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流电影《八佰》审美在地性研究
2021-11-17申林陈思明
申林 陈思明
摘要:世界类型化电影在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各国类型片都有其各自特点及本土特色,如今中国本土类型化电影在探索成长,新主流电影作为中国类型片新起之秀,正在不断崛起,为中国影片创作实践及“在地性”研究提供新方向。管虎导演的影片《八佰》在影像化改编、角色重塑、中国符号与民族认同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在地性原则,并为全球化大潮下中国类型化电影发展、新主流电影的前进方向提供重要导向和借鉴意义,本文立足于此,对新主流电影《八佰》审美在地性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 《八佰》 在地性 类型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0-0148-04
新主流电影在继承传统主旋律电影宣扬主流价值观和政治使命的同时,逐渐摆脱20世纪80、90年代单纯的政治说教色彩,将主流意识形态与个体意识价值结合,在把握商业电影的技巧的同时,更多地以平民视角展现宏大主题,寻求政治性、大众性、商业性以及艺术性的平衡。新主旋律电影采用更加广泛的题材、更多样化的叙事、更丰满的人物角色、更多元化的影像呈现方式打造符合大众文化趣味的内容形式,深度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象,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传播力的影视话语,提升和弘扬中国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凸显大国实力。
一、“中国历史”的原力觉醒
《八佰》选自抗日战争期间一段历史,讲述了国家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心理变化及国家民族的身份认同,最终团结起来抗击外来侵略的故事。一方面,影片将熟悉的历史情节、视觉元素、人物角色等加以利用,打破了对中国战争片的传统认识。另一方面,区别于传统商业战争类型片,影片通过角色重塑、艺术化处理等方式的创新,使观众了解战争,缅怀历史。在文化创意上打造文旅融合,延长产业链,促进电影产业化新发展。
首先,影像化改编真实历史。电影《八佰》将一段真实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事件,以现代电影的视听语言,凭借影像化的方式将其重现荧幕,在高度还原历史的基础上,也在色彩基调、摄影手法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本片取材自 1937 年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实则 400 余人)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 88 师 524 团的一个加强营,奉命坚守在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阻击日军的历史。一方面,仓库外面按照四行仓库的历史建筑1:1复原,大量运用和借助历史图像,参照了很多外国记者拍摄的四行仓库将士们抵抗日军的老照片,通过还原镜头焦距、画面构图方式、黑白影调质感等方式,在电影摄像创作上追求逼真的历史质感,从而还原历史。另一方面,在画面呈现与场面刻画上影片运用最新的电影摄影理念与技术,使用IMAX 摄影机进行拍摄,是全球第三部、亚洲首部使用此类摄影机进行拍摄的商业片①,IMAX 摄影机镜头给予观众有一种与电影角色“贴身”的感受,营造了足够真实的视觉冲击,再加上手持摄影所带来的主观化视觉感受,增强观众历史情境的代入感,在银幕效果上不容小觑。
影片在色彩基调上大胆创新,在高度还原历史影像质感的同时,没有像传统拍摄战争影片一样大量使用怀旧影调和强反差效果,而是将现代派绘画风格的色彩基调融合其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四行仓库与对面的欧美租界只隔着一条苏州河,北岸战事惨烈、炮火纷飞,卫国将士们浴血奋战;南岸依旧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形成“一邊是天堂,一边是地狱”的对比强烈画面。为了突出两岸的区别,创作团队参考“纽约派”摄影师索尔·雷特的摄影集和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的绘画作品中对纽约城市的色彩呈现,在色彩基调上做了设计,把人们对于巴黎和纽约城市的色彩记忆结合起来,在视觉上营造出这种摩登感的色彩印象混合体,通过反复多次的测试,逐步确立了最终画面的影像质感和色彩基调。其偏向于现代派绘画的色彩风格,不仅渲染出南岸租界区灯红酒绿的生活质感,而且把北岸战斗的惨烈和窒息感呈现出来,充分满足当下年轻观众的视觉体验。
