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朴麻黄汤合桑白皮汤配合穴位敷贴辅治老年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2021-11-16郝亚娟刘翠霞金建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桑白皮平喘支原体

郝亚娟,刘翠霞,金建立

(河南省许昌中医院心肺科,河南 许昌 461000)

支原体肺炎(MPP)临床较为常见,其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可引起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威胁患者生命[1]。本研究用厚朴麻黄汤合桑白皮汤加减配合穴位敷贴辅治MPP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8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MP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男8例,女16例;年龄60~73岁,平均(67.86±3.18)岁;病程3~12d,平均(6.58±1.13)d;文化程度大专5例、高中13例、初中6例。观察组男10例,女14例;年龄61~74岁,平均(67.92±3.22)岁;病程3~14d,平均(6.63±1.15)d;文化程度大专4例、高中15例、初中5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符合《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中相关诊断,伴随低热、疲乏、干咳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常伴有干性啰音,肺部影像学显示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云雾样片状浸润影,从肺门向外周肺野放射,肺实质受累时可呈大片实变影,血清MP-IgM阳性,精神状态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对研究用药过敏,伴随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危急重症,免疫系统缺陷,合并其他严重肺部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进行呼吸道隔离,予以平喘、祛痰、补液等,并行常规呼吸道护理,明确无过敏反应等禁忌后,进行抗MP治疗。前1~3天于500mL生理盐水内加入0.5g注射用阿奇霉素(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155)静脉滴注,日1次。之后口服阿奇霉素(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90152),每次0.25g,日1次,并依据病情调整剂量。

观察组加用厚朴麻黄汤合桑白皮汤加减配合穴位敷贴治疗。①厚朴麻黄汤合桑白皮汤加减。药用厚朴15g,麻黄12g,石膏10g,苦杏仁9g,法半夏9g,干姜6g,北细辛6g,小麦10g,北五味10g,桑白皮15g,紫苏子10g,川贝母4g,栀子4g,黄芩6g,黄连2g。加水煎熬,取300mL药汁,分早中晚3次饭前服用,每次服100mL。②穴位敷贴。根据证型辨证给药。风热闭肺型取麻黄、杏仁、金银花、生石膏、薄荷、桔梗、蝉衣、前胡、天竺黄,痰热闭肺型取桑白皮、前胡、麻黄、杏仁、黄芩、鱼腥草、白芥子、葶苈子和苏子,肺脾气虚型取党参、茯苓、白术、麦门冬、北沙参、天花粉、款冬花、知母及百部,中药研成细末,用呈凝固状的凡士林制成软膏,取大小适宜敷料,将中药膏敷贴于双侧肺俞穴和听诊肺部啰音最明显部位,纸胶固定,保留6~12h,日1次。

两组均治疗10天。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均空腹采集静脉血3mL,血清分离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两组肺啰音、咳嗽、发热、胸腔积液、气促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复发率。

用药期间呕吐、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情况。

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啰音消失,X线显示肺部阴影吸收,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体温恢复正常,肺啰音减少,X线显示肺部阴影明显减少,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和肺部影像学等无明显改变,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 IL-6(ng/L) TNF-α(ng/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4 29.91±3.25 14.93±1.23 8.38±1.32 2.15±0.34 14.25±2.17 3.36±0.42对照组 24 30.05±3.32 17.76±1.55 8.56±1.43 4.07±0.65 14.43±2.21 5.09±1.15 t 0.148 7.007 0.453 12.823 0.285 6.923 P 0.883 0.000 0.653 0.000 0.777 0.000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d,±s)

表3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d,±s)

组别 例 肺啰音 咳嗽 发热 胸腔积液 气促 住院时间观察组 24 5.35±1.04 5.73±1.17 2.25±0.46 5.17±0.89 4.35±0.51 6.53±1.02对照组 24 6.71±1.46 7.06±1.43 3.09±0.52 6.85±1.26 6.02±1.13 8.62±1.25 t 3.717 3.527 5.927 5.279 6.599 6.893 P 0.001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复发率比较。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25.00%;观察组出现复发0例,复发率为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²=4.762,P=0.029)。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观察出现1例呕吐、2例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00,P=1.000)。

6 讨 论

支原体肺炎属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侵入患者呼吸道,损伤呼吸道黏膜,并激活体内变态反应,加快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物质,损伤肺组织[3-4]。抗生素是临床治疗的主要药物,但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使得头孢菌素等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难以起效。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穿透性强、半衰期长,作用机制为结合肺炎支原体核糖体50s大亚基,对其蛋白质合成进行干扰,以阻断病原体增殖分化,促进病原体清除[5]。

本病属中医“喘咳”、“咳嗽”等范畴。多由风邪或夹寒热之邪,经口鼻而入,邪犯肺卫,致使肺气郁闭、肺失宣降,气机不畅,诱发咳嗽。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理肺化痰等为主。厚朴麻黄汤合桑白皮汤加减方中厚朴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桑白皮汤出自《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林》。其中厚朴能燥湿、行气、平喘,麻黄能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石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苦杏仁能降气止咳、平喘;法半夏能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北细辛可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小麦能养心益肾、除热止渴,北五味可益气养阴、敛肺滋肾,桑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紫苏子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川贝母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山栀子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芩、黄连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止咳、清热化痰、清肺降气之功效。穴位敷贴将穴位、药物、经络融为一体,药物敷贴于特定穴位后,可对穴位产生持久刺激,使得药物经皮吸收快速深入病灶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以改善肺组织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物质吸收,减轻病变程度[6]。穴位贴敷依据证型辨证用药,风热闭肺型予以麻黄、杏仁、金银花、生石膏、薄荷、桔梗、蝉衣、前胡、天竺黄等中药膏敷贴,可起到宣肺平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痰热闭肺型予以桑白皮、前胡、麻黄、杏仁、黄芩、鱼腥草、白芥子、葶苈子和苏子等中药膏敷贴,可起到泻肺平喘、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之功效;肺脾气虚型予以党参、茯苓、白术、麦门冬、北沙参、天花粉、款冬花、知母及百部等中药膏敷贴,可起到健脾益气、养阴清肺、滋阴润燥之功效。口服汤剂配合外治之法可强化疾病治疗效果,从多个环节改善病情,从而缩短病程,加快康复。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肺啰音、咳嗽、发热、胸腔积液、气促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厚朴麻黄汤合桑白皮汤加减配合穴位敷贴治疗MPP效果显著,可加快体内炎症消失,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厚朴麻黄汤合桑白皮汤加减配合穴位敷贴辅治MPP可增强疗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疾病复发,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桑白皮平喘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桑白皮炒制前后HPLC 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桑白皮清肺化痰又美发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Mechanism of Hunan Expert Group Recommended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No.2 Prescription Against COVID-19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