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11-15苏金相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苏金相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小学生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目标,也是小学生写作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发展的根本目标。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相对简单的阶段,相应的生活经验不足,导致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一定的认知问题。学生无法理解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或文本中风景、事物的表象和特点,因此无法充分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和艺术表现技巧。小学语文教师应科学选择阅读内容,科学使用教育工具,为小学生提供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资源,进而为小学生提供理解文章内涵的理论框架,并探索文章的情感,使学习阅读的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并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阅读活动。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阅读能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高尚的情操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中国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个人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杰出的人才。通过语文课本中的生动形象,感染学生,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勇于求真、明辨善恶、分明爱恨、高尚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孩子的世界是干净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得到适当的引导,才能积极地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阅读了许多有正义感的英雄故事、人文情怀传记、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宁死不屈的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优美的诗歌,让学生从中汲取精华,净化心灵,开阔视野,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真诚,辨别善恶,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灌输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1.2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读写能力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前提,离不开词汇的积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积累词汇量。只有语言的积累,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当与人互动和写作时,可以有话要说,有词可用,有句子要写,有感情要传达。在所有古今中外文人传记中,文人自幼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从而为写出无数的诗歌做铺垫。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阅读优秀报刊杂志、古今中外名著,增加阅读量,增加语言文字积累。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口语交流和写作能力自然提高。

1.3通过阅读发展学生个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顺应新课改,语文教学从传统的机械教育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转变。语文教师除了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更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学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积极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打开课外学习的大门,扩大知识量,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忽略学生差异性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基于一对多的课堂教学体系,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另外,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些教师不注重向学生灌输阅读技巧,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和学习的根本,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普遍问题。

2.2忽略综合素质培养

在评估学习成果的标准中,成绩仍然是主要的评估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忽视语文教育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强调评分、忽视质量的现象。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3.1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环境,增加与书籍接触的机会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习惯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必须要使学生具备与书本互动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书本,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一个人学习和反思知识的过程,精读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学,培养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意识。举例来说,老师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携带一本他们认为值得阅读的书,并把它们放在阅读角。闲暇时学生可自由查阅书本,完成阅读后,学生可以用铅笔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下自己的名字,最后看一个学期的读书量。这种阅读不仅能丰富学习环境,还能让学生与书本互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浏览文章,逐步提高阅读意识和技能,养成自读习惯。

3.2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生从接触单词开始就已经开始有了阅读思维,但小学生还需要继续阅读练习,才能使这种思维成熟。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和思考是最重要的,而思考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发现的问题越来越深入,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会越来越强。在预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一些文章中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随着学生阅读技巧的提高,教师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描述文章的灵感与现实生活情况等。最后,教师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到答案。当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答案时,他们将初步具备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3应用类比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教学的系统性

小组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小学教师结合课本内容,更深入地探索课本阅读内容的特点,从写作主题、表达方式和作者的写作经验等方面对课本内容进行分类,然后引入课外活动。阅读内容要确保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在话题、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叙事特点等方面保持一致,让小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阅读的共同特点。阅读类似的文章,通过对比类似的写作方法或写作技巧来提高自身阅读水平。比如小学老师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姑娘》寓言故事时,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结合课堂上可读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课外童话进行对比,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或我们经典的传统童话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课本内容,分析《卖火柴的小姑娘》文章中不同人物的关系,分析小女孩被拒绝的时候的人物情绪。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童话的真实情感。

3.4转变教学观念,在趣味教学中激发自主阅读能力

利用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吸收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想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主动阅读的想法。在课外阅读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实现自我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帮助学习者实现书本思维的飞跃。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课堂文章插件来教授课外阅读,课本里的很多文章都是名著的片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课堂讲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逐渐提高学生的閱读速度。

4.结语

总体而言,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不仅可以促进语文学科的进步,而且可以促进小学生对语文技能的掌握和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小学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宋青.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J].学周刊,2021(29):145-146.

[2]花建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27):105-106.

[3]刘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家长,2021(26):185-186.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