影片是对中国战争历史影像化改编的一次新探索,将一段真实的中国历史事件,运用先进的IMAX摄影技术,通过导演、美术、数字特效的精密设计和密切配合对真实影像质感、重现历史的空间等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在此基础上又对色彩基调、效果呈现上做出改变,是历史与艺术的融合,电影艺术的再次创新。
其次,角色重塑依靠历史艺术化处理。在角色创作上,影片采用了戏剧化的手法,真实人物与虚拟人物相结合,使故事情节更加饱满,《八佰》高度还原真实历史不仅对真实历史事件进行呈现,也对真实历史人物做了极大的还原。例如何香凝、谢晋元、上官志标、陈树生、杨惠敏等多个历史原型,姚晨饰演的何香凝虽然画面不多,但“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话语不禁让人潸然泪下。租界女童子军杨惠敏冒死送来一面旗帜是电影的核心情节之一,也是名垂史册的历史性事件。影片中,谢晋元团长在四行仓库楼顶将旗升起,战士们誓死护旗,面对日军战斗机的狂轰滥炸,即便奉献出生命也绝无退缩。
《八佰》对历史题材的战争电影进行了新的探索,它与以往战争片在叙事形式上有所不同。一方面,对于人性的表达,影片强调没人天生是英雄。从几个以逃兵身份被编入四行仓库的军人视角切入,成功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面对战争,有人慷慨赴义,有的人贪生怕死,这才是对人性最真实的刻画。另一方面,在高潮设计上另辟蹊径,没有选择在结局交代这场战争胜负,而是将高潮设置在撤离四行仓库进入租界之时,了解历史都知道,守军进入租界后,实际上就成为了俘虏,但影片结尾只对“冲桥”进行描述,之后的事情并没有交代,以这种戛然而止的形式,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在观看后进行一场沉浸式的反思,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最后,文旅融合推进电影产业化发展。影片针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意表达,展现丰富的文旅资源,推进中国原创电影文化的发展、创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旗舰型电影实景文化的娱乐项目。《八佰》作为一部战争历史类型片具有特殊价值和重要性,此次《八佰》尝试工业化的电影制作流程,将抗日战争作为剧情资源加以转化,推进战争类型的影片产业化发展,呈现独特方式来满足观众,更好的回馈和缅怀历史,也再一次的说明创作者对中国战争历史的关注和对类型化影像进行创新与改编正开启新的阶段。
《八佰》借着文旅融合的东风推进电影产业化发展,不断扩展文化创意,为旅游业注入鲜活元素。在上海静安区苏州河沿岸静静矗立的四行仓库,因为电影的热映,吸引大批影迷到来,位于晋元纪念广场的西墙,是四行仓库建筑外部人气最高的“打卡地”,巨大的墙面上,保留着当时战斗留下的弹孔,密密麻麻的弹孔仿佛在诉说战争所带来的伤痕,这也正是《八佰》电影海报中弹孔墙的原型。很多参观者因为电影《八佰》的播放,对于这一段历史产生了兴趣,来到实地,向抗战英烈们表达缅怀之情,献上自己的一份敬意。为了呈现这场战争的真实场景,导演管虎用“拙朴”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带领一千多人的剧组,历经499天的筹备、230天的拍摄,耗费数年真砖实瓦建造200亩实景,搭建68栋建筑,人工深挖200米长的苏州河,作为电影拍摄1:1复原的仓库模型也成为了观光胜地,推动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好地感同身受、缅怀历史。
影视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文化创意,,优秀影视艺术作品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板块,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与文化内容。《八佰》作为华谊兄弟的原创电影,它所构建的拍摄基地,包括影片背后蕴藏的历史价值都推动了文旅产业融合,它的迅速发展不仅有利于影视产业自身的规模发展,也让“影视+文旅” 成为了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趋向,为影视企业延长产业链提供新的途径,进一步促进产业化发展。《八佰》通过影像化改编再现历史、历史艺术化处理重塑影视角色、文旅融合推进电影产业化发展等方式将“中国历史”运用到极致,用这种方式让后辈铭记历史,不断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二、中国符号与民族认同的双重书写
《八佰》是中国符号与民族认同的双重书写,“中国式”作为影片呈现的一种方式,观众除了能看到故事的叙事内容之外,还能看到大量的中国符号贯穿整部影片,构建出民族情感强烈的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唤醒人们民族认同与卫国信念,感受蕴含在其中深厚的中华审美和中国精神。
