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21-11-16温玉霜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温玉霜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优化小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对于数学课程学习质量的提升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切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一、通过激发学生主观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

学习兴趣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在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内涵和意义没有一个全面确切的认识时,学习兴趣是维持小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对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而言,学习兴趣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其主观上的学习兴趣特征和内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组织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两种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特征,依托实物教学工具,首先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外观形状特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随后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个人的观察能力,发现和指出日常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典型代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直观的视觉观察,又有最终的实践操作过程,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与锻炼。

二、提高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这一点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引导和开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虽然对小学生来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但找准适当的切入点,尝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讲解《角的度量》的相关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完成了基础的课程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结合这部分课程学习实践性和开放性较强的特征,适当地将更加复杂的图形的角的测量实践融入拓展教学课程的范围内,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复杂的、带有角度的图形让学生完成角度测量的实践。复杂的测量实践要求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也由于角度测量本身的复杂性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好奇心,使其积极投入这部分拓展学习的过程中去,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创新思考和自主思维习惯的有效方法。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氛围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应当在教学态度和方法上进行转变和优化,以一种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态度开展课堂教学,尽可能营造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氛围,当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学习在主观上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减轻后,其自主创新思维更容易被激发,从而在不同的课程学习背景下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实践和探索掌握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在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程学习乐趣的同时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陈任.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幸福生活指南,2019(02):231.

[2]王君. 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2):175.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