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患者肢端肥大症致心力衰竭1例报告

2021-11-18蒋世玖李雯雯严治涛

吉林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肢端垂体瘤生长激素

蒋世玖,申 雁,李雯雯,严治涛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8)

心力衰竭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因由冠心病、高血压引起,但由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继发性心肌损害的报道较少,本例患者为青年患者,临床体征表现为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是由于垂体瘤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导致肢体和器官肥大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几乎所有病程超过10年的肢端肥大症患者都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后者是肢端肥大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80%未经治疗的患者会在60岁之前死于各种心血管疾病[1]。通过本例报道,加强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心力衰竭的认识,提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治水平,并通过临床体征早期筛查肢端肥大症患者,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1岁,以“间断咳嗽半月余,加重伴咯痰1周”为主诉于2020年6月22日入院,患者于2020年5月底受凉后出现刺激性干咳,夜间明显,伴咽干不适,无发热,无呼吸困难,无鼻塞、流涕,无头晕、头疼,无胸闷、胸痛,自行口服阿奇霉素0.2 g,1次/d,后感咳嗽稍有缓解,遂自行停药。于6月15日左右,患者感咳嗽加重,伴咯痰,痰为白色黏痰,量中等,夜间痰量多,自行口服阿奇霉素症状未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于6月20日就诊石河子市当地社区医院完善胸片示两下肺支气管炎,考虑心肌病,建议我院进一步诊治,我院门诊行心脏彩超检查示左房(48 mm)、左心室增大(75 mm),左心室肥厚(室间隔及左室后壁12 mm)、左心功能降低(EF 35%),故以“心肌炎、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收住我科。

入院体检:体温:36.4℃,脉搏:12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40/95 mm Hg(1 mm Hg=0.1333 kPa)。身高:186 cm,体重:118 kg,BMI=34.10 kg/m2,营养良好,自主体位,步入病区,神志清,精神可。全身毛发旺盛,眉弓和颧骨高凸,额骨增生肥大,下颌增大前突,齿间隙增宽,枕骨粗隆突出,发际线增高,头发稀疏(近1年),皮肤色泽正常,无黄染、皮疹及皮下出血。全身多汗。无肝掌、蜘蛛痣及皮下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舌体肥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未触及结节。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对称,胸壁和胸骨无压痛,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显著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 cm,搏动范围正常,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心相对浊音界扩大。心率120次/min,心律齐,心尖部及三尖瓣区均可闻及四音奔马律,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手脚掌骨宽厚,手指、足趾增宽,关节无红肿、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我院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前间壁异常Q波,ST-T改变。心脏彩超示:左房(48 mm)、左室(75 mm)增大,左室肥厚(室间隔及左室后壁 均12 mm),左心功能降低(EF=35%),主动脉瓣二尖瓣少量返流,心包积液。社区胸片:两下肺支气管炎,考虑心肌病。我院门诊肺CT:①双侧胸腔积液;②右肺中叶内侧段,下叶内侧底段,左肺上叶舌段,局限性肺纤维化;③左肺下叶后底段细小钙化灶;④左肺下叶外侧底段见小结节,请随诊;⑤两侧叶间、外侧胸膜增厚;⑥心脏增大,肺动脉增宽,请结合临床专科检查分析;⑦前纵隔区密度欠均匀,建议行增强CT,进一步检查;⑧上腔静脉及头臂干间隙低密度灶,考虑纵隔囊肿、心包上隐窝结构。动态血压提示:平均血压113/64 mm Hg,最高收缩压135 mm Hg,最高舒张压87 mm Hg,最低收缩压87 mm Hg,最低舒张压 45 mm Hg昼夜血压节律异常 (非杓型)。甲状旁腺彩超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彩超是甲状腺双侧叶内异常回声(TI-RADS分类 2~3类)。双侧肾上腺、肾脏CT:双侧肾脏及肾上腺CT平扫未见确切异常。副脾。睡眠呼吸监测提示:单纯鼾症。

