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17魏丹丹潘美蓉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实验班英语词汇导图

魏丹丹 潘美蓉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8)

1.提出问题

小学英语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启蒙、基础的重要作用。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词汇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块,是英语学习的奠基石。虽然新课改推行已有20多个年头,但大多数的英语课堂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多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单词的发音不标准,单词在拼写中的错误,单词的中英文意思混乱等等问题,而最容易让人忽略的问题却是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单词,却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复习,单词的遗忘速度过快,且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提取,导致学过的单词遗忘率过高[1]。

20世纪60年代托尼布赞发明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充分发挥左右脑的功能,把头脑中零散的信息整理加工成有逻辑的信息,并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有逻辑、易于记忆的知识网络[2]。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整理所学词汇,形成英语词汇网络,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复习和提取单词;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扩大英语词汇的网络,提高英语词汇复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3]。

本文将采用实验研究法探究思维导图能否帮助小学生整理与归纳英语单词,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背诵英语单词的兴趣等几方面的问题。

2.实验设计

2.1 实验背景。实验选在笔者任教的一所私立外国语学校的小学部进行。该校采用的教材为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点,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该校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高,英语教学效果好,在该市具有一定的学科带头作用,故本次实验有一定的代表作用。外研社教材的特点为贴近生活,故事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每册分为十个模块,每册单词量为100+;但是单词并不是按照主题出现,而是按照故事情境的需要出现,单词分类稍显凌乱。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英语单词听写大赛,每次听写50个单词,年级听写均分在80+分,说明学生对该学期的单词掌握情况良好;但是学生在回忆起除本学期学过的单词时却很困难,说明出现了遗忘现象。

2.2 实验对象。基于上述现象,笔者对三、四、五年级做了数据收集,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写出学过的食物英文单词。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在实验的前期准备部分将详细叙述),发现三、四、五年级同学掌握的知识量不同,但默写的平均单词量差距相差不大。在遗忘率如此高的情况下,三年级同学的抽象思维水平并不如高年级同学发育完善,若该实验、对三年级同学有效,那对于思维能力更完善的高年级同学更加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原因,笔者选择采用三年级的同学作为进一步的实验对象。

3.实验过程

3.1 实验的前期准备。在实验开始前,笔者在三、四、五年级各选择水平相同的两个班进行十分钟的食物主题单词默写的测试。根据所测情况选择实验年级,再从实验年级中挑选水平相同的两个班级,并对实验班进行前期的问卷调查。

从一年级开始,三、四、五年级所学过的食物单词数量分别为:26、33、43个。而三、四、五年级学生实际能够写出的单词平均数量分别为5.33,5.91,7.34。由所学单词和实际默写单词对比可知,各年级学生均出现了大量的遗忘,且所学的知识量越多,遗忘率越大。由各年级实际默写的数量差距对比可知,虽然学生所学的知识量不同,默写结果并没有拉开巨大差距。故依据本次的前测结果,笔者选用三年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3.2 实验的实施。本实验使用外研社出版的《新标准》(一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在实验之前对三年级1班和2班进行测试,且两个班级由同一位英语教师任教,确定两个班默写词汇的数量是否有明显差距,能否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测试。之后,对实验班进行前期问卷调查,调查实验班对英语词汇学习的态度及记忆单词的方式和困惑。在实验中,对照班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复习;实验班进行思维导图的介绍和进行食物单词头脑风暴,并动手绘制关于食物的思维导图。在实验后,将对两个班级再次进行测试及数据收集、进行二次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在实验班上课的课堂流程如下:

Step1笔者先是向学生介绍了思维导图产生的年代、特点和作用。

Step2并简单介绍了其类型和具体的用法。

Step3引导学生对食物类英文单词进行头脑风暴,引出fruit/drink/vegetable等一级词汇,然后将同学所能说出的单词板书分类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对其归类。

Step4在黑板上随堂生成思维导图。并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电子工具,展示笔者用WPS脑图软件制作的导图和其他同学手绘导图的照片。

Step5给学生发放白纸,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绘制策略,教师指导。

图1 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4.数据收集

4.1 单词测试数据收集。在实验开始前对三、四、五年级的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进行测试,测试时间为10分钟,测试内容为写出所学的词汇单词。本研究对词汇成绩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用SPSS for windows软件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4.2 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前期问卷调查在4月8日的大课间进行,问卷调查时间为5分钟。发放问卷39份,回收问卷39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9份。

后期的问卷调查在4月15日午休前进行,用时5分钟,发放问卷39份,回收问卷39份,有效问卷100%。两次问卷均由笔者监督。

4.3 访谈调查数据收集。在实验后,笔者在对实验班的三位同学进行访谈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在学习思维导图之后对英语词汇记忆的效果及态度。

5.分析与讨论

5.1 实验班和控制班成绩结果与分析。

5.1.1 前测与后测成绩对比分析。笔者对前测和后测的数据结果分析如下:实验前,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5.04,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5.62。两个班的平均分相差0.58,P值>0.01,说明两个班有稍微的差距。实验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10.76,而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8.07。两个班的后测成绩都有提高,且有明显的差距,说明思维导图在复习单词时有效果。

5.1.2 调查问卷结果和数据分析。在实验开始前,笔者对实验班的39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以下笔者将对这39份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问题1:你喜欢英语这门科目吗?你认为背单词难吗?

