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网络传播研究

2021-11-16付静宇

大观 2021年9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大别山红色文化

付静宇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不良风气逐渐出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宣传主流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在互联网媒介生态下,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为载体的红色文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红色影视作品,它发挥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的传播现状,阐述了红色影视作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网络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文化;红色影视作品;网络传播

注:本文系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别山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研究”(2022-ZDJH-00441)研究成果。

大别山位于安徽省、湖北省和河南省的交界处,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以党史、军史为主,彰显了广大革命群众在大别山地区铸就的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1]。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影视作品如何立足和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命题[2]。

一、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的传播现状

大别山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许许多多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足迹。大别山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对其进行保护和发扬,影视行业也通过拍摄一系列相关的影视作品来弘扬大别山的红色精神。例如,2014年,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铁血红安》所呈现的就是大别山的红色革命历史,讲述了红军战士们智勇双全、百炼成钢的传奇故事;2020年,六安市金安区委组织部出品的红色微电影《号声回荡》就是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施战略反攻的首次大捷——张家店战斗为背景,以一把“军号”为线索,紧紧围绕“传承”的主题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的类型更加多元化,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历史与英雄人物。但是在现实中,网络传播所具有的分众化、碎片化特征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性较强的讯息,而对红色文化方面的信息关注较少。这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阻碍,降低了红色影视作品在当代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同时,在媒介市场化、商业化的背景下,部分红色影视作品还呈现出过度娱乐化、低俗化、虚构或扭曲历史的现象。

二、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传播给红色影视作品带来的机遇

为了顺应时代要求,红色影视作品不仅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来传播,而且可以通过发布短视频片段以及制作网剧的形式来传播,吸引大量网民的注意。这样既可以扩大受众群体的规模,又可以让红色影视作品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首先,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强。红色影视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实现第一时间、第一速度的传播,这是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其次,网络传播的门槛较低。网民可以自由地在网络平台上交流沟通,并针对红色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剧情内容等进行讨论,增强自身对红色影视作品的理解,扩大红色影视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网络传播可以弱化红色影视作品的严肃性,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这类作品。影视作品可以将历史知识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从而为受众制造出“亲临现场”的“拟态环境”[3],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群体的价值观念。例如,可以将红色影视作品剪辑成短视频或者以图片拼接的形式上传至微博、抖音、微信等媒体平台上,利用平台上的大量用户,以亲民化的形式进行宣传。

(二)红色影视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21世纪以来,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和红色历史都被翻拍成了电视剧或改编为电影。互联网的及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征在促进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的同时,也使其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以往人们大多都是通过翻看书籍和文献的方式来了解红色文化,并且往往是怀着严肃和理性的心情来完成阅读的[4]。但是,随着红色影视作品在网络世界中的广泛传播,红色文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逐渐被削弱,甚至出现了过度娱乐化、扭曲和虚构历史的情况,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历史的认知状况出现偏差,违背了人们利用影视作品和互联网技术推广红色文化的初衷。

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是根据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以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而制作的精神产品。在早期的传播过程中,红色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后期的传播过程中,其影响力往往会逐渐减弱。这是因为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受众分众化现象的出现,人们对与主流文化相关的红色影视作品的关注度会逐渐降低,导致红色影视作品在整个影视行业当中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另外,以青年群体为主的新时代网民很难对红色影视作品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这也是红色影视作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限的原因之一。很多参与红色影视作品网络传播的青年群体可能对革命历史并不熟悉,除了在课堂上偶尔接触到相关内容,很少能够在课余时间或现实生活中感知到红色文化。他们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来获取信息时,会把关注度更多地放在休闲娱乐方面,与红色影视作品的革命话语背景相偏离,使得红色影视作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传播动力不足的状况[5]。

三、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网络传播的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重视传播受众

新媒体环境下,剧方要想让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使作品契合受众的消费心理和兴趣特点外,还要重视作品的前期工作、中期工作以及后期工作,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促进红色影视作品实现更好的传播。首先,在拍攝红色影视作品前,剧方应对市场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开展好前期的宣传工作,为红色影视作品后期的传播奠定良好的粉丝基础。例如,剧方可以在网上公开招募红色影视作品的演员,增加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了解受众心中对于红色影视作品的理解,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其次,在拍摄红色影视作品期间,剧方可以在微博或抖音等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账号,经常发布一些剧照或者花絮视频,以文字、图片、表情包等形式与观众展开互动。同时,媒体平台上的官方账号可以和剧方的主创人员,尤其是有粉丝基础的主创演员进行频繁互动,吸引粉丝对于红色影视作品的关注。最后,在红色影视作品的播出期间以及首播结束后,剧方要重视受众的反馈意见,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延续红色影视作品的播出热度[6]。

(二)创新传播内容,增强红色影视作品的内在感染力

红色影视作品之所以会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与受众产生隔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前红色影视作品的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观看需要,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剧方应针对当前受众的需要,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创新,加强红色影视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发挥红色影视作品对受众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同时,剧方还要不断地丰富红色影视作品的主题,挖掘红色文化与当今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历史事件或革命英雄的描绘来向受众传递积极向上、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态度。此外,剧方还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刻画历史人物,尽可能地去还原历史真相,避免出现扭曲或虚构历史的现象,使得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产生反感心理。

四、结语

互联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但是在当前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传播内容有限、传播受众群体狭小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实现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在网络空间中的有效传播,需要政府、影视行业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充分地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不断丰富大别山红色影视作品的传播内容,才能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济青枣三地的调查与思考[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薛瀚.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红色电影传播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3]高原.井冈山红色旅游品牌的网络传播策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4]徐峰.数字时代红色文学经典的传播困境及对策探析[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2017.

[5]张运晓.全媒体背景下的沂蒙红色文化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6]张非凡.传播学视域下浅析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作品的传播策略与效果: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J].戏剧之家,2021(5):163-165.

作者单位:信阳农林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大别山红色文化
走进红色大别山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