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021-11-18何生娟
何生娟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主角”是教师,学生是“观众”。学生就像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填鸭式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的主要手段。这样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空洞、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分析原因,主要是它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存在。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轻松、愉悦、理解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细致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教师应多换位思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從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尤其要主动接近那些后进生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投其所好,鼓励其每一次的成功和与众不同。如果“心中喜悦”,势必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充分全面地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宽松、自主、愉悦、合作的氛围,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乐意去思考、探究问题,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张扬个性。
有效的评价能融洽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快乐。学生在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生活特点、兴趣爱好等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发展的进程和轨迹各不相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个性化特征。我们要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实施分层评价,在每个学生已有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目标,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良好师德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显露出较高的艺术和道德修养。学生爱上老师的课,老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会使师生关系得到更好的融合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之间在人格尊严上相互尊重,在权利地位上平等对待,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成为合作伙伴,这既是新一轮课改的要求,又是构建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希望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积极行动起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