该班学生有69%的同学都喜欢英语。但只有13%的同学觉得背单词简单。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同学都比较喜欢英语,但是87%的同学觉得背单词有难度。

问题2:你平时按照什么方法背单词?

51%的同学是按照反复背字母即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单词,41%的同学会按照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自然拼读方法进行记忆(该校英语课堂会融入自然拼读的教学方法),只有8%的同学会在记忆单词过程中会联想起以前学过的单词进行记忆。

问题3:你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吗?

该班学生只有2个同学使用过思维导图,31%的同学听说过思维导图但没有使用过,64%的同学从来没有听说过思维导图。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使用过思维导图,故笔者对此进行更深一步的调查。

问题4:你会把学过单词归纳汇总吗

英语单词的记忆是一个难题,97%的同学不会把学过的单词进行归纳汇总,以至于学习了很多单词,但大多数都没有进行归纳汇总,导致学过的单词大量的遗忘且不能有效提取。

5.2 实验后期的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在实验后期,笔者再一次对实验班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些题目和前期题目相同,在此笔者将综合进行比较,旨在分析使用思维导图后学生的记忆策略是否发生变化以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问题1:你是否喜欢思维导图?

问题2:在英语课上用思维导图复习单词,你是否更加积极的思考?

问题3:使用思维导图后,你是否对英语更加感兴趣?

数据表明85%学生喜欢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的环节,61%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26%觉得和以前差不多,13%的同学觉得不确定。在使用思维导图后,56%的同学表示对英语学习更加感兴趣,意识到还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的工具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而36%的同学觉得和以前差不多。思维导图边写边画的过程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能够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方法。

问题4:你会把新旧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吗?

问题5:使用思维导图后,你会把以前学过的单词进行归纳汇总吗?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23名同学会把新旧词汇放在一起联想记忆,12名同学会偶尔进行新旧联想记忆,说明学生在学习思维导图后联想记忆的意识提高。学完思维导图后,学生可以把相关主题的旧单词绘制成网络,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把它加入到原有的思维导图当中。在学习思维导图工具后,有19名同学会对学习过用英语词汇进行归纳汇总,16名同学偶尔进行归纳汇总,说明思维导图工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

问题6:应用思维导图后,你能够更快的想到同类的单词吗?

问题7:应用思维导图后,你头脑中呈现的单词更多了吗?

74%的同学在应用思维导图后在头脑中更快的呈现单词,77%的同学能够在头脑中更多的呈现同类单词,说明应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形成单词网络,能够更快的提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问题8:你认为用传统的方式还是思维导图的方式背单词效率更高?

79%的同学认为思维导图的方式复习单词会更加高效,18%的同学更加喜欢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复习单词,而只有1个同学认为无所谓,说明大部分的同学都更加认可思维导图的复习方式。

5.3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在问卷调查结束后,笔者在实验班抽选了三个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目的是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学生对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复习中的态度。以下是三位同学的学习状态简介。

同学1成绩很好,积极性高,父母的学历水平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高。

同学2成绩为中等水平,能够完成老师的作业,但不会主动的深入学习。

同学3成绩落后,平时听写单词对他来说非常困难,对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很弱。

问题一:你更喜欢用原来的方式复习英语单词还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复习?为什么?

同学1:喜欢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复习,因为可以把单词分类,大脑会更快的运作,可以想到更多的单词。思维导图的方式更加丰富,不枯燥,我在写的过程中,会写一个单词记一个单词,还可以画画。

同学2:我喜欢用原来的方式记忆单词,因为思维导图比之前的方式更麻烦,要画画,要花好多时间。

同学3: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复习单词,因为思维导图比很多单词看上去更好看。

问题二:你认为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你记忆更多单词吗?为什么

同学1:可以。因为我可以把学过的单词分类,把学过的单词画成导图,然后拿着导图去记忆。在学了新单词的时候把它加进原来的网中去。

同学2:可以吧,但是我不想用。因为画这个要好多时间,我不喜欢画画。

同学3:不清楚。我觉得听写单词好难。(师:你用之前的方法能够听写出几个单词?)有时候能对1-2个。

3.结论及建议

通过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中低年龄段进行实验,我们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帮助学生有效的复习单词。具体的结果如下:

(1)实验班在前测时的得分由5.04到使用思维导图后的10.76,默写的词汇数量有明显的提升,说明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问卷中的结果表示,使用思维导图后,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从一个单词联想到更多的单词,在头脑中再现更多的单词,说明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大部分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思维童趣化,在单词旁边加上自己喜欢的图画可以增强对单词形和义的掌握。

(2)面对不同的学生,思维导图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不能盲目的一概而论。对于本身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学生,可以把思维导图的用途延申到其他领域,让思维导图辅助他们更深入的思考。对于成绩中等或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升使用思维导图的频率,一是让他们认识到思维导图能够为他们的学习带来好处,二是减少因为复杂或不会画画而带来的思想压力,并教授他们使用思维导图的基本功能——理清思路,辅助他们学习。

(3)在教学层面,教师应该正视学生遗忘率过高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低龄段的学生很难主动的进行知识整理与归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所学单词或知识,明确整体和归纳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且教授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的进行归纳和整理。

猜你喜欢

实验班英语词汇导图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移动学习视角下初中英语词汇习得分析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