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2021-11-14许尚见
许尚见
摘要:班主任要用心关爱每个学生,不歧视心里异常的学生,不排斥落后的学生,不厌恶淘气的学生,不摈弃不听话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愉快的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爱;健康成长;学习
随着社会教育的不断发进步,我们却惊讶的发现: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教育不当,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不同程度的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单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问题,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班级教育的全体过程中去,用心关爱学生,不歧视心理异常的学生,不排斥落后的学生,不厌恶淘气的学生,不摈弃不听话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愉快的成长,全面的发展。
一、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班主任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学生心理发展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受挫、学习成绩下降等心理问题。我们要多学习有关心理教育的知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性质有准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班主任只有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才能具备应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因此,要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就必须着力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为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
1、师生心心交融,共创和谐空间
对于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多动,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为了保护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努力挖掘班级中的情感交流机会,放下教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亲近学生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我;和学生聊天帮助他们发挥其内在的潜能;给学生创设自我发展空间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例如,我把一些班级管理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中班风和学生的关系,都有了较大改善,使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组织合作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
2、与人友好交往,建立高尚情操
交往是的重要社会生活内容。随着独生子女学生的不断增多,学生的交往问题是以极其严重而又紧迫的问题。为我至上,唯我独尊,是现代儿童的通病,不善交往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困扰。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指导、培养、锻炼他们的交往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各种交往策略,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真诚合作,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充分利用班会、队会、文体竞赛等,使学生在合作交往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发挥主体能动性,例如:在开展题为:《我为班级做贡献》的班会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围绕如何为班级做贡献展开大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观念,学会在班集体中与人相处,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下,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
三、把握教育机会,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
1、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班主任首先要确定活动主题,建立活动目标,再设计活动方案,最后才是活动实施。活动实施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角色的转换,这时班主任担当的是心理老师的角色,要有亲切长辈的感觉,这才能够更快的走进学生的心理去,站在学生的角度,运用学生的思维进行思考问题,其次,班级心理活动之前要注意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只有在安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才有可能打开心门,鼓励学生自我表露,跟同学和老师吐露自己的苦恼和心事;同时班主任也要学会聆听,一些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不注重交流。表现在交谈过程中没有耐心、也没有愿意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便听了,也是在冷漠的听,批判的听,急于表达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心情。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所打断。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打上大大的折扣。第三在心理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不良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出消极的情绪,能够调动学生积极的生活情绪,才能更好地完成心理辅导的目标;第四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排座位与小组发动,最后还要对活动的结果进行跟踪调查,进一步巩固,这样才能具体的知道辅导活动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补充和修改。
2、个别辅导。进行的个别咨询与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认识到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要进行调查了解,一般过程:明确当事人的问题;确定辅导目标;辅导方案探讨;行动实施;辅导评估。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质、掌握方法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不管是语文、数学、品德、科学的文本中,都蕴含着一些深刻的内涵,这个内涵也正是心理健康的渗透点。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教学科内容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所擔任的是语文教学工作,其中语文看本蕴含着很多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训因素。小学课文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科学家;有民族英雄。钢铁战士、勤勤恳恳的农民,有淳朴善良、互谦互让的童话人物形象,这都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我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
五、多与家长沟通,凝聚融洽的教育合力
在我们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认识不足,再者忙于生计、平时也无暇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而且学生家庭的背景比较复杂,有来自单亲家庭,有父母双双在外的,有父母是大老板的,有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学困生,有残疾生,我们要求班主任对他们报以特别关心,努力建立家校联系,引导家长关心子女细微的心理变化,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建立融洽的教育合力。
最后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不但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还应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要具有应对复杂生活和繁重工作的健康心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充满对生活的热情。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要引导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心态,面对困难、金钱、利欲、情感所应持的淡然态度。首先培养学生做一个平凡的人,然后做一个乐观的人,最后做一个高尚的人。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