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典:让诗词在简约中丰盈
2021-11-15黎文娜
黎文娜
摘 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往往只注重“能够准确默写”古诗词,而忽视对古诗词的感悟和运用,难以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文章从“用典”的方式、作用、意义三方面入手,进行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辛弃疾词三首群文阅读,让学生学会一种鉴赏方式,进而在持续地练习中提高鉴赏能力。
关键词:辛弃疾词;群文阅读;鉴赏古诗词;用典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往往满足于“能够准确默写”,忽视对古诗词的感悟和运用,难以提高欣赏品味。而这一现状的产生,与学生不知如何鉴赏古诗词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文章将着眼于写作手法——“用典”,以此作为鉴赏辛弃疾词三首的途径。
刘勰《文心雕龙》认为,“用典”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亦即根据古事来类比义理,援引古事来证明当今。诗人或词人出于不同的原因和目的,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情达意,使“用典”成了诗词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之一。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材中,辛弃疾的词作共有三首,分别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三首词不仅主旨相同——“爱国”,而且都运用典故,适合开展群文阅读。
一、用史引诗,典出有据
借助注释、工具书和补充材料,我们发现辛弃疾词三首的用典方式主要有三种:引用古籍中的故事,引用古籍中的词句,既引用古籍中的故事也引用前人的词句。
(一)引用古籍中的故事
“八百里分麾下炙”:《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王济和他比射,以此牛为赌物。王济“一起便破的”,王恺于是杀牛作炙。此处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突出部下享用酒食的豪壮场面,这样的军营生活令作者久久不忘;同时取其豪迈之气,与整首词呈现出的“壮词”风格一致。
“五十弦翻塞外声”:“五十弦”,原指瑟。《史记·封禅书》写道:“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太帝命素女奏五十弦瑟,由于太过悲哀,太帝禁而不能止,后来,“五十弦”成了“悲哀的乐曲、音乐”的代称。军营中不仅有啖肉的场面,还有配乐——“塞外声”。行军打仗时节,将士们演奏的多是军乐,这种音乐多有粗犷之气;而在外征战良久之人难免产生思乡之情,所奏之乐也就相应地带有悲戚之感,这是作战经验丰富的作者容易捕捉到的。
“马作的卢飞快”:“的卢”是一种良马。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带兵打仗,粮草必须充足,兵马必须精良。而史书中与“马”有关的可靠记载,其中之一是的卢马与刘备的故事。战场上,有一匹跑得快、对主忠诚、能助主脱困的良马,是将领之福。作者用此典故,既是侧面渲染战争场面之激烈,也是暗示自己所骑的马是一匹好马,能帮助自己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还希望自己有机会像刘备一样成就一番功业。
“弓如霹雳弦惊”:“霹雳”,响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南史·曹景宗传》记载,曹景宗自言:“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曹景宗是南朝名将,拈弓搭箭时弓弦发出的声响有如霹雳,这必然是孔武有力、武艺超群之人才能做到的。作者借其人其事,有意与之比肩,让人不难想象到主人公作战勇猛,能够带领部下在激烈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场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用典方式主要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八百里”“五十弦”的典故从内容和风格上突出“壮”,与整首词的词风相协调;而“的卢”“霹雳”故事的主人公刘备、曹景宗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写他们,更是为写自己,抒情主人公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再者,我们看到,辛弃疾即使被弹劾,罢官赋闲在家,一腔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却不减,即使做梦,梦里也全是“连营”“沙场”,渴望“了却君王天下事”。酒后吐真言,诉衷情,这是词人爱国之第一重。
(二)引用古籍中的词句
“飞镜又重磨”:月到中秋分外圆。每至中秋之夜,月亮就成了人们寄托思念的对象。辛弃疾也不例外。词作开篇便是“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月亮又圆又亮,像刚刚打磨好的镜子。而“飞镜”之说,李白有诗句“月下飞天镜”“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另外,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有“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两句,明月皎洁,如明镜飞上天空,照临宫殿;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月光尽情散发出清冷的光辉——营造了静谧优美的意境。辛弃疾化用李白的诗句,以月夜美景为发端,同样忍不住把酒问月。不同的是,李白问的是“嫦娥孤栖与谁邻”,而辛弃疾要问的是“被白发,欺人奈何”。
