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021-11-15邓婉仪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数学

邓婉仪

摘 要: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你知道吗”栏目是很好的数学阅读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些阅读资源不重视,甚至忽略带过,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这些阅读材料的功能?教师应以“读”促“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以“读”促“学”的四个策略:情境创设,加入阅读,激发兴趣;新课讲授,引入阅读,加深理解;课后延伸,拓展阅读,实现迁移;单元整理,推广阅读,形成系统。以“读”促“学”,加强学生数学阅读,领略阅读与思维碰撞的精彩,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以“读”促“写”;学习能力

一提到“阅读”,我们往往认为是文科的专利,实际上对于理科来讲,阅读也极其重要。数学阅读是顺利有效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就难以适应数学化的社会。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你知道吗”就是很好的数学阅读材料,它包含四大方面的内容:数学史、数学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数学以及生活常识与信息。这个栏目向学生传递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背景知识,传播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数学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些阅读资源不重视,甚至忽略带过,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发挥这些阅读材料的功能,教师应以“读”促“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情境创设,加入阅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中,如果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引用和穿插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故事,加入相关内容的阅读信息,不仅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很多“你知道吗?”的内容与新授知识联系紧密,我们可以把它有机融合在新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创设情境,学生通过阅读“圆周率的历史”,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在阅读“祖冲之的相关成就”时,学生在祖冲之的榜样示范作用下,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祖冲之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数学的精神。在相关阅读的指引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并会用式子表示,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这既避免了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停留在浅显层面,也避免了对学生强加硬塞式的思想教育。

通过阅读挖掘圆周率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数学文化发展史的窗户,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带领学生逐步走进圆周率的世界,近距离感受数学家们的探索精神。

二、新课讲授,引入阅读,加深理解

数学语言具有符号化、逻辑化的特性,同时又具有严谨性、抽象性,这就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因此,可以让学生凭借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多次阅读数学文本,并借助画一画、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折一折、算一算等实践活动去发现,探索和体验文本的意蕴,从而实现与文本对话。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丰富感性认识,有条理地呈现操作过程,其实就是理解概念意义的过程,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习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适时介入“你知道吗”栏目中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把一个图形经过分割、移补,而面积保持不变,来计算出它的面积的知识以及《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中说的:“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孝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发展的历史,又从中掌握了古人的数学推导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导的理解。

又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时,教师可以在新课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这一版块内容,使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你知道吗”介绍的方法就可以成为开启学生另一种思维方式的钥匙,促进学生加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课后延伸,拓展阅读,实现迁移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容易混淆。因此,在学生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对比,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滥用,特别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达到后,我们更应该关注和引导学生数学知识内涵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例如,在学习完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笔者安排了学生研究算式:999×99。

要求如下:

(1)不计算,说出999×99的积是几位数。

(2)出示3组计算结果,请判断哪些结果是不可能的。

(3)笔算999×99,验证判断。

(4)介绍古代算法“格子乘法”。(教科书P48的“你知道吗?”)

仿照下面的例子算出“999×99”的积作为课后延伸,笔者之所以选取“999×99”这一素材,一方面,可以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口算”“估算”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计算999×99时要连续进位,笔算过程略复杂,既体现了极限的数学思想,也刚好与介绍的不用进位的“格子乘法”笔算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古人算法的奇妙之处。

在拓展阅读“你知道吗”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向学生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发展学生思维。作为人们在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极限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逐步转化向抽象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极限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课堂、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本身对于抽象事物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极限思想,能为学生后续的数学进修打下基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时,既要沟通联系,又要区分异同,求同存异,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这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使学生把所学内容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有效克服思维定式,实现学习的正迁移。

四、单元整理,推广阅读,形成系统

与其他学科对比,数学有很多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运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加入一些阅读链接,让学生逐字阅读,理解文本本质,自然就能攻克难点,系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五年级下册《质数、合数》这部分内容后,较多学生会出现概念混淆的现象。学生对因数和倍数、质数与合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概念中的关键字理解得不够透彻,因此,教材把“分解质因数”作为一个补充知识放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依据学情分析,教师有必要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阅读。

分解质因数是研究整数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分解质因数对本单元中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学习也会带来很大的方便。在讲解这个方法时,笔者让学生逐句逐字的推敲剖析,用最简单的例子“30”介绍方法,学生对短除法的理解掌握就深刻了,真正弄懂含义。实践证明,学习了“短除法”后,学生对整个单元的数学概念有了清晰的认知,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有效的阅读引导,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既突破了方法教学的难点,又让学生自然地掌握了数学方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引导学生以“读”促“学”,学会阅读所链接的数学背景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数学阅读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以“读”促“学”,加强学生数学阅读,领略阅读与思维碰撞的精彩,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君.数学阅读的教与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9.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