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及其他纤溶指标在慢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2021-11-17朱李登蔡丽平陈爱灼左起禧
朱李登 蔡丽平 陈爱灼 左起禧
慢性肝炎是临床的常见病,是指由细菌、病毒、酒精、寄生虫以及自身免疫等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肝细胞损伤,导致肝脏发生炎症反应,其表现多以恶心、乏力以及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为主,并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伴随着不同的症状[1]。在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中,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合成和降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机体凝血系统失衡,各项指标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2-3]。鉴于此,文章将观察慢性肝炎患者病情进展不同阶段血清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水平的变化规律和意义,为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住院的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CH)患者136例,其中男116例,女20例,年龄19~64岁,平均(46.98±8.43)岁,病程1~9年,平均(4.23±2.39)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CH轻度组64例,其中男57例,女7例,年龄19~60岁,平均(44.67±7.39)年,病程1~7年,平均(3.78±1.46)年;纳入标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正常3倍(IU/L)、胆红素≤正常2倍(μmol/L)、白蛋白>35 g/L、A/G>1.4、电泳Y球蛋白<21%、凝血酶原活动度>70%、胆碱酯酶>5 400 U/L;CH中度组41例,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19~62岁,平均(46.23±9.42)年,病程1~9年,平均(4.69±2.76)年,纳入标准[4]:ALT或AST>正常3倍(IU/L)、胆红素>正常2~5倍(μmol/L)、白蛋白32~35 g/L、A/G 1.4~1.0、电泳Y球蛋白21%~26%、凝血酶原活动度60%~70%、胆碱酯酶4 500~5 400 U/L;CH重度组31例,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20~64岁,平均(47.36±8.38)年,病程2~8年,平均(4.21±2.57)年;纳入标准:ALT或AST>正常3倍(IU/L)、胆红素>正常5倍(μmol/L)、白蛋白<32 g/L、A/G<1.0、电泳Y球蛋白>26%、凝血酶原活动度40%~59%、胆碱酯酶>4 500 U/L;肝硬化组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9~61岁,平均(46.27±8.16)年,病程1~8年,平均(4.26±2.32)年。CH诊断标准: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4]的相关诊断标准。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45.28±7.90)岁。排除标准:妊娠期货哺乳期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入组前接受相关治疗者;(4)吸毒者。轻中重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住院患者于入院第2 d、健康体检者于体检当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血清),特别注意所有标本采集后1 h内离心,3 h内完成检测。应用日本积水CP2000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D-D、FIB、FDP水平进行检测,检测前严格做好室内质控。FIB、FDP试剂盒使用原装进口配套试剂;D-D试剂盒为北京美创兼容试剂。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满足方差齐性时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血清D-D、FIB、FDP水平比较
CH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D-D、FIB、FDP水平比较详见表1。各组间血清D-D、FIB、FD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D-D、FDP水平低于CH患者、肝硬化患者,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D-D、FDP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FIB水平高于CH患者、肝硬化患者,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FIB水平降低(P<0.05)。
表1 对照组与CH患者、肝硬化与血清D-D、FIB、FDP水平比较 (±s)
表1 对照组与CH患者、肝硬化与血清D-D、FIB、FDP水平比较 (±s)
注:与CH轻度/中度/重度患组、肝硬化组比较,对照组与CH轻度,D-D:at=6.736,aP=0.000;FIB:at=2.149,aP=0.034;FDP:at=6.342,aP=0.000);与CH中度/重度患组、肝硬化组比较,D-D:bt=8.219,bP=0.000;FIB:bt=3.34,bP=0.001;FDP:bt=8.706,bP=0.000;与重度患组、肝硬化组比较,D-D:ct=5.410,cP=0.000;FIB:ct=5.175,cP=0.000;FDP:ct=13.290,cP=0.000;与肝硬化组比较,D-D:dt=10.8164,dP=0.000;FIB:dt=5.9658,dP<0.000;FDP:dt=14.915,dP=0.000
?
2.2 血清D-D、FIB、FDP水平与慢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
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肝炎患者血清D-D、FDP水平与慢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与FIB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血清D-D、FIB、FDP水平与慢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
3 讨论
肝脏是维持凝血与抗凝平衡的重要器官,同时还能合成和灭活抗凝和纤溶物质,保持机体的动态平衡[5]。目前,我国慢性肝炎发病率较高,易发生肝脏功能损害,继而引发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失衡,导致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出现异常[6]。相关研究认为长期的慢性肝脏损伤可引起肝脏细胞变性聚焦、变形、坏死以及再生,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使凝血和纤溶系统活性进一步降低[7]。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特征,后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并伴有出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及时明确慢性肝炎患者肝脏损害程度对积极改善肝功能和控制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D-D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产生的终末产物,用于反映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重要分子标志物,水平增高表示机体继发性纤溶增强。乐华文等[8]研究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其血清D-D水平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效监测D-D水平对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至关重要。血清FIB是由肝脏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溶酶及凝血级联反应最后一个酶的作用底物与反应底物,其水平随着肝脏功能受损的程度加重而下降,是临床用于反映凝血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9]。FDP是由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被血清分解后产生的产物,临床用于测定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当血清FDP水平升高时,则提示纤溶活性增强,动态监测FDP水平可作为评估机体从高凝状态转为纤溶亢进状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CH患者、肝硬化患者血清D-D、FD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慢性肝炎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CH患者、肝硬化患者血清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着慢性肝炎患者病情的加重而降低,这与陈峻等[10]研究报道相似。该结果说明血清D-D及其他纤溶指标的检测对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慢性肝炎患者病情的加重,D-D及其他纤溶指标异常表达,可见纤溶程度与慢性肝炎患者肝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1],本研究为进一步验证血清D-D、FIB、FD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并验证了这一观点,慢性肝炎患者血清D-D、FDP水平与慢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与FIB水平呈负相关性,其结果是由于患者体内大量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的能力也将逐渐下降,使机体凝血和抗凝机制发生紊乱,并继发纤溶亢进[12]。可见早期检测D-D及纤溶指标检测对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D-D及纤溶指标检测尤为重要,其水平变化情况可直接反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为疾病分期、疗效评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