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类特征视角下对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的研究
2021-11-16洪群飞
洪群飞
高考读后续写提供一段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进行续写(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为师生更准确地掌握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的语篇特征,优化故事续写思维支架,本文在语类视域下考察高考读后续写短文的语篇结构性特征和目的性特征,突出区别性。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类理论与语篇
语类是语篇的种类,是文化语境的产物,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通过特定文化中的语类结构潜势有效地表达交际意图。语类分析的研究者认为语类具有目的性、程式性和区别性三个特征。
二、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的目的性
1. 语类目的性视角下的故事语篇目的
交际目的决定着语类的存在,形成了某类语篇的“图式结构(即开头—中间—结尾)”,影响了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的选择。《新课标》提出记叙文和说明文语篇的主要写作目的包括再现经历、传递信息、说明事实、想象创作,这些目的不强调主题的表达,在本文中这类短篇故事语篇被称作无主题故事语篇或纯故事语篇。有主题故事语篇通过故事原型、视角和讲述方法的选择,有揭示道理或启发他人的,有表达对人或物的情感的,有反映人的品质的,有表现人的情趣、爱好或追求的。
2. 历年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的目的
2021年1月浙江卷讲述作者在万圣节将挖空南瓜套头上取不下来遇险的故事。
2020年7月浙江卷卷讲述了一对夫妻在加拿大遇到北极熊遇险的故事。
2018年6月浙江卷讲述了爸爸带儿子去朋友家农场附近游玩迷路遇险的故事。
2017年6月浙江卷讲述了和朋友一起骑车游玩,野外遇狼的遇险故事。
2016年10月浙江卷讲述了野外露营中因为吵架,妻子另寻营地过程中迷路遇险的故事。
以上五篇故事语篇都再现了故事主人公遭遇险境的经历,情况危急,冲突明显,属于纯故事无主题语篇,凸显故事冲突而不是某一特定主题。
2020年7月山东卷讲述妈妈和自己的孩子们帮助困难家庭的故事,歌頌了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反映了人物品质。
2020年1月浙江卷讲述了宠物狗Poppy与男孩分别又重逢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和宠物的深厚情感。
2017年11月浙江卷讲述了妈妈一次旅途中几次健忘事件,体现妈妈忘事、甜美可爱的形象以及家庭的温暖和和谐。
以上三篇故事语篇属于有主题故事语篇,通过对所发生的事件的讲述和经历的再现,实现主题的表达。
三、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的程式性
1. 语类程式性视角下的故事语篇结构的程式性
语类是语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具有常规性、重复性和习惯性,其基本原则不能被随意更改。语篇的结构是有条理、上下连贯、前后一致的有机的语言整体。较大的语篇通常都有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不同语体的语篇通常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表示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其实,即便是同一种语类,也可能有一些语篇结构的差异。关于故事语篇结构的程式性的概括,引用较多的是以下三种模式:
(1)故事山(Story Mountain)结构模式:介绍(introduction)、发展(Build-up)、冲突(Complication)解决(Resolution)和结尾(Conclusion)。
(2)叙述图示(Narration Schema)结构模式:引子(prologue)、情节(plot)、高潮(climax)和结尾(conclusion)。
(3)拉波夫(Labov)结构模式:点题(abstract)、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on)、评议(evaluation)、结局(resolution)、回应(coda)。
拉波夫结构模式中进展是故事按时间先后顺序的呈现,回答先发生了什么,后发生了什么,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演变,呈现出线性结构,让读者有一条清晰可循的思路。显然,拉波夫结构模式中的进展部分概括了故事山结构模式中的“发展+冲突+解决”以及叙述图式结构模式中的“情节+高潮”,不同的是故事山结构模式和叙述图示结构模式更强调冲突或者高潮,能更好解释纯故事语篇的结构程式性特征。相较于叙述图式结构模式,故事山结构模式更加强调冲突的解决,更加适合解释冲突得以解决的故事语篇的结构程式性特征。因此以上三种结构模式分别适合解释不同类型故事语篇的结构程式性特征。
