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杀虫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防治效果及对成虫残效评价
2021-11-15宫庆涛李素红张坤鹏贾厚振姜莉莉武海斌彭金海朱腾飞孙瑞红
宫庆涛,李素红,张坤鹏,贾厚振,姜莉莉,武海斌,彭金海,朱腾飞,孙瑞红
(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3.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临沂 276012;4.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阳谷 252399)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又名柑桔小实蝇、桔小实蝇、东方果实蝇等,幼虫称果蛆,属双翅目实蝇科。该虫隐蔽为害,成虫产卵于果实内,幼虫于果内蛀食,发育成熟后蛀孔脱果入土化蛹[1]。橘小实蝇已成为南北方果蔬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该虫除因蛀果直接为害造成减产、绝产外,幼虫(果蛆)极易造成消费者食用心理障碍和恐惧,一旦大面积爆发,必将对当地果树产业造成毁灭性灾难。
橘小实蝇适生区东、西、南界变化较小,北界北移明显[2,3]。2020年适生区北界可扩展至吉林省东部零星地区[4]。橘小实蝇寄主内部危害、土壤中化蛹、飞翔能力强等特点增加了防治难度。防控主要采取土壤或果实处理、成虫诱杀、果实套袋、寄生蜂或不育雄蝇释放等手段,其中前三种手段应用较为广泛。成虫诱杀防控主要依靠蛋白类、酵母类、糖蜜类、天然植物类及其混配产物[5],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虫量较少的害虫发生初期,成虫爆发式出现时效果显著下降。果实套袋防治病虫害技术在果品生产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但近年来调查发现,橘小实蝇成虫种群高发期与果实脱袋上色期(10 d左右)阶段性重合,该时期果实大量受害但不显现症状,多于食用期或货架期出现幼虫为害,严重影响果品产地信誉和发展,是制约橘小实蝇套袋防控推广的关键瓶颈。土壤或果实处理包括对土壤中幼虫和蛹处理[6]、未受害果实药剂防护[7-11]、受害果实处理[12,13]三方面,其中后两者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土壤中幼虫和蛹处理报道较少。由于橘小实蝇幼虫具有脱果入土化蛹的习性,通过监测幼虫脱果时期,选择适当药剂提前开展害虫防控值得探索。
本试验针对橘小实蝇田间防治实际情况及国内外近年来报道的防治药剂,选择甲维盐等16种化学杀虫剂和印楝素等4种生物药剂开展试验,评价其对橘小实蝇老熟幼虫的直接杀灭效果及成虫的残效作用,旨在为该虫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2019年9月于泰安市枣园、桃园、苹果园采集受害果置于养虫室装有灭菌细沙的盘内,待其脱果、化蛹、羽化获得初始成虫虫源。室内饲养温度为(25.0±1.0)℃,湿度为50%~70%,光周期为16 L∶8 D。饲养网罩尺寸为长×宽×高=70 cm×50 cm×50 cm。利用香蕉扩繁获得老熟幼虫备用。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具体信息见表1。
1.3 试验方法
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4.6—2006(浸虫法)进行。利用12目网筛筛除沙中杂质,使用前经120℃烘箱灭菌处理30 min后冷却至常温备用。按照表1配制各药剂的最高试验浓度各1 000 mL,并采用对半稀释法逐次获得其它试验浓度,以清水为空白对照处理。
选择大小、活力、体色等指标基本一致的橘小实蝇幼虫各30头,置于浸虫笼内药液浸泡10 s,取出后放在吸水纸上5 s,后移入底部为滤纸上部为5%含水量细沙的培养皿(φ=9 cm)中,每药剂浓度及空白对照重复3次。自药后1天始每间隔1日记录虫态情况和死亡情况,所有处理检查至无成虫羽化则试验终止。其中,幼虫以镊子轻触虫体无自主反应为死亡标准,蛹以出现无法正常羽化或变黑破损等非正常现象为死亡标准。统计幼虫死亡数和成虫羽化数,计算幼虫虫口减退率和羽化抑制率。
幼虫虫口减退率(%)=死亡幼虫数/处理幼虫数×100;
羽化抑制率(%)=(处理幼虫数-羽化成虫数)/处理幼虫数×100;
幼虫校正虫口减退率(%)=(处理幼虫虫口减退率-对照幼虫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幼虫虫口减退率)×100;
校正羽化抑制率(%)=(处理羽化抑制率-对照羽化抑制率)/(100-对照羽化抑制率)×100。
1.4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8对数据进行处理,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SPSS中Duncan’s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杀虫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杀灭效果及对成虫残效作用
16种化学杀虫剂对橘小实蝇幼虫杀灭效果顺序为辛硫磷>甲维盐>毒死蜱>阿维菌素>敌百虫>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噻虫胺>噻嗪酮>吡虫啉>氰戊菊酯>灭蝇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氟啶虫胺腈(表2)。显著性分析可知,辛硫磷、甲维盐、毒死蜱、阿维菌素、敌百虫5种药剂的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显著高于对照。各药剂平均羽化抑制率顺序为辛硫磷>甲维盐>敌百虫>毒死蜱>阿维菌素>噻虫胺>灭蝇胺>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噻嗪酮>氰戊菊酯>甲氧虫酰肼>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虫胺腈。显著性分析可知,辛硫磷、甲维盐、敌百虫、毒死蜱、阿维菌素、噻虫胺、灭蝇胺7种药剂平均羽化抑制率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和平均羽化抑制率与其校正值的显著性具有高度一致性。综合分析可知,辛硫磷、甲维盐、敌百虫、毒死蜱、阿维菌素5种药剂在幼虫杀灭和成虫抑制方面效果最好,噻虫胺、灭蝇胺对成虫发生有抑制效果。
