉得煜窈有没有用?
生17:有,美编。
师:你的参与就是有用的体现,所以以后要多多贡献。
生18:我认为编写一本传记,必须要对你要写的这个人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切身体会到他的感受。
生19:我的收获是在描写一个人物的时候,要加入细节描写来使文章更饱满。
生20:我的感受是在采访过程中,要用心去感受老师所讲的回忆。
生21:我认为这个活动能顺利进行,团结互助,服从安排,以及按时完成任务是团队的核心,用心去做,不怕难、不怕累,结果必然是收获满满且难忘的。而且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能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同时,与能更细致地了解一个人人生中比较有趣和重要的人生经历。
师:这个小组为我们做了活动后进行反思总结的示范:活动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和关键细节?存在哪些不足?有什么收获?再次感谢他们。
卡尔·威特说:“做事情力图做到精益求精是一种美德。”我们班的“争壹组”组长小谭说:“有布置必檢查,有检查必反馈,有反馈必诊断,有诊断必纠正”。后面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序言、后记、腰封的写作,我们拭目以待。
(二)布置作业:对照项目要求,修订并发布成果。
(屏幕)“__________组出品,必属精品。”小组合力,我尽力。对照项目要求,分析初步成果情况,拟写传记集修订方案(可参考之前的《小组编写传记集活动计划》,建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
编写一本传记集
1.设计封面、目录、封底、腰封。拟一个有意思的传记集的名;
2.撰写传记集的序言和后记;
3.每个成员写的小传;
4.小组合作写的传记;
5.随文配图传主的照片。封面或封底背面插入小组讨论、采访过程的照片、记录表、思维导图等图片。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2019年度重点课题“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1200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