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2021-11-16陈超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滴虫性滴虫外阴

陈超群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鄂州 436000)

阴道炎为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疾病,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疾病的总称[1]。根据其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滴虫性阴道炎为常见阴道炎之一,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生殖道炎症,是常见的非病毒性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异味,或伴有尿痛、尿频等症状,且治疗后易复发,给女性患者身心及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2]。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22~42岁,平均(33.82±7.45)岁;病程8~70d,平均(32.05±3.30)d。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34.05±7.80)岁;病程10~75d,平均(34.50±4.10)d。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3]中滴虫性阴道炎诊断标准,分泌物明显增多,且有异味,伴明显外阴瘙痒、外阴充血,镜检滴虫阳性,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年龄20~50岁,均有性生活,治疗前1周未服用其它相关西药或中药,意识清晰,能配合随访且依从性佳,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其他类型阴道炎或其他宫颈病或宫颈癌前病变,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有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疾病,合并有其它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中途退出治疗或随访不到。

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期间均禁止性生活,停止抓挠瘙痒处,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内衣,保持外阴清洁等。均给予甲硝唑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33020249),每次0.2g,日3次,连续服用7天。

对照组加用奥硝唑阴道栓(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77)洗干净阴道后将栓剂置于阴道深处,日1次,每次0.5g,每晚睡前阴道用药,连续用药7天。

观察组加用苦参黄柏汤洗剂。药用苦参、黄柏各50g,地肤子、蛇床子、蒲公英各30g,冰片2g,生大黄15g。冷水浸泡30min,水煎至300mL,放入冰片,先熏蒸后用药物清洗阴道,每晚睡前清洗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外阴瘙痒、白带异味、阴道黏膜充血、尿频尿痛,设0~3分,0为无,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治疗前后评定阴道健康状况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阴道健康状况评分包含阴道褶皱、pH值、湿润度、黏膜情况及阴道分泌物5项,总分20分,得分越高则越佳[4]。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得分越高则越佳[5]。观察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复发为进行镜检发现滴虫或出现相关症状。

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妇产科疾病诊断治愈标准》[6]。痊愈:滴虫镜检阴性,阴道清洁度为Ⅰ级,瘙痒、白带异味、分泌物异常等症状消失。显效:镜检滴虫无活力或为阴性,分泌物明显减少,且外阴无充血,阴道清洁度Ⅱ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阴道清洁度Ⅲ级及以上,镜检滴虫有所减少,呈阳性。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外阴瘙痒 白带异味 阴道黏膜充血 尿频尿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2.36±0.30 1.30±0.26*△ 2.21±0.25 0.98±0.41* 2.09±0.13 0.91±0.19* 2.14±0.23 0.96±0.14*对照组 45 2.40±0.35 1.88±0.30* 2.26±0.29 1.60±0.32* 2.11±0.18 1.21±0.21* 2.18±0.20 1.37±0.28*t 0.582 9.801 0.876 7.997 0.604 7.106 0.881 8.786 P 0.562 <0.01 0.384 <0.01 0.547 <0.01 0.381 <0.01

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健康状况评分及GQOLI-74评分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健康状况评分及GQOLI-74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健康状况评分及GQOLI-74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阴道健康状况评分 GQOLI-74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6.77±0.35 13.50±0.80* 63.62±6.35 76.80±7.10*对照组 45 6.80±0.33 11.98±0.75* 65.12±8.05 85.25±6.50*t 0.418 9.298 0.981 5.889 P 0.677 <0.01 0.329 <0.01组别 例

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对照组胃肠道不适1例,皮疹1例,经对症治疗均未影响治疗,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复发率比较。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4.44%,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20.00%。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²=5.075,P=0.024)。

6 讨 论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皱襞隐匿毛滴虫大量繁殖引发,致使阴道内环境酸碱失衡,自我清洁功能减弱,从而引发炎症。多发于已婚女性且月经前后高发,具有传染性,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严重甚至可造成不孕不育等不良结局[7]。临床对其治疗多为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治疗效果不一,但有较高的复发性。目前,硝基咪唑类药物为治疗主要药物,具有很强的抗厌氧菌、抗滴虫和抗阿米巴虫作用,其作用机制可抑制细胞DNA合成,并使已合成的DNA降解,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或阻断其转录复制,最终导致病原体死亡。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且肠胃等不良反应明显。

阴道炎属中医“带下病”,滴虫性阴道炎属中医带下病中“阴痒”范畴。《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载:“妇人阴痒,是虫蚀所为。”认为其由虫毒侵蚀至外阴痒痛。另《医学准绳六要·治法汇》曰“阴中痒,亦是肝家湿热”。认为因湿热所致,总之历代各医家观点不一,总结多为脾虚湿盛、肝经郁热或风邪侵淫而导致湿热下注,感染虫淫[8]。治疗应以清热祛湿、解毒除风、杀虫止痒为主要原则。苦参黄柏汤洗剂中黄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苦参杀虫,与黄柏联用起到燥湿解毒、祛风杀虫的作用;地肤子清热利水、燥湿止痒,蛇床子散寒祛风、燥湿杀虫,两药合用,增强杀虫止痒效果;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起到抗炎作用,生大黄清热泻火,解毒疗疮;冰片清热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祛风除湿等功效[9]。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洗剂可提高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症状、阴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其可发挥多靶点作用,缓解全身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0],苦参、地肤子等药物某些成分如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杀虫作用。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局部炎症,提高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另外,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差异,说明药物安全性较好。

中西医合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阴道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滴虫性滴虫外阴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双唑泰泡腾片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9611例孕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结果分析
滴虫性阴道炎的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滴虫性阴道炎的选择用药
?五个外阴小常识
31012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全面护理干预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