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中职护理教学研究
2021-11-15丁丽蓁
丁丽蓁
摘要:职业素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实现具体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职业素养的培养又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如何切实提高中职护理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其能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是我们中职护理专业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就培养中职护生职业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做一定的实践探索,构建一套中职护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期为提升中职护生的就业竞争力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中职院校在实践中加强了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但是在培养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中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生源质量不统一;其次,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些新问题,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弱等特点。因此,中职院校护理专业需要继续探索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以提升中职院校的培养质量。
一、价值观教育
因为护理工作本身比较特殊,护理岗位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对于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要求比较高,只有保持一种奉献精神,护理人员才能在工作中全情投入,不惧困难。护理人员工作的出发点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他们需要从心底树立一种大爱精神,在工作中关爱患者,以真诚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善良、真诚对待患者。在中职培养工作中,在培养初期,教师就要向学生渗透一种大爱思想,让他们在学习护理专业之初,就认识到这个岗位的特殊性,始终以高标准的道德素养要求自己。
比如,在第一节专业课,教师可以不讲专业知识,给学生介绍护理行业,用护理行业中的典型事件熏陶学生,使他们对第一节专业课留下深刻的记忆,使用牢记教师在专业第一课上教给他们的良好品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对于护理职业的情感,使他们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动下,增强专业能力,
二、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护理课程体系要全面科学,在知识、能力和情操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高职院校要做好调研工作,针对护理行为的核心能力和相关支撑能力设置对应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就可以养成全面的职业素养。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专业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两部分,对应核心能力和相关支撑能力。确定好课程后,还需要优化课时分配和学段分配,使得课程教学发挥最大的效果。比如,《护士礼仪》《护士美学》等课程是非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因此,它们可以和《护理学导论》《护理管理学》 等课程进行搭配,在同一学段出现。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思考护士行业的礼仪和美德,做一个更受欢迎的护理人员。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可以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关注实习实训活动
要是职业素养真正形成学生的一种内在精神品质,中职院校必须要因地制宜开展实训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讲解护理理论的同时,让学生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实践技能。为了保障实训教学质量,护理专业必须要建设条件优越的实训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仿真训练、临床护理的条件。通过这种实践训练,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可以全面提升,专业护理实践技能提升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与同事的配合能力、临床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的都得到了发展。
教师可以创新实训模式,比如,通过全景教学模式,模拟真实化的护理场景,让学生将实训室当成意愿,以极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模拟。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之间相互配合,與患者沟通,用最认真负责的护理态度、扎实的护理功底以及过硬的实践技能处理护理工作,增强抗压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应对复杂工作情境的能力。全景化的实训课程最大化地还原临床护理场景,使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得到锻炼,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等。同时,这种全景化实训不光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人文精神。
四、全面考核
职业素养也应当体现在考核体系中。在考核体系中体现出对职业素养的考核,能够使学生的目光从关注专业核心技能转移到重视综合职业素养上。比如,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考核中,教师除了要考核学生的护理理论、实践技能。还将护理用语、仪表着装、行为规范、沟通技巧等融入考核中,考察他们是否表现出了良好的护理礼仪,使得考核指标更全面,用全面科学的考核指标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护理人员。
五、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行业发展,人们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护理教学工作要从价值观教育着手,全面培养护生的职业素养,健全课程体系、重视实训活动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礼仪,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的现代护士。
参考文献:
[1]方瑞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研究综述——以护理专业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3):14-17.
[2]谭余娟.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全面推进中职护校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