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浅析曲池透臂臑治疗瘰疬的机制

2021-11-17赵燕灵郑向龙王雨欢王万春

光明中医 2021年20期
关键词:黄元御中气一气

赵燕灵 郑向龙 王雨欢 王万春

瘰疬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感染性外科疾病,多生长于颈部,累累如串珠,历历可数。该病在体弱儿童或青年女性中尤为常见,好发于颈部及耳后,可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窝,还可累及纵隔肺门部和腹股沟淋巴结。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与本病相似。目前本病西医治疗多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但长期服用会引起肝肾损害。虽然西药疗效明显,但服药时间长,不良作用大,并且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中医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和悠久的历史,其中尤以针刺曲池透臂臑最具特色,该疗法疗效显著,临床广为使用,但对于其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因此探析针刺曲池透臂臑治疗瘰疬的机制,指导临床运用,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医对瘰疬的认识

瘰疬在中医古籍中有详细的记载,其名称最早见于《灵枢·寒热》: “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这表明瘰疬起病是由于寒热邪气客于经脉,脉气不利所致。之后文献中,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发病部位也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简而言之,从病因的角度来看,本病的外因包括湿痰、风热、气毒;内因包括忿怒忧思,谋虑不遂等方面。病位为肝、脾、肺和肾。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痰凝;阴虚火旺、热甚肉腐或肺肾阴虚、痰火凝结而成。

2 黄元御对瘰疬的认识

2.1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清朝名医黄元御,精研古籍,通晓医理,共有《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心源》等医学著作11部。在研究古代书籍的基础上对人体气化有独特的见解,其气化理论被后世医家称为一气周流理论,该理论核心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他的著作中对一气周流进行了详尽地论述,简述如下。

2.1.1 中焦脾土是脏腑、气血、精神生化之源黄元御指出:五行结构,由中土的阴阳升降运动组成,中土分为两类:己土和戊土。脾为己土,由中气左旋上升而生,胃为戊土,由中气右转沉降而成。己土左转向上升化生肝木,肝木,性主升发,气温,积温上升而成热,热积则心火生;戊土右转向下沉降化生肺金,肺金,性主沉降,气凉,肺金沉降生肾水。肝藏阴血以助心,心阳在中气作用下温暖脾土,脾化气以充养肺,肺气右降以助肾纳气,肾所藏之精在中气作用下上升以滋肝之血。体现降中有升,升中有降,反复循环,说明了人体一气如环无端,周流不休的运行状态。

2.1.2 中焦以脾土为轴心,以枢架为四象黄元御指出:在人体内,中土脾胃之气是阴阳升降、脏腑运动变化的动力。戊土向右沉降,肺金亦随之下降,肺气凉,当肺气清降时,就会化寒生肾水,肺金右降,心火亦随之下降而温暖肾水,使肾中阴阳平衡;己土向左上升,肝木亦随之上升,肝气温,当肝气上升时,就会化热生心火,肝木左升,肾水随之上升而制约心火,不使心火上升太过。中土之戊己升降功能正常,肝气向左宣发上升,肺气向下敛降,水火既济,形成了以中气为轴心,肝肾之气左升、肺心之气右降的循环周流。中气有阴和阳之分,有升降之序,道路有左右之分,有上下之行,因此形成了以中土为轴心,心火在上,肾水在下,左为肝木,右为肺金的基本模式,这与圆的运动相似。左右之气升降于上下赖于中气推动,形成“圆”的气循环。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依靠中土斡旋,肝左升而肺右降,心外散而肾内藏,左路阴升为阳,右路阳降为阴为其本质,以流通圆融,气机不停,圆周完整为其核心。不管是左路升、右路降的问题,或是中土的问题,都会因圆周不完整的环节而导致病态,最终引起一气周流失常,圆周不圆。因此临床上治疗疾病,原则为恢复一气周流,圆周变圆[1]。见图1。

图1 五行整个运动图

2.2 一气周流与瘰疬黄氏认为瘰疠是足少阳胆经的一种疾病。该病病位在筋并非在肉,因此它质地坚硬但不容易破溃,一旦溃烂则疮口很难收敛,与其他疾病疮面相比,本病更难治疗和恢复。相火升炎达上,上热日增,耗伤脾肾之阳,下寒日益剧烈,阳气衰败而中土崩溃,继而损伤性命。本病之根在于中气的衰败而非血肉的溃烂。中焦脾土之气衰败,阴阳不能升降运动,脾土不能左升,则肝木不能升发,造成心火不生;胃土不沉降,则肺金不能化生,进一步造成肾水不生,进而导致五脏不和,无法完成左升右降的一气周流。治疗中要想疗疮消瘰则应培补中气以复戊己之升降,戊己升降复常,肺胃降于右,相火沉潜,甲木荣畅而归根,则病愈[2]。