一方面,中国符号引发情感共鸣。《八佰》把四行仓库作为精神地标的中心,再现了抗日战史上极为惨烈的守卫战,但在描绘战争无情与血腥的同时,也十分巧妙在影片故事中融入了审美情趣与艺术手法,把一系列具有独特标识的文化元素与电影表现艺术相结合,使用大量的中国符号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白马、关羽、赵子龙等艺术形象,京剧、皮影戏等艺术形式,方言、家书、遗书等语言和文字艺术,以亦现实亦魔幻的表现方式穿插在电影画面和故事叙事当中,使中华审美与中国精神相统一,“护国”主线贯穿始终,强化“护国”“爱国”精神在角色人物和观众内心的塑造,包括白马、老鼠、乌鸦、狗、猫、孔雀等一些动物意象的使用,一步步推进抗日民族精神的生发、凝聚和升华。影片将中国符号融入战争题材之中,在叙事类型上进行创新,既呈现出惊心动的魄画面,也让观众感知中国从古至今的地理、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时刻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历史,感受根深于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华审美。
另一方面,民族认同与卫国信念的升华表达。影片在民族认同与卫国信念的表达上,重在突出人的转变,这个转变的核心之处在于两个变化:第一是影片中被编入部队的逃兵们的改变;第二个是南岸“观众们”的转变。《八佰》将镜头视点定位在角色主观的精神世界和历史事实的客观世界中,并在二者之间来回切换,通过使用多视点、多角度的叙述结构来再现事件,让观众能够从更深层次来了解这场战役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意义和复杂人性,并对其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影片聚焦的早已不只是战争本身,更多的是战场上以及繁华的公共租界中,各色小人物舍生“成仁”的心理成长以及心路历程转变。
北岸将士不断成长,英勇杀敌、奉献生命。当陈树生为阻止日军进入仓库,身捆着手榴弹破坏日军铁板阵,只留下了一句“给我娘”和一封用血写就的遗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时,当那些军人跳下仓库高喊着自己出生的省份以及姓名时,那一幕幕场景,一声声的呐喊,是他们生命最后的绝响,让人感觉到血肉之躯所蕴含的强大精神能量,超乎人们的想象。
南岸租界民众在目睹战士们用生命守护旗帜、八佰壮士誓死守卫上海,击退敌人时,他们从“事不关己”最好的直播“观众”转变为报名参军、送电话线、捐钱捐物、开枪射击“当仁不让”的战争“参与者”,愿意无条件前赴后继地支援北岸将士,展示了反抗侵略者的决心和对中国不会亡的信念。一场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激发全国 400 万同胞抗战热情的战斗,通过外化剧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与内心转变,从情感体验上把观众带入影片所建立的精神世界之中,引导观众情感与影片叙事融为一体,通过荧屏上那一幕幕震撼心灵的片段,产生情感共鸣,使民族认同与卫国信念升华表达。
通过描绘人物转折,亦或是正在觉醒的人物内心,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保卫祖国、不惧强敌的决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引领下民族认同与卫国信念被一次次的唤醒,形成了影片的极大特色。
三、全球化大潮下的“在地性”逆流
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拥有更广泛的电影市场,影视“本土化”创作顺应了国际发展趋势,逐渐树立自身的风格特点,彰显中国电影的独有魅力。作为中国类型片重要组成部分,新主流电影的发展无疑是中国在地性影片的拓展与进步,现如今,类型电影在逐渐转型中寻求创新,新主流電影在追求商业性的同时,也保持与大众性和艺术性的平衡,增加荧幕视觉形象的吸引力。