“被白发,欺人奈何”:白发不请自来,这不是欺负人,又是什么?辛弃疾化用唐代薛能的诗句“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青春大大方方地离我而去,白发欺人毫不客气,没完没了地长出来。在这里,与其说问嫦娥,不如说是作者自问,感叹自己日益衰老,心中的宏愿不知道还能不能实现,而他的宏愿就是“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杜甫有诗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传说月中有桂树,如果砍掉它,人间的清辉应该更多。作者想要乘风飞去,到万里高空去看一看魂牵梦绕的山河,这样的愿望如今却无法实现,因为月中桂树遮蔽了月光。他想要做的,是砍倒桂树,让人间遍布月光的清辉。原来,面对良辰美景,作者想到的是,北国如今已经沦陷,朝廷中阻碍北伐的人正像是遮蔽月光的桂树。作者将问月的情趣与隐喻的含意融为一体,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坚决反对妥协投降的态度和立志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的用典方式主要是引用古籍中的词句。“月亮”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之一,被赋予了思念、团圆等内涵,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个人化的抒情不同,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所呈现出的艺术境界则更为高远:他期待的是祖国河山的统一,是更高层次的团圆。中秋问明月,立远志,这是词人爱国之第二重。
(三)引用古籍中的故事和词句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登高所见,是萧萧而下的树叶、滚滚奔腾的长江水,是实景。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想到神州大地已沦为金人占领之地,千古兴亡,悠悠往事,都成历史,令人感慨。因而,眼前不舍昼夜、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既是实景,也承载了作者的无奈与伤感。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吴志·蜀先主传》曾记载曹操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中还记载,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来此,会想起三国,是符合情境的。因为,京口属于今天的江苏镇江,是孙吴一度建都之地。想到孙吴,自然会想到孙权。年未满二十的他从父兄手上接过江东基业,但他并不满足于东南半壁江山,而是不停地出战争雄,对曹操、刘备这样的一世之雄无所畏惧,令曹操感叹佩服。作者一方面借曹刘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怀古讽今:如今的宋朝也是占有东南半壁,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有一个可比孙权的吗?满怀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用典既引用古籍中的故事,也引用前人的词句。从题材来看,这首词属于怀古之作,与此同时,作者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寄寓其中。登高怀英雄,愤主和,这是词人爱国之第三重。
二、简约其外,丰盈其中
辛词简约,却蕴含了风格、形象、情感之美,内在丰盈。运用典故,或化用前人诗句,或引用古人故事,这是三首辛弃疾词的共同点。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词作的内容,契合了词作的豪放风格,而且有助于突显词人形象,实现曲笔达意。
作者不满主和,渴望出战,以期实现国家统一,这是三首词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辛弃疾的高明之处在于,他频频使用“刀”“剑”“马”“兵”“战”等词语记录自己的实战经验,又使这些词语与前朝往事相勾连,使之得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典故的使用,使得读者既能读到作者的沙场经历,又能了解到古人的音容笑貌,巧妙地将两重意义在简短的词作中同时呈现了出来。
从词作的风格来看,三首词都具有明显的豪迈气概,运用的典故也与浑厚雄壮的词风相契合。一首“壮词”,啖肉奏乐的畅快,紧张激烈的战斗,是作者的快人快语;一句“斫去桂婆娑”,是渴望祖国大好河山早日实现统一的豪言壮语;一叹“生子当如孙仲谋”,道出了沙场征战、收复失地的凌云壮志。三首词的格调都非常明快,是辛词豪放派的代表。
再者,典故中的曹景宗、刘备、孙权等都能征善战、风云一时,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作者在词中盛赞这些英雄,既有仰慕之意,更有英雄之思:他们都活在乱世之中,但都实现了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自己年华老去,是否还有机会?当历史人物与抒情主人公形象重叠,我们看到的,是词人暂时的感慨,执着的爱国。“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成了辛弃疾一生的真实写照。
此外,辛弃疾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屈辱求和的时代,朝廷权贵安于现状,奢靡享乐,朝廷上下毫无振作之气。辛弃疾虽有统一南北的雄心壮志、有上阵杀敌的大才,却不得重用,反而屡屡被排挤、弹劾,长期赋闲。加上“归正人”(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的身份,他更是不为南宋朝廷所信任。在这种处境下,辛弃疾写词时借助典故,还有借古托今,曲笔达意,以免招致更多麻烦的意思。
三、学会鉴赏,提高品味
通过对辛弃疾词三首运用典故的方式及其作用的群文阅读与条分缕析,辛词高超的用典、豪放的风格,辛弃疾强烈的爱国情怀,无不最大程度地彰显出来。辛弃疾的词多用典故,但用典并非他的专利,僅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除了辛词三首以外,运用典故的作品还有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秋瑾的《满江红》,文天祥的《南安军》和夏完淳的《别云间》等。学生若能够以“用典”为抓手,由尝试鉴赏其余的课内古诗词扩展至鉴赏课外古诗词,则在持续性地练习中,其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欣赏品味将不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得以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