3 曲池透臂臑来源

用金针曲池透臂臑是针对瘰疬初期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六寸金针曲池臂臑透刺法是由王乐亭的老师乔书阁先生口头所授,王老将此法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疗效。目前研究金针透刺法治疗瘰疬的机制主要体现在腧穴、经络、脏腑3个方面。

3.1 腧穴方面曲池透臂臑疗法由曲池穴进针,经肘髎穴、手五里穴,向臂臑穴透刺,此法有 “一针四穴”的刺激效果。中医古籍中记载了曲池、手五里和臂臑这3个穴位有治疗瘰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类经图翼》,也就是说曲池治疗瘰疬、咽喉疼痛、难以言语;臂臑治疗……寒热瘰疬,颈项僵直;五里治疗寒热瘰疬;《百症赋》中也有“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的记载,疬疮即我们所称的瘰疬。由此可知,这4个穴位都有治疗瘰疬的作用。

3.2 经络方面透穴所刺腧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透刺法对经络的刺激效应可对瘰疬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类经图翼》记载“臂臑,手阳明络也,络手少阳之臑会……主治……寒热瘰疬……”。因此笔者认为,臂臑穴可以同时贯通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及足太阳膀胱经而治疗瘰疬等颈项疾病。《灵枢·经脉》记载手阳明大肠经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根据 “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原理[3],本透刺法可疏通头颈部经络循行部位的气血瘀滞,因而可治疗头颈部疾病,对瘰疬病起到化痰散结的功效。

3.3 脏腑方面大肠主津,曲池透臂臑,具有调节津液代谢的功效,有助于化解痰瘀。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曲池透臂臑可调理肺气,布散津液,痰热随津液的输布而散去,是曲池臂臑透刺法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4]。

4 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对曲池透臂臑的认识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穴。阳明金气化燥,其气在天为燥,在地则为金,在人则为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之主气为燥金,胃土从其令亦化燥。脾经之主气为湿土,肺金从其令亦化湿。胃土从燥气而化土生金,所以是子气而不是本气。若本气过于旺盛,子气无法与之相抗,则阴盛的病人,足阳明胃土必湿。肺金之燥气,乃从母气之燥而来,母气不能与肺金旺盛之本气相抗,故阳盛的病人,手太阴肺金必燥。湿为太阴主气,燥为阳明主气,燥气或湿气的调控,在于中气的协调。并且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五行配属上属土,针刺补法,有助于脾土运化,中土斡旋作用进一步带动左路木气之升。五脏则通过中焦的土枢作用,完成了左升右降的一气周流[5]。

臂臑,手阳明络也,络手少阳之臑会。暑是由少阳相火转化而来,在天为暑,在地则为火,在人则为三焦。而少阳之相火由肝木化气而来,因为火生于木,所以相火旺盛,当母气传到子气时,木气便衰败。即肝木不化,心火不生,戊土不降,则肺金不化,肾水不生,以致五脏不和,无法完成左升右降的一气周流。因此针刺手阳明经之臂臑,络于手少阳经之臑会,对治疗瘰疬有明显效果。

透刺可免伤卫气[6]。气是由肺控制的,在脏腑经络中行走的气,都离不开肺气的宣布;在脏腑中宣布的“气”称之为气,在经络中宣布的“气”称之为卫。血是以肝脏为主导的,在脏腑经络中行走的血,都是来自于肝血的流注;在脏腑中流注的“血”称之为血,在经络中流注的“血”称之为营。营和卫,实际上是经络之中的气和血,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透刺较一般刺法更能疏通、运行气血,解除瘀滞。透刺属于中医古代五脏刺的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以应脾也。脾土上升,肝气调达,胆气不滞;透刺方向:曲池透臂臑朝向颈部,达气至病所。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关系,肺五行属金,肝五行属木,根据五行生克关系,金克木,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则胆以降为顺。

5 总结

综上所述,黄元御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学术思想,凝聚了其毕生的心血,体现了其学术的至高造诣。曲池透臂臑疗法是中医治疗瘰疬的常用外治法之一,且疗效确切,但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用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分析,得出曲池透臂臑的机制在于此法有助于中焦脾土运化,完成左升右降的一气周流,使圆周变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曲池透臂臑治疗瘰疬的疗效,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学术思想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

猜你喜欢

黄元御中气一气
匪窟脱险
下 雨
运用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从“中气”论治术后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不附和名医
浅析中气与湿温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曹雪芹的杀卿之笔
从一气周流学说浅析中风病的根源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