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等烹饪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考
2021-11-15赵珈瑶
钟 宝,李 超,赵珈瑶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成为试点院校[1-2]。“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3]。高等烹饪教育专业自2006年在全国实现首批统招后,为全国培养了众多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面临着市场的需要,如何在未来持续培养能够胜任行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是高等烹饪专业未来人才培养的关键,根据高等烹饪教育的发展实际,结合“1+X”证书制度的相关理念,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构建适合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优化高等烹饪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高等烹饪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1 高等烹饪教育专业招生和就业现状
我国的高等烹饪教育专业发展首先开始于哈尔滨商业大学,以大专和对口升学形式招生,2006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本科)首次招收全国统一高考毕业生,实现全国首批本科层次招生,截至到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份,25所高校开设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如图1所示),并面向全国招生。
全国开设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各省份分布图见图1。
图1 全国开设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院校各省份分布图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50%的毕业生从事酒店及餐饮相关行业的管理及工作人员;15%的毕业生在餐饮领域或其他领域自主创业;10%的毕业生从事中等职业院校教学和管理工作;10%的毕业生选择考取研究生;5%的毕业生在高校任教;从事其他行业10%。
1.2 高等烹饪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目前,高等烹饪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仍以“3.5+0.5”的培养模式为主,“3.5”即3年半的时间在校内接受理论、实验、实践教学,“0.5”为半年时间到校外进行实践,虽然部分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3”即3年的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实验和实践课以独立实验课程形式为主),“1”是在一年时间内,前半年在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内实习宾馆进行定岗实训,后半年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但是,相关企业调查反馈结果显示,毕业生基本学习能力和管理都符合要求,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行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1.3 高等烹饪教育课程教学过程问题分析[4-6]
首先,教学中发现教学内容存在陈旧现象,难以实现行业对接,由于不少专业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多数来自书本,在加上教材更新较慢,使得教学内容无法完全跟上企业发展步伐。其次,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模仿,忽视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实验课程,由于经费和设备限制,实验教学中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不能保证每名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高等烹饪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1+X”证书制度结合的必要性
2.1 高等烹饪教育人才培养重在应用
高等烹饪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而不是学术型人才,但是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受到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虽然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是高等烹饪教育发展的一项必要条件,但是无法一蹴而就,“1+X”证书制度的出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参考。
2.2 师资队伍技能需要提高
高等烹饪教育专业是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多数是在原有餐饮管理、酒店管理等专科专业基础上改建的,由于各个高校招聘条件的限制,95%的教师是都是直接招聘的大学毕业生,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等停留在校园层面的水平,无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开展“1+X”证书制度改革,教师通过取得等级证书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2.3 校企合作不够紧密
校企合作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得高素质人才,但目前高等烹饪教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均不够深入,校企合作模式不明确,专业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具体要求。通过开展“1+X”证书制度改革,将企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3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建议
3.1 对行业职业技能证书进行统计和分类
目前,各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种类繁多,依据证书的质量和适用度对证书进行分类至关重要,这样不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更好地选择所需的证书进行训练和考级,更重要的是为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提供参考。
3.2 深入企业,根据企业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开展的指导性文件,联合食品及餐饮企业,依据国家标准,是制定培养方案的基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应凸显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在原有学制的基础上,应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制度纳入到教学和考核体系中,同时要发挥行业导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教学与行业的顺利衔接。
3.3 开展“三教”改革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强调着力深入和推进“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教师是开展一线教学的主体,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石。首先,教师应深入企业,不断提高个人职业技能,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教材改革是基础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提高的重要纽带,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到教材内容中,推进书证融通、课证融通的规划教材建设是未来教材建设的重点。最后,要积极推进教法改革,由于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推进,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应积极推进融合式教学方法改革。
3.4 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包括多个方面,包括资金保障、设备保障、质量保障等。首先是资金和设备保障体系。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有相应的经费和实验条件作为保障,这样既可以方便教学,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是质量保障体系。因此,应发挥烹饪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和相关教学管理部分的作用,构建多部门配合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质量监控,达到实际要求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高等烹饪教育是“1+X”证书制度改革的试点专业范围,该制度为高等烹饪教育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根据对高等烹饪教育招生和就业,以及教学改革的现状的分析,为高等烹饪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建议:第一,对行业职业技能证书进行统计和分类;第二,深入企业,根据企业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开展“三教”改革;第四,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根据上述建议,在未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逐渐总结一套与“1+X”证书制度相适应的高等烹饪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