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2021-11-17吴弘立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应用小学数学

吴弘立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都是以打基础为主,而数学这门学科,它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非常强。首先,它有一些概念需要学生深入的理解,由此去进行记忆,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其次,这门学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所以,在小学数学阶段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之间自主互助与合作探究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002

在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当中,有效地运用自主互助以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以学生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新角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更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篇文章就是针对在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具体如下:

一、小学数学应用自主互助与合作模式的意义

1.有效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应用自主互助与合作模式,是有效践行新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果课堂上只是单一的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学生也会以重视课本为基本理念,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局限在课本的范围之内,而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研究、自主探索,这样的学习才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做到有意义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应用自主互助与合作模式的策略

1.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再把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用在如今的社会当中,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們自己动手操作由此得来的知识,往往比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也能够让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以更加从容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学习。

例如,老师在讲到四年级下册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这一课的时候,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逻辑概念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以就需要借助老师的引导,加之以学生的亲手动手操作,才能够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解。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为学生找到一些相关的教学道具,然后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进行平移,让学生仔细观察平移前和平移后的图形特点,然后进行总结概括。当然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操作也是如此,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这三个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也能够让学生操作的过程当中加深对于这种图形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主观意识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2.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其能力有限,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仅仅通过个人的努力,往往不能够达到某种水平上的解决问题,但是如果能够把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加以发挥,规避每个人的不足,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就会把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最大程度。与此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往往大于自己的力量,小组的合作会带来更大的价值,挖掘更大的潜能。

例如,老师在讲到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策略的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本上罗列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老师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思考他们的解决方式是否已经完整,已经完善到最大化,而当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策略并不完美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然后形成“头脑风暴”,以所有人的观点整合出来的新观点为例,在全班内进行分享交流。老师通过对比自己的力量和小组合作的力量这样的方式,来告诉他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课程上,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团队的巨大力量,也能够让他们从小就培养一种合作意识,这对他们的将来会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3.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理论的知识非常多,但其实与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当中随处可以看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例子,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深刻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让他们认为学习并不是只是为了考试,而是能够在生活中得以应用,能够拿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来运用到生活当中解决自己面对的困难以及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性的。

例如,老师在讲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这一课的时候,首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清楚如何进行运算,让学生能够基本理解运算规律和运算方式,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学习,而做到简单的一运算。然后再学习完这些之后,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情境,假如学生来到超市需要买整个班的学习用具,一个班的学生有40个人,买一套学习文具是12块钱,那么学生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把小学生处在这样的情境当中,让他们思考自己应该拿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如果思考遇到困难,可以小组内进行合作,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之后得出结论:如果只是简单地40个12相加的话,那么运算起来非常困难,但如果可以运用到今天课上所学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让他们清楚地明白,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只是单纯的学会运算公式即可,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运算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让他们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由此才能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师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碰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让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同时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文娟.小学数学“自主互助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15)111+113.

[2]孙得军.“自主合作,互助共赢”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52.

[3]陈黎霞.“自主合作,互助共赢”教学模式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实施过程探析[1].课程教育研究,2018(02):129-130.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应用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体育课堂的探究
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