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神经康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18黎柳章杨细妹卢鹏妃马少建
黎柳章,杨细妹,卢鹏妃,马少建
(东莞市长安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东莞,523800)
神经科患者病情较重,且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病死率及致残率,故需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准确的病情评估,进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1]。当前护理人员对神经科患者的相关干预主要是遵从医嘱被动执行,且主要是依靠主观临床经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缺乏客观判断依据,故极易造成潜存危重症患者误诊或漏诊,并导致病情加剧,增加疾病良好转归难度[2]。因此,急需一种可准确评估神经科患者病情程度的操作简单、便捷的方式。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为评估潜存危重症患者病情的重要方式,具有不受硬件措施限制、精确度高、简单易行、通俗易懂等优势[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康复患者100例,分组探讨MEWS评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神经康复患者10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1~79岁,平均(65.06±5.11)岁;疾病类型:脑供血不足13例,脑出血18例,脑梗死1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0~79岁,平均(64.81±5.03)岁;疾病类型:脑供血不足11例,脑出血20例,脑梗死19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标准:①年龄<80岁;②排除脑动脉炎者;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④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肾肝等脏器器质性病变者;②存在言语沟通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理解能力障碍者。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依据常规排班情况进行护理工作的分配,并由科室护士长参照科室床位数目与患者人数平均分配各组护理人员与工作量,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平均分配护理工作。研究组依据MEWS评分系统开展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依据MEW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详见表1,观察患者病情情况,详细做好相关登记。具体流程如下:患者入院时、病情发生改变时、ICU患者转至病房时必须依据MEW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若评分处于0~3分,则护理人员仅需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依据规定时间间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若MEWS单项评分为3分或总评分≥4分,则将该患者列为重点干预对象,由护理人员立即告知值班医师,并协助值班医师于30 min对患者进行系统性评估,商定对应处理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加剧;若MEWS评分为6~7分,则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进行紧急处理,提升监护级别;若MEWS评分≥8分,则表明患者存在较高危险性,需进行紧急抢救,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尽快转运至监护病房;评估频率具体为:若MEWS评分总分值≥4分或单项评分>2分,则每班护理人员评估1次,直至MEWS评分总分值<4分或单项评分<2分后停止评估。
表1 MEWS评分标准
1.3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评分、预后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依据NIHSS量表评估:重度损伤31~45分,中度损伤16~30分,轻度损伤0~15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预后评分依据GOS量表评估,分值范围为0~1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越清醒、预后越好;日常生活能力依据BI指数量表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分,0分表明所有日常生活均需他人照护、无独立能力、功能极差,100分表示可以上下楼、能至少行走一个街区、洗澡、床椅转移、穿衣、进食,可控制大便及小便,日常生活功能良好,无需他人照护,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4]。②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护理风险、护患纠纷、并发症。③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统计问卷,评估护理质量、态度,共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不足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GOS、BI、NIHS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GOS、BI、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OS、BI、NIHSS分值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GOS、BI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OS、BI、NIHS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护理风险、护患纠纷、并发症发生率(4.00%、4.00%、6.00%)低于对照组(20.00%、24.00%、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MEWS评分系统是一种以意识、体温、呼吸、心率、收缩压5个参数作基本评估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的病情快速评估系统,由于其无需高精仪器及复杂的操作、不受护理人员主观工作经验及硬件设施等条件约束、可于较短时间内将患者病情依据危重程度进行区分,且具有较强可重复操作性,故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5]。此外,护理人员可通过客观的参数值向医师传达患者当前病情,而非依据主观经验盲目引导医师评估患者病情状况。同时,神经科患者受占位效应、颅内高压等因素影响,可更敏感的影响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改变,以此精准反映患者病情,故MEWS评分系统在神经康复患者中具有适用性及可行性[6]。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GOS、BI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护患纠纷、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在护理干预中应用MEWS评分系统,可更有效改善神经康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促使疾病良好转归,且利于加深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主要是因护理人员依据MESW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可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利于护理人员和家属有效、准确的沟通当前状况及潜存风险,并参照不同分值由不同级别医师采取对应处理措施[7]。同时,MEWS评分系统虽可准确评估病情程度,但缺乏影像学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无法全面反映生理病理信息,对病情细微改变分辨能力存在欠缺,故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能力极为重要,而护理人员可参照MEWS评分系统总分值高低,及早发现潜在危重症患者,依据不同评分安排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及病情监测,即分值越高则表明潜在病情越严重,需安排层级较高、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密切监测病情,预见性发现病情改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8]。此外,通过MEWS评分系统,护理人员对神经康复患者病情判断自经验性评估转向客观性评估,可调度其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且能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实施护理干预能力、病情判断能力,通过准确评估病情积极采取对应处理措施,精准汇报病情,从而为医护间有效沟通患者病情提供客观依据。
综上所述,神经康复患者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预后改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