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2021-11-15李建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15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康复

李建菊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脑卒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通常急性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据相关统计,脑卒中致残率高达86.5%[1]。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是残疾患者的主要表现,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因此,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尽早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对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4]。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中进行康复训练,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约35%[5-6],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状态。如何改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延缓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痴呆已受到广泛关注。通过不断探索发现,社区系统干预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7-9]。本研究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01—2020-01治疗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功能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记忆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总有效率,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的改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01—2020-01治疗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70例,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2)对本研究方案签署同意。排除标准:(1)植物生存状态等无法配合的患者;(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4)合并精神疾病者;(5)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者。

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61~78(65.46±2.66)岁,病程2~18(12.21±2.15)d。观察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61~78(65.13±2.78)岁,病程2~18(12.21±2.12)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肢体活动护理: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的关键之一是尽快帮助其接受功能康复锻炼,组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理疗和针灸相结合,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加强饮食管理,定期测量血压,根据关节活动的幅度和方向开展被动锻炼,刺激肢体舒缓和抑制痉挛。(2)语言功能练习:患者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语言功能障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医务人员要加强语言功能康复护理,鼓励患者多动口,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促进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3)并发症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及时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护理过程中应积极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加强血糖安全护理,注意输液部位的更换。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功能康复护理。(1)按数字顺序练习:让患者说出并写下0~10的数字,当有困难时,给出0~10张卡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10]。慢慢增加数字难度,再让患者多次重复成功后,按照奇偶数等复杂规律写数字,不断变换顺序和规则。(2)计算训练:设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算相关生活内容,如购物、买菜、数西瓜、数草莓、买菜、数工具、数海报、数昆虫等,提高患者的计算能力[11-14]。(3)记忆训练:选择患者的旧图片,让其说出正确的姓名和地点,间隔10 min后反复询问患者图片内容,并在患者回答正确时延长间隔时间,每天选择不同的图片内容进行培训[15-16]。当病人的记忆力改善时,需增加图片的数量。(4)日常活动记忆:让患者每天做有规律的活动,并多次重复,让患者能够回忆和讲述。(5)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在表格上列出不同项目的名称,要求患者正确分类,并说明每一类别的项目数量,让患者走出各种共同点和不同点[17-20]。(6)注意力训练:适当引导患者进行视觉追踪、猜谜游戏和电脑游戏等,方法可以选择自然事物的分类(水果分类、蔬菜分类、厨房用具分类、汽车分类等)、视觉空间识别(如四大谜题、反思训练)等,提高患者对外界的识别能力和注意力[21]。(7)执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患者设计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找错、找环、找差异、找蟑螂、找单词、玩捉迷藏。(8)心理康复护理:一方面,脑卒中患者会因肢体瘫痪、大小便失控、失语、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出现悲观、抑郁、恐惧等情绪,再加上语言沟通障碍和身体功能恢复过程漫长,有可能造成患者严重的情绪和心理障碍,特别是那些无法完全康复、被迫接受失语或偏瘫等后遗症的患者。另外,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有自杀的念头。另一方面,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患者经常哭泣、发脾气,或出现怨恨、僵硬态度、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变化。这些情绪障碍和心理变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使其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因此,要让患者有积极的心理,首先要有良好的沟通,即护士与病人建立友好关系的同时,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帮助病人重新认识疾病,沟通过程中说话要慢,也要尽量简洁。当患者无法回答时,可以让患者摇头回答,同时也可以利用照片、物体、手势进行配合。其次,干预认知行为,通过行为和认知改变患者对功能障碍的态度和不良认知,即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痛苦,了解其需求,同进行安慰和积极暗示,提高患者心理应激能力。最后,传授患者减压技巧,护士可以向患者传授一些自我行为疗法的方法,如放松训练、注意力转移、自我鼓励减压等,以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9)使用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系统对患者进行训练,采用德国Rehacom认知康复系统,该系统的9个标准配置模块包括集中注意力、图形记忆、眼动训练、平面操作能力、空间操作能力、反应行为、搜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符合患者病情的训练模块[22-25]。每个项目的训练任务包含不同的难度,每个训练模块设计了不同的练习模式。在不同的难度水平和内容中有成千上万的组合和变化。每个项目的最低级别为1级,最高级别可根据不同的培训计划达到42级。根据MMSE和LOTCA的评估结果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块对患者进行治疗[26-28]。训练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1次/d,每次30 min,每周5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前后MMSE评分(分值范围0~30分,分值越高则认知功能越高)、RBMT-II评分(分值范围0~24分,分值越高,记忆力越高)、FMA评分(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BI指数(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总有效率。

