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开展对策研究
2021-11-15赵理珍
赵理珍
【摘要】高中教师要试着构建起更好的课程体系,用专业的、精深的心理学知识去为全体学生服务,并且让更多的学生懂得把自己的负面心情、浮躁心绪、焦灼意识、阴暗意识等等传递给自己的教师,从而能让教师结合实际的困惑和问题去处理问题的辅助者,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要把知性、理性、感性、驅动力等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让学生逐步信任自己,试着把自己的真正的痛苦和烦恼传递而出,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拥抱更好的人生。
【关键词】高中教师;心理教学;开展模式;对策研究;影响探讨
高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去开展教学工作,让更多的学生懂得:心理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常见的问题,也是需要用心去反思、用心去正视的问题,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漫长的人生和求学生涯中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和突破的模式,从而能成长成才。教师要立足于帮助学生、关注学生、驱动学生成长的模式,让更多的学生不再迷惘和混沌,而是能对于本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和拆解,从而能在学习和解读个人心理的过程中实现更大程度的飞跃。
一、高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以得到学生信任
笔者以为,21世纪的教师本不应该继续以高高在上的、耳提面命的、不可一世的姿态去驱动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是要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一种爱、平和、宽容和温存,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课程中呈现出更为真实、更为从容的状态,也能够把自己的更为真实的心理问题和内在困惑倾吐给本人的教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和“战友”,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和教师就心理问题完成更为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实现本质层面的发展突破[1]。教师要以谦卑者而不是自负者的角度去和学生对话,要以从容的、淡定的、幽默的智者的模式去和学生对话而不是以阴沉的、抑郁的、过来人自居的身份去和学生对话。在把握住生命的精彩、人性的复杂、岁月的沉重后,教师要游刃有余地完成课程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在完成心理辅导课程的同时真正得到比较充足的收获。
二、用富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去和学生开展交流
结合实际加以分析和探讨,学生绝对不是千人一面的,而是千人千面的。换言之,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思辨能力都是不同的,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绝对不能以完全统一的模式去驱动学生的发展,这对于学生是很不利的,也不利于教师的正确的教学理念的开展和教学观点的推动。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的他们处于一种比较自负而又自卑、内敛而又孤独、特立独行又缺乏安全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是需要得到年长者的指导和指引的。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所显现而出的心理问题去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规范,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习课程、完成心理疏导的同时,能更好地感悟到生命的乐趣,勇敢地克服自己遇到的全部的问题和难题,这对于学生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2]。教师可以以一对一访谈、信件沟通、彼此对话等等形式去完成心理辅导的工作,让学生在绝对私密的条件下去完成交流模式和沟通模式,让更多的学生更加懂得:强大的人格力量和良好的心态是彼此互为表里的,换言之,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涌现出强大的人格力量,反之亦然。教师要把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模式融入到本人的实际之中,从而能让更多的学生在接收到访谈后完成本人的发展和更大程度的突破。
三、家校试着配合以推动学生实现更好的进步
高中教师要搭建起师生彼此配合的新模式和新体系,让学生愿意把心结和内心的种种隐衷传递给自己,从而能方便教师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教师也要让学生的家长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且成为一座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新桥梁,从而能让更多的学生乐于把自己的意见、建议、主张、思维传递给教师,又能让教师的思维和意识引导并影响学生,让学生的能力实现突破。
教师要把开展心理辅导的方法、策略、意义、模式和步骤带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懂得自我疏导;在家长会上教师也要挣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能打造出相应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将教师所构筑成的教学理论加以延续和升华,能让自己的孩子在家庭中养成正确的心理疏导的机制,善于卸除内心的压力和负担,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不断地修行自己、打磨自己,完成对于人生的初步思考,又能将压力和负担变为生命的中心和重心。
结束语:
教师要秉持着正确的策略和模式去完成心理层面的疏导和带动的相关的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能增加对于心理学的认识,把常用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试着克服自己引导的形形色色的、点点滴滴的心理问题。教师要令学生懂得: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对于任何人都是无与伦比的财富,也是值得学生加以认真地把握的能力和生命习惯。如果教师能瓦解学生的浮躁心理,助力其克服困难,事实上是有助于学生的更大程度的成长的。教师要令学生懂得:不断地克服实际的困难,实现综合突破,这才是健康人生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李宗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2):159-160.
[2] 江光荣.选择与成长[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