2. 历年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结构的程式性
(1)纯故事语篇结构的程式性
2021年1月浙江卷所给材料讲述万圣节将镂空南瓜套头上取不下来遇险的故事。续写第二段段首句写这件事被视频录下来并发布网上,反推续写第一段应该讲述南瓜最终取下,冲突得到解决。
2020年7月浙江卷所给材料讲述拍摄熊遇袭,续写第二段首句讲述危机时刻,救援直升机来了,出现转机,情节下降,预示故事冲突即将得到解决。
2017年6月卷所给材料讲述骑行遇狼的故事。续写第二段段首句讲述当狼要扑上来的时候一辆车停在人与狼的中间,出现转机,情节下降,预示故事冲突即将得到解决。
以上三篇纯故事语篇要么通过第二段段首句反推在续写第一段冲突得到解决,要么续写第二段首句预示故事冲突即将得到解决,适合故事山结构模式的解释,即其语篇结构模式可以概括为“介绍+发展+冲突+解决+结局”。
2018年6月浙江卷所给材料讲述在叔叔家农场附近骑马迷路的故事。续写第二段起始句叙述了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而且天黑下来了,仅仅通过段首句不能推断最终是否找到回去的路。但是原文中I spent a night in the guest room of the farm house listening to the frogs and river rolling down暗示找到河流就可以沿着河流找到回去的路。
2016年10月浙江卷所给材料讲在述森林迷路获救的故事。续写第二段首句叙述了当Jane醒来时天破晓了,不能推断Jane是否找到回去的路,但是前文Jane began to walk along the stream and hope it would lead her to the lake暗示可以沿着溪流寻找湖面。
以上两篇纯故事语篇不能通过续写段落所给的首句推断故事冲突是否得到解决,但原文留下了问题解决的线索。遵循故事发展与原文逻辑衔接的原则,考生发展故事情节应当结合原文,推断冲突解决的合理途径。
以上五篇纯故事语篇都在续写段落中考查了考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寻求冲突的解决方法的思维能力,这符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所强调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即通过强调引导学生对冲突的解决的思考,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历年五篇纯故事语篇的结构程式性特征都适合于故事山结构模式解释。
(2)有主题故事语篇结构的程式性
2020年7月山东卷所给材料讲述自己在热心肠妈妈的引导下帮助有困难小男孩的故事。2020年1月浙江卷所给材料讲述男孩家人帮助宠物狗适应小男孩不在家期间的努力以及宠物狗的反应。2017年11月浙江卷所给材料记叙一次旅途中发生的一系列因妈妈忘事引发的事件。
以上三篇故事属于有主题故事语篇,通过对事件的讲述凸显主题。情节发展冲突性不强,讲述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展开,因此以上三篇故事语篇结构程式性特征适用于拉波夫叙述结构模式的解释,可以概括为指向+进展+结局。其中2017年11月卷(和忘事妈妈的旅行)叙述了三个故事片段强化主题,其结构程式性特征可以概括为介绍+进展1+进展2+进展3+结局。
四、研究結论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类特征为视角,聚焦故事写作目的和语篇结构程式性,发现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按写作目的可以分为纯故事语篇(5篇)和有主题故事语篇(3篇)。
历年高考中以凸显冲突为主要目的的纯故事语篇情节跌宕起伏,实现戏剧性效果。其语篇结构程式可概括为“介绍+发展+冲突+矛盾解决+结局”。以凸显主题为主要目的故事语篇,其情节一般比较平缓且没有高潮,在陈述中通过体现故事事件之间的先后、因果等关系而展开。该类故事语篇结构程式可概括为“指向+进展+结局”。
高考读后续写所给语篇一般而言是简短故事文本,不是复杂文学文本。有主题故事语篇的主题比较单一,通过简单叙事实现主题凸显;纯故事性的语篇则一般不强调主题的表达,且冲突聚焦。此外,此类语篇篇章结构程式性强,情节上没有太多回环往复,一般不会节外生枝。
五、教学启示
读后续写要求考生基于所给文本续写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在备考中发现不少考生无法构建上下衔接、合乎情节发展走向的内容。部分老师在教学中通过一篇有主题故事语篇笼统指导考生通过升华主题回扣主旨,或者笼统将故事语篇结构概括为故事山或者其他语篇结构模式,有以偏概全之嫌。本篇论文对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的语篇特征进行研究后发现,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在语篇结构程式性和写作目的性上特点显著,结合文本准确把握高考读后续写故事语篇这两方面的语类特征,可以为指导考生构建有逻辑衔接且情节和结构完整的故事短文提供有效的思维脚手架,助力考生篇章思维品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 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