实验室检查结果:NT-BNP 6月22日1300 pg/ml,经治疗后6月30日375 pg/ml,皮质醇节律:8点皮质醇水平:350 nmol/L,16点皮质醇水平:192.9 nmol/L,24点皮质醇水平:40.98 nmol/L,生长激素:34.94 ng/ml,促黄体生成素:2.72 IU/L,促卵泡生成素:2.43IU/L,孕酮:0.28 nmol/L,睾酮:3.97 nmol/L,雌二醇:108.5 pmol/L,泌乳素:610.2 mIU/L。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777 ng/m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39.63 pg/ml。

2020年6月29日垂体核磁提示:垂体高约12 mm,边缘圆隆,其内:前下缘区局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灶、宽约14 mm,上下径约9 mm,前后径约9 mm左右,边缘较清。增强扫描垂体柄边缘稍饱满、内强化信号较均匀,两侧鞍旁区结构较清。见图1。

图1 垂体核磁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诊断:①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②肢端肥大症;③垂体瘤;④肺部感染。入院后给予头孢曲松抗感染;呋噻米、螺内酯间断口服利尿;沙库巴曲缬沙坦(诺欣妥)25 mg,2次/d,卡维地洛10 mg,2次/d抑制心肌重构;辅酶Q10营养心肌对症处理。经治疗后患者心衰症状改善,择期行蝶鞍内垂体瘤切除术。

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2 讨论

肢端肥大性心脏病与垂体瘤过量分泌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密切相关。持续增高的生长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的生长激素受体,从一方面提高心肌成纤维细胞对细胞内钙离子的敏感性;从另一方面增加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增大心肌细胞的体积,促进心肌肥厚。同时伴有心肌细胞局灶性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间质的胶原沉淀及纤维化,最终引起心腔扩大[2]。此外生长激素通过刺激肝脏过量分泌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本质是单链多肽,由7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属于结构高度相似的胰岛素家族。其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心源性激素,它通过自分泌或者旁分泌的方式在组织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IGF-1与多种心脏疾病有关,其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治疗,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梗死后心肌细胞生长以及左心室重构的关系倍受关注[3]。

肢端肥大性心肌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吸烟,载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水平升高,这些都会加速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改变,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4]。

本病例报道患者为一21岁青年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体貌特征符合肢端肥大症表现,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左室增大,左心室肥厚,射血分数降低(EF35%),NT-BNP1300 pg/ml,诊断心力衰竭明确,且符合肢端肥大症累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特点,患者垂体核磁提示垂体瘤征象,生长激素水平升高,符合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诊断。追溯患者病史,患者小学期间身材高大,身高达175 cm,体重75 kg,超出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符合疾病发作特点,从而提示我们需早期筛查肢端肥大症患者,根据筛选患者的典型面貌、身高、肢体肥大、内脏器官增大、内分泌紊乱等特征以及早期的影像学报告,对于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常常因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使死亡率增加2~3倍。治疗此类生长激素分泌型肿瘤的关键在于:①要解决占位性疾病引起的症状,如头痛、视力改变等;②要将GH和IGF-1的分泌水平转为正常,尽可能保留腺垂体的功能。具体指标为血清IGF-1降至正常,血GH经葡萄糖负荷后可转为正常(<10 μg/L甚至<5 μg/L)。治疗措施主要有三种:①手术治疗:常作为首选。经蝶鞍显微手术切除肿瘤作为首选,蝶鞍内微腺瘤(<10 mm)最适合手术切除;②药物疗法:奥曲肽属于生长抑素类似物,可降低血浆GH、IGF-1的水平。溴隐亭属于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降低血GH,IGF-1和PRL分泌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GH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可抑制受体构象变化,从而阻断GH信号传导,减少IGF-1的产生,改善临床症状;③放射治疗:可作为术后残余肿瘤的辅助治疗。

本病例报道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手术难度增加,手术风险加剧,且患者垂体腺瘤大小为9*9*14 mm(>10 mm),手术治愈率降低,可选用药物治疗,抑制GH分泌,隔期复查激素分泌水平,并积极纠正心力衰竭,为手术争取时机。若心功能仍偏低,可行心室辅助装置,为围手术期提供保障,术后若存在肿瘤残留,可行放射治疗。总之,为了达到满意的治疗,常需要联合多种治疗途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肢端垂体瘤生长激素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肢端肥大症与高血压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