表2 16种化学杀虫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杀灭效果及对成虫残效评价 (%)
4种生物杀虫剂对橘小实蝇幼虫杀灭效果顺序为藜芦碱>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小于3%,对幼虫效果均较差(表3)。显著性分析可知,藜芦碱、苦参碱的幼虫平均虫口减退率显著高于对照。各药剂平均羽化抑制率的顺序为印楝素>苦参碱>藜芦碱>鱼藤酮。显著性分析可知,印楝素显著高于藜芦碱和鱼藤酮而与苦参碱无显著差异。
表3 4种生物杀虫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杀灭效果及对成虫残效评价 (%)
2.2 不同杀虫剂及浓度对橘小实蝇幼虫的防治效果及对成虫残效性
通过比较7种化学杀虫剂不同浓度对橘小实蝇的杀灭效果可知(表4),辛硫磷100.00~200.00 mg/L处理幼虫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0.84%~62.83%,校正羽化抑制率为87.84%~95.19%;甲维盐12.50~25.00 mg/L处理分别为40.00%~43.33%和87.21%~95.35%;毒死蜱400.00~800.00 mg/L处理分别为57.78%~61.11%和91.86%~96.51%;敌百虫900.00~1 800.00 mg/L处理分别为24.60%~34.44%和86.05%~93.02%;阿维菌素50.00~100.00 mg/L处理分别为23.33%~53.33%和72.09%~96.51%。该5种药剂推荐浓度下对幼虫的杀灭效果和成虫的残效作用好。噻虫胺200.00~400.00 mg/L处理幼虫校正虫口减退率为11.94%~22.01%,校正羽化抑制率为72.60%~82.07%;灭蝇胺800.00~1 600.00 mg/L处理分别为2.22%~3.33%和61.63%~78.06%。该两种药剂对幼虫杀灭效果差,虫口减退率在25.00%以下,成虫的残效作用相对较好。
由表5可知,印楝素和苦参碱各浓度幼虫校正虫口减退率均小于5.00%,杀灭效果极差。校正羽化抑制率表现明显的浓度梯度效应,印楝素30.00~120.00 mg/L处理为58.14%~82.56%,苦参碱30.00~60.00 mg/L处理为53.49%~60.47%,效果较好,可用于要求较高的绿色、有机等果园使用。
表5 两种生物杀虫剂不同浓度对橘小实蝇幼虫的杀灭效果及对成虫残效性评价 (%)
2.3 9种优选杀虫剂的LC50和LC95
由表6可知,对幼虫而言,LC50的顺序依次为甲维盐<辛硫磷<阿维菌素<毒死蜱<噻虫胺<敌百虫<苦参碱<灭蝇胺<印楝素,其中,前7种药剂对幼虫杀灭效果较好。对成虫而言,LC95的顺序依次为甲维盐<阿维菌素<辛硫磷<印楝素<毒死蜱<敌百虫<噻虫胺<苦参碱<灭蝇胺。
表6 9种优选杀虫剂的LC50和LC95
3 讨论与结论
橘小实蝇药剂防控主要采用成虫期诱剂诱杀和树冠喷药。成虫诱杀防控可用于发生数量较少的初期;树冠喷药是目前果蔬产区防治橘小实蝇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该虫迁移飞翔能力强,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该两种措施主要侧重于成虫的防控,忽视了脱果老熟幼虫、蛹及初羽化成虫的防治。卵至老熟幼虫脱果前位于果蔬内部,无法开展药剂防控。橘小实蝇自受害果实中脱出,绝大部分直接落在土壤表面,弹跳移动寻找合适地点入土化蛹羽化。初羽化成虫爬出土壤短暂停留待翅膀伸展,该阶段暴露在土壤表面或与土壤密切接触,为橘小实蝇地面处理最佳时间,药剂种类及浓度选择适当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比较不同杀虫剂对橘小实蝇幼虫的杀灭效果及成虫残效作用,结合9种优选杀虫剂的LC50和LC95可知,甲维盐是最优药剂,阿维菌素、辛硫磷、毒死蜱次之,印楝素、敌百虫、噻虫胺、苦参碱、灭蝇胺5种药剂可以作为备选药剂开展防治工作。抗生素类(甲维盐、阿维菌素)和有机磷类(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杀虫剂作为传统防治药剂,仍然是防治橘小实蝇最好的药剂,该试验结果与何凤梅等[14]在成虫上的试验结果相似。林玉英[15]、宫庆涛[16]等室内研究发现广州种群橘小实蝇对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抗性低于常用的有机磷类和菊酯类药剂,对药剂防治工作开展有指导作用。噻虫胺为新烟碱类杀虫剂,与传统药剂无交互抗性[17]。灭蝇胺为三嗪类低毒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实蝇卵和幼虫有特殊生物活性,可导致幼虫畸变,化蛹异常[18]。该两种药剂试验浓度下单独使用效果稍低于传统药剂,但其复配制剂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19]、美洲斑潜蝇[20]方面表现良好。结合本试验结果,可考虑采用其复配剂代替使用时间长、抗药性高的药剂防治橘小实蝇。印楝素和苦参碱作为两种植物源农药对橘小实蝇有杀灭作用[21]。如何提高其杀虫效果和改进施用技术是植物源农药推广使用的关键。
最佳施用时期和方法配合合适药剂和剂量可有效降低土壤表面虫数。春季越冬成虫出土前、幼虫入土时或果实采收后,在全园范围内土壤表层喷洒药剂,可杀死土壤中的成虫、幼虫和蛹,降低各虫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