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术后30 例
2021-11-16陈惠玲程平玉
陈 檩,陈惠玲,程平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玻璃体内注射(intravitreal injections,IVI)是眼科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底病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注药前,使用聚维酮碘对结膜囊进行消毒是术前的规范性操作[1],其能减少眼表面的病原体负荷,降低眼内感染的风险,但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消毒以降低眼内感染风险的同时,也对眼表带来了损伤[2],使患者在术后出现干眼样眼表损害及主观不适感,影响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因此,如何促进患者IVI 术后的眼表修复也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 耳穴压豆是中医眼科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刺激耳穴可以调整脏腑气血津液在眼部运行及分布,改善眼表不适症状。 近年来笔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IVI 术后30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①根据相关指南及诊疗规范[3-6]诊断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发现黄斑水肿[7]。
1.2 纳入标准 ①近3 个月内无眼科手术史;②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患有干燥综合征、睑板腺功能障碍、翼状胬肉等影响眼表功能的疾病;②对雷珠单抗、聚乙二醇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聚维酮碘消毒液过敏;③既往诊断为焦虑症或曾患精神疾病。
1.4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行IVI患者60 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 例。 2 组性别、年龄、原发病或病理改变、患眼眼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0 30年龄/岁58.93±12.06 57.20±11.77男17 16女13 14患眼眼别左眼14 14右眼12 13双眼43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14 12原发病或病理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87 79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12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采用雷珠单抗(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E06PB) IVI 治疗。 IVI 操作前予0.5%聚维酮碘消毒液(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00609S)冲洗结膜囊30 s,30 s 后予0.9%生理盐水100 mL 冲洗以去除聚维酮碘,至眼表无明显聚维酮碘残留。 IVI 参考欧洲视网膜专业学会IVI 技术规范[1]进行,IVI 术后予常规护理:氧氟沙星滴眼液[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TR0286]点眼预防感染,每日4 次,共用7 d;聚乙二醇滴眼液(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批号:108SE)点眼,每次1 滴,每日4 次,疗程1 个月。
2.1.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干预。选取耳穴中眼、肺、肾、脾4 个穴位,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耳穴并用棉签擦干,将王不留行籽准确贴压于双耳相应的耳穴处,再用方形小胶布固定,反复按压、揉搓,使耳穴压豆处出现酸、麻、胀、痛的“得气”感,以微微发热为度。 每日按揉双侧耳穴压豆处4 次,每次5 min,疗程1 个月。
2.2 观察指标
2.2.1 眼不适症状发生率 统计2 组治疗1 周各项术眼不适症状(包括眼异物感、眼干涩感、眼疼痛感、眼痒)的发生率。
2.2.2 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河高度(TMH)检测 使用干眼分析仪(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型号:SW-6000D)检测治疗前、治疗1 周及治疗1 个月时2 组BUT、TMH。 观察眼均为术眼,若双眼手术则选择右眼作为观察眼。
2.2.3 杯状细胞密度检测 采用印迹细胞学检查治疗前、治疗1 周及治疗1 个月时2 组术眼结膜杯状细胞密度。 检测方法:予爱尔凯因滴眼液表麻后吸干泪液,取4 mm×6 mm 梯形灭菌乙酸纤维素滤纸,毛面贴于颞侧球结膜,轻轻按压10 s 后取下滤纸;标本置于95%酒精中固定,经PAS 法染色后使用光学显微观察。每个标本随机选取5 个视野分别计算杯状细胞密度,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标本的杯状细胞密度。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2 组治疗1 周各项术眼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见表2。
3.2 2 组治疗前后BUT、TMH、杯状细胞密度比较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BUT、TMH、杯状细胞密度比较(±s)
表3 2 组治疗前后BUT、TMH、杯状细胞密度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0 30时间治 疗 前治 疗 1 周治疗1 个月治 疗 前治 疗 1 周治疗1 个月BUT/s 13.51±1.93 8.49±1.911)11.83±1.831)13.37±2.00 10.05±1.881)2)13.06±1.622)TMH/mm 0.33±0.12 0.44±0.111)0.34±0.12 0.34±0.09 0.38±0.09 0.37±0.14杯状细胞密度/(个/mm2)374.03±53.62 217.43±45.101)335.73±50.741)382.00±53.64 282.90±53.651)2)360.97±45.462)
4 讨 论
IVI 是眼科常见的治疗方式,而眼内感染是IVI严重的并发症。 聚维酮碘是IVI 操作规范推荐的结膜囊冲洗消毒剂[1],但聚维酮碘不仅对病原体产生氧化损伤[8],对眼表组织细胞也带来损害。 聚维酮碘干预后会使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率增高[9],结膜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发生改变,影响黏蛋白层进而破坏泪膜的稳定性[2]。
聚乙二醇滴眼液是临床眼表修复常用药,能延长BUT,促进结膜杯状细胞增生[10]。 在白内障术后的眼表损害中,聚乙二醇滴眼液可以缓解患者眼表的不适症状[11],提示其可应用于IVI 术后眼表损害。
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穴,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可调整脏腑之气、血、津、液的运行及分布,加强眼部经络气血运行。刺激耳穴中的眼、肺、肾、脾,能健脾固卫,调节眼表津液重新分布,鼓邪外出,改善双目干涩、疼痛等症状。 现代解剖学表明:耳廓具有大量的末梢神经及血管,刺激耳部神经末梢,可以促进组织、细胞损伤的修复[12]。 已经有眼科应用研究表明耳穴压豆可以减轻干眼患者眼表不适及改善相关指标[13]。
IVI 术前使用聚维酮碘消毒使患者角结膜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受损,术后黏蛋白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易出现干涩、疼痛等主观不适[14]。本研究结果显示:2 组在术后均出现了眼部主观不适,但治疗组各项不适症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提示耳穴压豆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可加快IVI 术后眼表不适症状的消退。
BUT 指完全瞬目后泪膜上出现第一个干燥斑的时间,是评价泪膜稳定性的主要指标[15]。 BUT 短则表明泪膜不稳定,泪液中黏蛋白缺乏,提示结膜杯状细胞受损。 本研究发现2 组IVI 术后均出现BUT 下降,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4,16]。 同时,本研究观结果显示:治疗组BUT 恢复较对照组更快,提示耳穴压豆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能改善泪膜稳定性,修复受损的结膜杯状细胞。
TMH 是反映眼表基础泪液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 周后对照组TMH 较治疗前增加,但治疗组在治疗1 周后TMH较术前无明显增加,这与既往报道泪河高度降低不同[14,16],可能与纳入研究的人群不同有关。 本研究纳入的人群在术前均无眼表疾病,故在聚维酮碘冲洗刺激结膜囊后, 对照组出现泪液分泌反应性增加, 而治疗组TMH 与术前无明显差别,提示耳穴压豆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在治疗1 周后能够减轻聚维酮碘的刺激及由之带来的反应性基础泪液增加。
此外,本研究亦发现治疗1 月时治疗组杯状细胞密度已与术前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杯状细胞仍未修复至术前水平,既往研究表明白内障术后同样存在类似现象[17]。本研究进一步提示耳穴压豆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改善泪膜稳定性的机制与促进结膜杯状细胞修复相关,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8]。
综上,耳穴压豆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可加快IVI 患者术后眼表修复,促进杯状细胞修复,改善患者泪膜质量,减轻眼部不适症状,较聚乙二醇滴眼液单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对其他使用聚维酮碘进行结膜囊冲洗的手术引起的眼表损伤也具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