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2021-11-17黄凤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渗透路径高中化学

黄凤梨

摘要:伴随人们生活水准日益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并且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了。如今,绿色化学理念早已融入到各行各业,其在高中化学教学时也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结合“绿色化学理念”,针对其在高中化学教学时的渗透路径展开探讨,希望能引起有关教学人士的重视。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高中化学;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330

化学是高中基础科学学科的分支,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在追求物质生活之际,格外关注环境。日前,绿色化学的概念早已走入高中师生视野。绿色化学,是最近几年才生产与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更是未来化学发展的关键方向。如何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渗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成为广大教育人士关注的焦点。

一、高中绿色化学教学特点

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同样也是培养素质。在教授学生学习化学定理以及物质构成等内容时,还可促进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促使其应用化学改善现实生活。在高中化学教学时,若能将绿色理念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足以全面提高学生绿色意识,令其在日后人生道路及工作岗位上继续深化与发扬绿色精神、环保精神。目前,将绿色化学理念与高中化学相互结合,主要是将既往化学教学分割成应试与环境保护两大部分,可全面培育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令其对科技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理性认知,用发展眼光看待学习及世界。

二、“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1.整合教材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

注重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引入绿色化学理念,首要任务是关注教材基础内容,将教材中涉及的食品污染、温室效应、医学垃圾及环境污染等与绿色化学及环境保护内容进行结合,应用关键知识点加以理解,并联系现实生活,以便真正了解绿色化学理念,形成绿色化学精神。

2.在教学时全过程贯穿绿色化学理念

于高中化学教师而言,实施绿色化学教学的前提,是要求教师拥有绿色意识,同时要将绿色化学理念展现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学生形成绿色意识。例如,在讲解氯气性质与氯气用途时,便可以用双氧水进行对比,以便促使学生意识到未来造纸工业的漂白技术会发生重大变革,终将会应用无污染及绿色的双氧水代替有害物质漂白剂。通过有效的对比,便可令学生意识到各种物质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威胁,从而意识到绿色理念的重要意义。这样一来,便实现了高中化学教师灵活的向学生输出绿色化学概念的目标。

(二)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1.设计迷你型实验

何为迷你型化学实验,实则就是指在能充分得出实验目标结论状况下,将原有实验内容及方法加以调整,通过应用小号化学装置及精简仪器完成实验任务,进而节省化学试剂使用量。这样一来,在实验过程中,如若会排出污染气体与水体,则这些气体、水体的数量也会有所减少,从而真正弱化了化学实验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教室进行氯气性质实验时,便可以利用少量稀硫酸与漂白液,在小号培养皿中进行制取,这时所产生的氯气就会慢慢的扩散到培养皿中的其他溶液内,并发生反应,也就能验证出多种性质了。通过这种迷你型实验,既能得到充足的结论,又可以避免氯气过度污染空气,可谓是一举多得。此外,迷你型化学实验所耗费的化学试剂数量并不多,且操作过程非常简单、便捷,终将成为未来绿色化学发展时的关键途径。

2.严格规范实验操作

严格规范实验操作,主要就是要严格优化实验步骤,遵守实验规则,确保试剂量达到标准,并且要针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进行细致处理,否则极有可能会过度浪费化学试剂以及其他能源,并且还会污染周围环境。当然,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也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实验事故,直接威胁师生人身安全。所以,一定要严格规范化学操作,这样既具有安全意义,又能体现绿色化学精神。

3.优先采取无毒无害的实验材质

在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普遍会通过化学实验为学生展示一些化学原料及化学现象。但是,在进行化学展示时,一定要科学选择实验材料,优选无毒无害的材质以及对环境影响偏小的材料,这样才能在达到化学实验效果展示目的时,令学生意识到绿色化学概念的重要性。例如,在展示“磷自燃”时,由于磷毒性偏大,并且在其燃烧后,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直接污染环境。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Mg2Si”进行水解,其水解后便会产生在水上进行自燃。这样一来,整个过程并不会排放出任何有害气体,由“Mg”代替“Si”进行实验,足以切实展现绿色化学概念。

4.科学处理实验“三废”

在化学实验过后,会产生“三废”。高中化学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化学实验“三废”展开无害化处理,这是贯彻绿色化学概念的重要一步。处理化学实验“三废”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都是无害化。所以,教师就应下意识地引导学生,令其学会正确处理废渣、废液的方式,最终实现“三废”无害化处理目标。例如,在实验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针对实验残留展开分类,结合各种残留特点,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深埋、分解、中和等,以便致力减少化学实验残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善于应用计算机完成高危实验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有一些实验的危险指数偏高,在实验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一不小心就会威胁师生安全,并影响环境。为此,便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展开模拟演示,在实验前由教师在计算机中设置实验数据,促使学生在模拟操作时对实验设备、实验步骤进行初步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达成绿色化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是化学学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夯实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时,教师应结合学科特色,有意识的渗透绿色化学概念,以此促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識,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徐妞.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 河南大学,2019.

[2]宁佳. 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5).

[3]李燕. 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19(59).

[4]宋键晖. 浅析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19(57).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理念渗透路径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