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能力: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使命
2021-11-18王蓉
王蓉
摘要:文学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功利性的实用语言训练,而忽视对经典篇目、优秀文化的审美能力培养。围绕审美能力培养这个教学目标,以《普罗米修斯》一课为例,提出了审美能力培养的路径,彰显审美育人价值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能力;文学作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0A-0058-04
自统编教材使用以来,不少名家的经典文学作品入选了教材,如朱自清的《匆匆》、巴金的《鸟的天堂》、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节选)……甚至教材中还有以名家的一组作品为单元的,如六年级上册的“鲁迅单元”。优秀文学作品的选编带给学生的是美的享受,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功利性的实用语言训练,对经典作品中蕴含着的美的因子视而不见,学生审美能力的培養被搁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很显然,这里的“审美情趣”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关联在一起的。文学作品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理应成为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使命。笔者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一课为例,具体谈一谈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深度挖掘文学作品审美价值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经典神话故事,作品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范本。解读时,我们可以从作品主题、文体特征、写作方法等方面深度探究其审美教学价值。
(一)作品的主题价值
《普罗米修斯》一文塑造了英雄普罗米修斯的人物形象,其本身就具备审美价值。他因为不忍心看到人类没有火种的悲惨情景,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盗火。面对火神的劝说,他意志依然坚定,即使身受宙斯的百般折磨,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英雄从未被忘记,他最终被大力士赫拉克勒斯解救,获得了自由。这样的英雄壮举对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指引着他们在人生路上的抉择。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时代需要弘扬这种鲜明的品格,需要培养学生对英雄的敬畏。只有人人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
(二)作品的文体价值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希腊神话故事,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其中的人物塑造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有些人把普罗米修斯定位成一个“人”,是人中之“英雄”,因为他具备了人类英雄的勇敢顽强、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特性;也有人会把他定位成一个神,一个为民造福的神,一个不畏强暴的神,一个勇敢顽强的神。他像孙悟空一样有着超越凡人的本领,他的肝脏被啄食可以不断地生长起来,他能饱受风雨雷电的考验。其实在西方神话故事中,普罗米修斯就是一个人神同形同性的形象。阅读神话,有助于学生探究神话的起源和奥秘,加深对这一文学体裁的了解和认识。
(三)作品的语用价值
苏教版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都选择了《普罗米修斯》一文作为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故事,整个文章的结构分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教学中,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洞察编者选择文本的意图和选编时文题的变化,学生就会对文本中美的感知大打折扣。将选文比对一下,能发现原来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本文的题目为《普罗米修斯盗火》。基于这种发现,以及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研究,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统编版教材在选编,将题目中的“盗火”去掉了呢?
2.“盗”即是“偷”,普罗米修斯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人类造福,这个“盗”用在这里合适吗?
3.文章既然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为什么不把盗火的经过写具体呢?为什么反而将“受罚”作为全文的重点浓墨重彩来写呢?
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聚焦文本语言和内容选择,通过话题式学习让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美、结构美和人物形象的美都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语文教学中,要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精髓,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层,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和反复揣摩,让文本闪烁思想的光芒。
二、审美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
(一)激活审美期待
审美期待是自由的、活跃的、富有生命力的,它伴随着审美想象,不断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最终成为一种阅读内驱力,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对问题深度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阅读中的审美,需要主体超越功利性,摆脱现实的束缚,处于合目的的自由状态。但并非所有的阅读行为都是审美,比如有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始终游离于文本,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意识未被唤醒,没有真正进入审美状态。因此,培养审美能力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审美期待,使其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审美期待,教师可以出示课文句段让学生读一读:“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让学生感受火的来源之神奇,神话想象之丰富,激发他们去了解、探寻的欲望。
(二)珍视审美直觉
有了审美期待赋予的内驱力,当学生带着审美的态度阅读时,文字符号就迅速调动起了全身的感觉器官,直接唤醒声、色、形、味等审美直觉,这些直觉之间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在阅读对话中形成了对文本意象笼统的、瞬间的、直接的感知。审美直觉促成了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感性的直接显现,是展开阅读审美活动的起点,将思维引向深入。
以《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为例,当学生读到“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铁环”“死死地”这两个关键词。“铁环”的物象,冰冷坚硬,学生很熟悉,“死死地”给人一种无法挣脱的感觉。当把这两个词关联起来时,视觉向触觉转移,两者协同运动时,学生的情感参与其中。此时的“铁环”已不仅仅是一块铁器,而是囚禁、束缚普罗米修斯的一个枷锁,它所代表的意象瞬间生成,这也强化了学生对普罗米修斯的同情。
(三)丰富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美感的深层形态,它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并震撼着人的心灵,是个体对生命理想形象的独特的、深刻的、具体清晰的感受和理解。随着审美直觉、审美期待的层层推进,情感会伴随着理性迸发,形成一种自由的、酣畅淋漓的高峰体验,这就是审美体验。
学习《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学生通过审美直觉,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人物形象。如何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普罗米修斯接受惩罚的段落,抓住“既不能……也不能……”“日夜”等词语,激发学生想象:在烈日暴晒下、在冰天雪地里、在狂风暴雨中……普罗米修斯会遭受怎样的痛苦呢?学生想象愈丰富,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就愈显高大。与此同时,借助文中的插图,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锁在悬崖峭壁上的普罗米修斯的动作和神情,借助提示,搭建支架,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普罗米修面对宙斯时,他们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想法(见表1)。
此时,宙斯的凶狠残酷与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普罗米修斯愈悲壮,其不畏强暴、为民造福、勇敢坚强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就愈加丰满、生动起来。学生在审美鉴赏中,主体因精神意志得到舒展、思想得到解放、身心得到自由,获得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高峰体验。
三、审美能力培养的理性认识和思考
审美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一种观照,并从中获得自身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学生泛阅读、浅阅读、假阅读等现象客观存在,阅读有时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并不能带给学生美好的体验。究其根源,是因为 教师忽略了语文课程审美育人的功能,忽视了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精读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一)培养审美能力,指向育人目标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个自省的过程。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美学元素,作者的思想借助鲜活的文字向读者全面展开。当读者以文本为媒介走进作者,并与之进行深度对话时,不仅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和创造,更在作品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不断唤醒自己的人性,不断进行自我对照、自我教育,使个体精神世界不断发展并趋向完美,实现着文本的育人价值。
(二)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因学生在“元认知”方面的差异性,使得文本意义的理解和建构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对审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阅读中伴随着情感体验的持续深入和理性思维的深度参与,文本意义将不断被质疑、被否定、被打破,文本内涵被刷新、文本价值被重构,阅读步入审美创造的至高境界。而审美能力不强的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往往不够,从而导致了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培养审美能力,指引学生追求高品质生活
培养审美能力会使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融合、高度统一。阅读的过程就好似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带给人舒畅愉悦的审美体验。同时,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会激发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阅读的视角也不知不觉地延伸到了广阔的天地之中,从而使學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文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使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教师们立足课堂,激活审美之趣;在文本里,体察细微之变;在思辨中,体悟意义之美。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有高度,学生学习才会有深度,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才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责任编辑:赵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审美阅读视域下语文深度学习研究”(B-a/2018/02/4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蓉,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江苏泰州,225500),泰州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