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作文评改方式的几点探索

2021-11-17李秀芬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评改探索

李秀芬

摘要: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近几年,许多教师都在尝试通过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使学生参与习作的评改,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本文从评改过程中探索领悟,让作文评改落到实处,激发学生评改兴趣,掌握作文评改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评改;探索;方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33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小学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目前,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的现代教育已经为作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此,笔者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评改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总结自己给学生改作文所得到的深刻体会:“教师给学生改作文完全是‘徒劳无功’”。教师评改学生作文,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叶老再三强调“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而教师,则研究怎样去引导和点拨。文章写完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去阅读、修改,让学生互读、互改、互相欣赏。作文评改能力应该是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必须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改”,变“学生作文一交了事”为“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训练的全过程。”例如我的一个学生写“爸爸烟瘾大”的片段:“爸爸烟瘾又上来了,显得十分难受的样子,过了一会儿,爸爸说要上厕所,到外面去了。可好长时间也没回来,妈妈让我去看看。我刚出门,就看见爸爸正在抽烟。”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此段没有写出爸爸难受的表情、动作,对爸爸抽烟的情形也写得太笼统、欠具体。但怎样才能写生动、具体呢?大家却说不上来,于是我适时加入讨论,建议他们联系平时所见所闻,说说烟瘾上来时难受的表现动作是怎样的?有的说:爸爸不断地用手摸鼻子,不时地抿着嘴,喉咙也跟着动起来了,分明在咽口水呢;有的说:他把双手拢到嘴边,咳嗽了好几声,连眼泪似乎都要咳出来了;有的说……我建议大家把刚才说得好的地方加进去,经过大家的修改,爸爸戒烟难受的样子和偷偷抽烟又被发现的窘态跃然纸上。在互改、互相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注意力特别集中,都在认真地品味着同伴的作品,希望能从中找出不足的地方和精彩的内容。互改时,学生有的时而露出笑容,有的时而眉头紧皱,有的时而频频点头……在这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欣赏了他人的作品,也看到了他人作文中的优点,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二、让师生在情感中交流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作为学生,他们最渴望,最幸福的事就是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识,因此,习作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甄别优劣,而在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和精彩处,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和鼓舞学生,让赏识和赞美给学生送去欢乐,滋生兴趣,增强信心。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也蕴涵着学生丰富的情感。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从小学生的视角去观察、去分析,这样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

三、让学生在鼓励中习作

讲评作文时从细小处着手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期待来讲评作文,让优秀作文的作者谈构思过程,让朗读有特长的学生来诵读,让同学们围绕作文训练、主题来评价优劣,让创作者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等等。这样既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不辞辛苦,从茫茫戈壁沙滩上披沙拣金,把语言的矿石挑选出来,让同学们欣赏。一般来说,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是较多的,但只要教师把握好讲评的尺度,真正把讲评作为学生作文的一个延续,使学生感到每次作文都有收获,有趣味,对作文由厌到爱,由被动到主动,再加之不懈的努力,相信他们的作文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的。这学期春季刚开学,我让学生以《看烟火》为题目进行习作。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报喜鹊导弹‘哧’的一声,一个幽蓝色的物体射向了天空,‘丝’——烟花像五彩的群星,又像是流星雨,慢慢地洒落下来,接着其它烟花也都纷纷点燃,颜色各异,千奇百怪。有的像一条巨龙飞向天空,有的似一只只蝴蝶张开翅膀……”在批语中我鼓励她说:“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看来在写作方面你有独到的天赋,当然也与你广泛阅读涉猎,勤于观察分不开,老师希望你能坚持下去,进一步夯实文学基础,多写文章,写更好的文章。”这样,学生品尝到得是一种成功的喜悦,得到的是一种评改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习作的欲望。

四、让习作评价因人而异

人是有差异的,因此,评价的尺度要有弹性,评价的指标要有差异,评价的语言要有迥异,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一次,我在浏览全班习作时发现了一篇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的习作——《告别零分》,这是一个习作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写的。教师就把它作為典型在全班进行指导性评改,发动全班给这篇文章加标点,经过大家的献计献策。一篇美文诞生了。“零分,我的好朋友,你正在慢慢向我靠进。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个无用的人?我是人,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透过文面,我看到了该生的觉醒、变化、进步,我的内心为之感动,于是便写下了如下评语:“小文同学,看得出来,你是用你手写了你心啊!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你永远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令人感动的是你已经深深懂得了一滴浊水足以使整杯清水变浑的道理。”看着自己的“废品”被教师及同学变成“珍品”,小作者心中充满了习作的快乐,激发了习作的兴趣。当然,强调作文批语以鼓励为主,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批,关键指出缺点和不足时,老师应视其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或直露严厉,或委婉含蓄。不要全盘否定,切忌含沙射影,讽刺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导致对作文产生畏惧和厌学情绪。

总之,习作评改是一门艺术,是习作指导的延伸,“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通过习作的评改活动,可以引导学生领悟习作的方法和精髓,评出学生习作的兴趣,评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评出学生对习作的向往之情。让我们给学生以关爱和温馨,用自己火一般的激情,生花的妙笔来点燃孩子们头脑中的智慧之光和思想火花吧!

猜你喜欢

评改探索
作文要厚积薄发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试论作文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