“本土化”创作是国际全球化主流的发展趋向。随着经济发展,各国类型片电影模式趋向成熟,“本土化”创作是各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趋向,如美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影片都有自己的特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中国电影也应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通过电影这种表现形式来探究和挖掘更深层次的中国文化。比如说,除汉语外,在其他国家语言中,很少会用到“国家”这样的词,“国”也不太会包含“家”的意思,“国家”这样的表述就很能够体现中国文化。时至今日,国别电影依然承载着国族精神指向,体现着社会集体心理表征,将这两者给予影像化呈现,就鲜明构成了电影美学的“在地化”价值。 以“在地化”来检视《八佰》,不难发现影片在传统文化使用、风格追求等方面的,都具有中国特色,这要求创作者在讲述本土故事要按照本土文化逻辑开展,创作出只有在中国背景下才能生成的电影,用自己的特有元素,代表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中國化”创作是新主流电影进步的优势所在。新主流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特有的类型模式,它的成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创作面对其他国家类型电影的焦虑,同时也唤醒了中国影视对于类型化模式国产电影的兴趣与信心。想让新主流电影继续保持它的优势,更好的代表中国电影,“中国化”创作是进步的优势所在,《八佰》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始终将其贯彻电影画面和故事中,在传统文化表达、艺术形象塑造、语言和文字艺术的使用上,让中华审美与中国精神高度统一,多层次地展现了中国独特魅力。管虎作为《八佰》导演,一直秉承着创作者的严肃态度,在保证类型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寻求创新,让以重大历史为题材具有“中国化”创作鲜明特征的新主流电影达到新的成熟阶段。
“商业化、大众化”是新主流电影的明显特征。过去的主流电影在创作方面比较固守陈规,在表现上也没有呈现太多的娱乐化内容,新主流电影在追求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资本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快感,凭借丰富的电影题材,扩展了“在地性”电影的生存空间。其中,“商业化、大众化”是新主流电影的明显特征。
首先,在商业性上,《八佰》基于满足观众需求,触及抗日战争的历史与时代的诸多问题,缅怀历史,引发情感共鸣的同时,充分尊重商业市场规律的原则,对其进行商业化开发,获得票房保证,赢取利润。在电影商业化运作模式下,《八佰》注重挖掘商业元素,落实有效的宣传策略,努力追求票房与口碑平衡,避免陷入高票房、低口碑或者低票房、高口碑的尴尬境地。2020年国产电影票房为170.93亿元,占总票房的83.72%,其中《八佰》以31.11亿的票房位居2020年中国票房排行榜第一,占票房总比15%,取得很好成绩,保证票房与口碑的双赢②。其次,在大众性上,《八佰》主题通俗易懂,受众广泛,它运用电影语言叙事的优势,合理地将真实历史呈现为感官丰富的画面,触及抗日战争的历史与时代的诸多问题,以生动的故事、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强烈的人文关怀去吸引打动观众。
创作团队在创作《八佰》时并没有简单的把它看作为普通的娱乐产品,而是作为一门滋养人心、服务大众的艺术,将中国文化渗入影片类型叙事和风格建构之中,创作出一段唤醒人心的故事。《八佰》在上映后大受好评,对疫情期间电影产业的复工复产起到振兴作用。最后,在商业化运作的市场环境下,新主流电影发展要抓住商业性和大众性这两个明显特征,只有创作出一部兼具艺术文化内涵和娱乐商业价值的大众性电影,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四、结语
如今,中国本土电影类型化正处在不断探索成长的过程的,中国主流电影“在地性”创作时,须因地制宜,不但要保证在历史真实的严肃求证基础上完成,还要反映特有的地域文化、时代特色、充分的挖掘素材,全面把握“在地性”原则,中国电影也会在创新中不断超越自我,创作出独具特色、别具一格能够代表中国的优秀电影。在全球化大潮下,《八佰》在影像化改编、角色重塑、中国符号与民族认同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审美在地性原则,为新主流电影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为中国类型化电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晨.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流电影的突破与创新[J].艺术评鉴,2020(15):143-145.
[2]张燕,姚安颉.新世纪20年新主流电影发展景观[J].文艺论坛,2020(03):110-115.
[3]雷雷.影视延展:体验式文旅融合的产业赋能[J].电影评介,2020(07):12-15.
[4]陆斌.电影艺术与中国元素精神构建[J].中国报业,2019(18):12-13.
[5]左亚男.中国电影学派“在地性”文化符号的价值认定[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