1.4 疗效标准(1)显效:MMSE评分改善≥5分;(2)有效:MMSE评分改善3~5分;(3)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排除无效计算总有效率[29]。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描述,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9.9±2.12)d,短于对照组的(12.25±3.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4,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2组MMSE评分、RBM T-II评分、FMA评分、BI指数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MMSE评分、RBMT-II评分、FMA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RBMT-II评分、FMA评分、BI指数均显著改善,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治疗前后2组MMSE评分、RBMT-II评分比较(分,±s)Table 1 Com parison of MMSE scores and RBM T-II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ores,±s)

表1 治疗前后2组MMSE评分、RBMT-II评分比较(分,±s)Table 1 Com parison of MMSE scores and RBM T-II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ores,±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5 3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MMSE评分17.13±1.44 25.56±3.25 17.23±1.78 22.51±2.31 RBMT-II评分15.13±1.01 21.56±1.21 15.34±1.01 18.56±1.01

表2 治疗前后2组FMA评分、BI指数比较(分,±s)Table 2 Comparison of FMA score and BI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ores,±s)

表2 治疗前后2组FMA评分、BI指数比较(分,±s)Table 2 Comparison of FMA score and BI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ores,±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5 3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ugly-Meyer评分26.13±2.21 75.56±3.21 26.34±2.76 61.56±3.01 BI指数51.25±3.45 89.19±3.12 51.56±3.27 73.45±3.21

2.3 2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总有效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s[n(%)]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起病急,在短时间内对局灶区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30-31]。药物能有效减轻脑水肿和血小板聚集,促进脑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从而促进部分神经细胞的恢复[32-33]。常规神经干预疗法在缓解脑水肿、滋养神经细胞方面有效,但在病情稳定后对语言、运动等功能训练无明显效果。康复治疗是指利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理疗等非药物手段,促进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或残疾尽可能恢复正常[34]。康复治疗的基础是根据神经系统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原则,尽快建立受损神经的突触连接[35-36]。研究发现,早期康复训练刺激患者脑细胞受体接收传导脉冲,促使大脑细胞产生反射脉冲进行刺激,并促使病灶周围细胞通过轴突侧支进行重建和补偿,以控制肢体传导冲动,并给予相应的反应,防止肢体萎缩,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37-38]。康复训练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融合多学科,指导患者实施相关功能锻炼,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可以改变大脑受损区域某些蛋白质的基因表达,促进新突触的侧支发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39]。

脑卒中后有轻度认知障碍可影响患者的记忆力,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早期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技能和动作,改善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人们的日常活动主要由大脑控制,当脑卒中后由于轻度认知障碍而导致认知功能丧失或受损时,思维能力会明显下降,不仅会导致智力低下,而且会对其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尽可能地恢复其认知功能[4-5]。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水平,主要从注意力、记忆力和计算能力等方面进行。认知康复主要以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机制。通过患者的康复训练,可诱导其学习、运动、记忆等相关脑区的可塑性改变,可促进脑部突触的产生和功能重组,使患者大脑建立新的认知神经回路。因此,认知康复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同时改善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可导致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觉空间障碍等认知障碍。研究显示,多达75%的脑卒中幸存者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很容易发展成痴呆症[8-9]。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认知功能的恢复主要是基于大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理论。大量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训练可以促进脑神经功能的重组[40],因此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计算机辅助脑功能认知康复系统主要用于认知治疗和脑功能康复,其特点是模块化设计、主题丰富、智能化、人性化、难度自动调整、统一数据管理、及时跟踪培训过程、建立完整的档案和日程安排。目前一大批计算机多媒体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医院和家庭,开展计算机辅助训练和治疗[10-12]。部分软件涉及各种原因造成的认知障碍,针对各类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个性化培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对患者来说,训练难度不太大,但也具有挑战性;分级合理,满足不同程度的要求;操作简单,内容转换丰富;训练模块参数设置,训练模块可编辑,且训练效果明显。对于医生来说,患者可以自主培训,医生只需要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电脑就能精准完成重复性任务;系统自动调整难度,全程记录,医生无需全程监督;可以提供详细数据[13-15]。

本研究显示,常规用药联合认知功能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康复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