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

2021-11-16李诚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

李诚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在整个阶段中处于基础的教育阶段。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能否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养成较好的学习态度。这样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够得到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有效性

一、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应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放松学生的心态,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可通过谈笑话、新闻、校园趣事、和学生拉家常。相比之下,个别教师担心自己的教学进度完成不了,开始上课后学生还未完全做好进入学习状态的准备就立即上课,让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中开始自己的教学过程。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昏昏入睡。

二、蹲下来和学生一起完成教学内容

教师不能以老师的身份自居,应以学生的伙伴、合作者、参与者开展教学,可和学生一起做游戲、做制作、完成课堂相关的实验。如讲正方体、圆柱体、角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完成。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畏惧,会乐于动手操作,同时心理愉悦。

三、注重学生领悟、感知、理解

小学数学的概念较少用符号表示,绝大多数采用语言描述。因此,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咬文嚼字,抓住概念本质属性”的概念教学经验。正确应用这一经验,教师应当明确:一,“咬文嚼字”一般处在概念形成过程的最后阶段,并且常常需要观察、分析实例(包括正例和反例)等教学活动相结合;二,并非所有概念都需要咬住个别字词不放。

四、尊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而运用于生活

教师在课堂上所举的例子应贴近生活实际。如举北京鸟巢是椭圆形、埃及的金字塔是三角形的例子,台湾的日月潭是圆或半月形。这些学生可能未见到过,难以想象。教师可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鸡蛋、瓦房屋顶、球场上的中线圈。

五、尊重学生的好奇心

一堂数学课的导入,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兴趣是学习积极性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内在动力,它不仅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地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数学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设法创造一种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情境,让学生形成“我要学数学”的强烈愿望。

六、教师加强积累、学习新的知识

有经验的教师,其教学常常能够切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准确把握学生基础,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创设适当的认知冲突,提供富有启发性的、能够直接沟通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材料和必要的思维空间、时间,最终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智慧来理解、掌握。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石美兰. 浅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5):91-92.

[2]马建虎. 小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吉林教育,2014(13):13.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课堂
欢乐的课堂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