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数学等比数列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18毛培娜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驱动中职过程

毛培娜

(河北省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河北 高碑店 074000)

引言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较高中学生较弱,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融入,目前其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任务驱动教学内容能够通过设定相关的教学任务,在理解数学问题内涵与任务内容之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实现任务布置应用。这是对于数学知识的一种新的掌握,也是面对数学课堂的教学建设模式。从中职学校出发,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是目前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等比数列课堂上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等比数列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1.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应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任务调整,并及时由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决定了当前数学课堂的教学差别点,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基于情景、任务、暗线三个因素。是为了完成任务所设置的某一环境,也可以被称作为某种实践活动。任务则是某一理论或者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对于课本上任务的一种总结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课堂上能够有效的结合学生的实际作出发展,这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做到了学以致用。针对任务驱动法教学内容,对于中职学生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做到适时调整。按照当前等比数列课程的差异点进行分析,在任务驱动课堂打造过程中,做到等比数列知识实时分析,并完成中职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有效认识。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数学等比数列中的应用

2.1 循序渐进,创建数学教学任务。对于等比数列小学而言,教师在中职课堂上要进跟学生的学习实际,以任务驱动方式做好循序渐进。创设相应的教学任务,在实例分析过程之中,由模型教学去引发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模型模拟训练,将问题与实际生活做出联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在遵循学生差异化教学过程之中,由任务的引导方式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任务设置的水平层次。按照学生的表现状况,对其做出分析,最终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突破。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为使得其课堂变得更具趣味性。教师在等比数列课堂的开端便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明的父母为了方便上网查询资料,买了一台电脑。这台电脑的原始价格为一万元,卖电脑时,电脑商城的售货员提供了四种电脑的售卖模式。第一种为一次性付清,第二种为分三次付清,第三种为分六次付清,在一年之内,每隔两个月还一次款。第四种则分12次付清,每个月还一定的款,其中,月利率按照1%计算。针对此问题,教师可要求学生对问题作出分类讨论,并针对第三种方案为例,让学生先预习等比数列相关课程知识,随后由等比数列知识总结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购买一件商品的价格是m元,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要求购买者在n个月内付清,那么其中每个月的利率为x,根据上述信息给出算式:x=a(1+p)n[(1+p)n/a-1]/(1+p)n-1围绕这一例题的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分析。由创设的情景,在任务的循序渐进过程之中,帮助学生了解等比数列知识解决过程。当带着问题对其进行解答时,学生能够由任务转换为知识点,这时原本枯燥的课堂也变得生气十足。在教学过程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被教师激发,这也更能够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2.2 层层深入,做好举一反三。层层深入,做好举一反三。面对数列知识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面对数学知识的引导特点,层层深入,做好数学课程教学拓展。教师在设定教学任务时,要注重其层次性。保证中职课堂上每一位小组都能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不因为任务的难度,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任何的失误。同时在教学内容环节对其进行思考,随着问题的深入研究,由特定的情景去做出问题展开教学。并对于学习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强化任务引导,加强学生在下一阶段对于等比数列知识点的掌握以及认识。

例如在教学“前n项和”这一知识点时,在教学过程之中,针对等比数列知识点特性,为将其与等差数列相比出来。前n项和推导教学中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等差等比数列求和,二是运用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并项求和等方法求和的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问题。在等差等比求和公式推导教学中,注意问题的设置,遵循数学问题提出的内在逻辑。最好是教师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下学生自主推导探究、自主总结,尤其是多种方法推导对比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对于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的还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做到精讲精练,不同题型间的对比联系,让学生在实战中不混淆,不滥用方法。对于前项和的知识总结环节而言,教师可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明确分组。例如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要求学生搞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相和的差异点,建立知识图谱,对其作出理解,并做好学习应用。中等成绩的学生只要求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前项和的算式。学习成绩不好的,都能够做到公式的运算不出错。

2.3 创设情景,加强学生思考。创设相关的学习情景,加强学生的思考。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从生活中走向教学,从教学中走向社会,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创定过程之中,结合课本与实际做出展开。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主代入角色。通过自身角色代入,做到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入分析。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课程时,对于中职课程的教学而言,考虑到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本节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其与生活知识的串联。所以教师更多的应该考虑到学生在此时的表现状况,在导入情景过程之中,向学生进行如下的描述:假如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在商场里相遇,日本人说我住的房子很宽敞,但是我需要半辈子为他付款。中国人说我住的是老房子,但是一家人住在一起。随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两个人的消费观念一样吗?他们的消费观念存在着哪些的不同?顺势引出分期付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贷款消费、分期付款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会选择了一种付款式,借此引出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分期贷款购房与直接购房的差别。了解等比数列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特性。由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导中职学生进行思考,并为下一步的教学直接奠基。

2.4 合作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应用。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中职班级课程组织过程之中,教师可对于班级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以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模式作为课堂构成的核心,在分组课程教学研讨过程中,针对每一小组不知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自主探究,并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倡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在分组合作完毕之后,并不告诉学生直接的问题解决方法。而是告诉学生相关的解题步骤,由这一过程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做好任务应用。

2.5 比较教学,了解等比数列差异。数学问题提出的逻辑体现在,数学问题是从数的方面或形的方面提出的;它的提出既是自然的、合理的,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它源于数学内部矛盾或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弄清楚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与内在逻辑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知识的本质,也有助于学生学会数学地发现和提出问题。针对比较教学模式,它涵盖到等比数列课程教学的各阶段过程之中。针对比较课堂打开,对于等比数列的教学过程而言,更应该做到层层深入,以此类推。

例如在教学通项公式时,为让学生将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知识做到类比分析。在课堂上可由如下的话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累加法得到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请同学们结合这样一种思想和退场方式,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在教师的引导反思过程之中,学生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这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有着明显的差别性。在等比数列知识探索过程之中,教师接下来可顺势验证学生的猜想,让学生针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做出思考。了解等比数列知识的通向解答形式。这样的问题思考过程极具逻辑性、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之中,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也做到了中职学生数学素养的突破。

结语

教师在教学学生时,应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应用在等比数列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在导学环节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更是要在后续的循序渐进、比较分组等等环节做到类推。进一步激活中职数学课堂活力,认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的任务。以任务作为核心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设定任务,寻找目标,做出可操作思考。进而完成任务驱动法的真正目标,在中职课堂上实现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突破。

猜你喜欢

驱动中职过程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