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芎舒痛方联合解结针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2021-11-16张月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针法偏头痛头痛

张月华

(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偏头痛是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之一,其又被称作慢性致残性疾病,该病临床表现以一侧或者双侧的搏动性疼痛为主,且具有迁延难愈、疼痛剧烈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1]。笔者用麻芎舒痛方联合解结针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8例,均为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研究组年龄34~71岁,平均(55.35±9.42)岁;男29例,女30例;病程1~4个月,平均(3.17±0.96)个月;头痛类型为先灶型34例,无先灶型25例。对照组年龄35~70岁,平均(55.21±9.38)岁;男28例,女31例;病程1~5个月,平均(3.23±0.91)个月;头痛类型为先灶型35例,无先灶型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神经系统查体呈阴性;②西医诊断符合《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2]中的诊断标准,可伴有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症状;③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②过敏体质及对药物过敏;③长期服用止痛药。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解结针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在颈项部、腰骶部等寻找圆形或条索状结节,确定结节位置后,进行常规消毒,选取解结针(规格0.5mm×60mm)针刺结节,顺着筋肉走行方向,于结节上约0.5寸处针尖方向斜下进针,留针15min,直至施术者能感觉到结节抽动后消失或变软,患者感觉不到酸胀即可出针,1周2次。

研究组加用麻芎舒痛方治疗。药用羌活10g,葛根15g,柴胡9g,天麻10g,白芷10g,白芍9g,细辛3g,甘草5g,防风10g,川芎15g。日1剂,水煎300mL,早晚饭后温服,各150mL。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相关标准,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头痛、恶心、畏光、畏声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根据其严重程度将其记为0~4分,分数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呈反比。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学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发检测IL-6、TNF-α、CPR水平。

用SPSS22.0软件分析,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估。显效:头痛、恶心、畏光、畏声等症状消失,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75%。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5%。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IL-6(ng/L) TNF-α(mg/L) CPR(mg/L)治疗前 治疗4周 治疗前 治疗4周 治疗前 治疗4周研究组 59 20.23±4.19 10.63±2.54* 112.38±15.63 68.46±12.37* 57.38±5.30 3.53±0.59*对照组 59 20.31±4.17 16.32±3.37* 112.63±15.67 86.91±12.52* 57.50±5.29 8.81±0.91*t 0.54 9.51 1.23 9.64 0.34 5.74 P 0.59 0.00 0.22 0.00 0.73 0.00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4周 t P研究组 59 18.77±3.51 34.13±5.17 9.79 0.00对照组 59 18.70±3.48 25.72±4.63 7.72 0.00 t 0.49 7.10 P 0.62 0.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脑风”等范畴。病机为外邪侵袭、邪气闭阻脑络,而“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肝风上扰,痰瘀互结,气血亏虚,阻壅经络而发头痛。内伤多由七情内伤、久病体虚、情志不遂或风火痰浊等侵袭导致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而化火,留而不去,居而不动,不通则痛;或肝阳暴亢,挟风火循肝经上冲于头部而发病。治当以祛除邪气,疏通经脉为先,以平肝祛风为原则。解结针法解结是指针对结之形成的治法,而解结可达到通畅经脉,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快速缓解偏头痛。《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结虽久,犹可解也。夫善用针者,犹解结也。”明确指出通过解结之法可处理五藏六腑之疾,即为解结。循少阳经循行路线查找,阳性筋结点主分布在耳额神经分支、面神经额颞支等。颈项部长期积累性劳损,可引起小神经、颞神经等神经血管支配区域的疼痛,故在颈项部可沿颈百劳、颈夹脊穴等穴查找结节。研究发现,解结针法可消除无菌性炎症,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肌张力,抑制痛觉冲动的产生和传递。

麻芎舒痛方中天麻归肝经,平肝熄风以止痉,祛风湿以止痛,为头痛之要药;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之用;二者相辅相济,一升一降,调畅气机,通达气血,通络止痛。柴胡归肝胆经,可疏肝解郁止痛;白芍收敛肝阴以养血,有祛风止痛之妙;羌活、防风、细辛有祛风止痛,疏散风邪之效;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疏散风邪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有保护颅内神经、血管,镇痛的作用;白芍有解痉、镇痛的作用;川芎有镇痛、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循环的作用;羌活、防风、细辛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的功效;白芍可扩张外周血管,缓解疼痛;甘草能提高免疫能力[6]。研究结果示,麻芎舒痛方联合解结针法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单行解结针法治疗效果更高,说明联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偏头痛,此外治疗4周后,两组头痛、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下降趋势更明显。说明该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畏声等的症状。治疗4周后两组IL-6、TNF-α、CP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下降趋势更明显,提示麻芎舒痛方联合解结针法能有效调节炎性水平。原因可能是解结针法可消除无菌性炎症,再加上麻芎舒痛方中包含羌活、防风、细辛等药可调节免疫功能,还可达到抗炎的效果。

综上所述,麻芎舒痛方联合解结针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能减轻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炎性水平。

猜你喜欢

针法偏头痛头痛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
偏头痛吃紫菜干
会变身的烦恼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