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货币体系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

2021-11-14邓霓珏

中国商论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摘 要:自201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强势美元周期和“去美元化”浪潮的特征,适应引领数字货币趋势的需求以及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本文从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继续丰富和创新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类型和交易品种、继续挖掘汇率灵活性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影响等方面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国际化;创新交易品种;汇率灵活性;汇率市场化

本文索引:邓霓珏.<标题>[J].中国商论,2021(21):-093.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1(a)--03

相较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当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一种相对自由、宽松的“无体系”状态,人们高歌于浮动汇率制度下开放的金融市场和自由的资金流动。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所披露出的“新特里芬难题”,促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命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发突显。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保护我国免受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波动风险、解决“新特里芬难题”、削弱强势美元周期的负面影响、抵御逆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措施。

汇率标志着一国货币在世界上的相对价值,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价格之一。人民币汇率无论是过去,还是在数字货币方兴未艾和新冠疫情影响的现在,又或是在国家和世界发展的未来都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结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颇有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最早的一次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中韩启动货币互换之后,国家越发重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动。2017年7月17日,中央领导小组第十六次领导会议指出,要“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国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是建立在国际主流货币的基础上的,大多数研究内容都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研究的方式渐渐从以定性分析为主转变为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余道先和王云(2015)从国际收支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研究国际收支各项的顺差逆差情况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贾利军和刘宜轩(2016)运用VAR模型和Logistic转换构建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经济贸易规模、对币值的信心、金融发展水平和网络外部性四个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范祚军等(2018)补充了政治军事实力也是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显著因素。沈悦等(2018)通过计算货币国际化总指数和相对指数,将人民币与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作横向对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进行预测分析。

除了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存在的阶段性特征之外,保健云(2020)还提出了主权数字货币这一新特征,并针对性就人民币国际化给出自己的建议。在世界经济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张礼卿(2020)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提出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新的发展机遇。

2 国际货币体系

2.1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上一次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变发生于1945年,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洗牌,美国成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和战后最强大的国家。为了继续保持优越的世界地位,美国通过雄厚的军事实力、大量的黄金储备和庞大的经济体量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但是,无论一个国家的政治手腕多么强硬,经济实力多么强大,都不能长久担起整个世界的货币需求和资金流动的责任。布雷顿森林体系固有的致命理论缺陷——特里芬难题,美元遭遇的“第N种货币问题”、美国当局政策取向与经济走势的分化、以法国为首的其他西方国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挑战种种因素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

取而代之的是放任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它带来短暂的复苏和繁荣的同时,在市场上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两次石油危机接踵而至,让各国理想的政策协调方案半道荒废,石油危机之后是更大的连锁反应——美国的大幅通货膨胀和拉美债务危机。在20世纪80年代“失去的十年”中,人们开始反思浮动汇率制的弊端。世界亟需一种彰显内嵌的自由主义的、更趋管理的汇率制度。1985年签订的“广场协议”和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应运而来,美元虽然不再是一家独大,但雄风仍在。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金融和信息的全球化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都渴望一个更加创新、强大和稳定的货币体系。

2.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特征

(1)“新特里芬难题”:如果不是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那么也许人们不会迅速认识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名亡实存”,可称为“新特里芬难题”。

这一现象具体表现:各国的大部分资产和外汇储备仍然以美元为主,对美元和美国资产的依赖性很强,债台高筑的美国降低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美国的对外政策缺乏协调意识和责任担当。

(2)强势美元周期和“去美元化”浪潮:美元汇率的上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次汇率上升可能都会导致市场动荡。“去美元化”浪潮主要体现在:减少美元结算、脱钩美元清算系统、减持美国国债与增持黄金储备并举。

(3)逆全球化势力抬头: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种种“退群”行为和英国脱欧,使得国际金融体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比如全球治理结构与世界经济格局不匹配、国际金融监管的长期“碎片化”和国际信用制度的不健全。

3 基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根據国际货币职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分成三步: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其中储备货币是目前货币国际化的最高程度。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途径,第一,市场主体“能用”人民币发生国际业务,即创造人民币的使用环境,让国外的市场参与者发现使用人民币的需求和好处。第二,让国际市场主体“想用”人民币,即提高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因素大致分为两类: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其中内生因素发挥主要作用。内生因素可以表现为国家经济和贸易实力、市场参与者对币值的信心、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外生因素大致有货币使用的网络外部性和国家政治军事实力等。

本文将从实际出发,结合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站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角度上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3.1 人民币国际化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的举措

3.1.1 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加深汇率市场化程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础。在国家一定程度的管制下,人民币汇率必须较为真实地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

同时,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依然实行的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爬行盯住”汇率制度,鉴于美元在“一篮子货币”权重较大,强势美元周期仍然存在,如何削弱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的影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可以参考国外汇率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波兰和智利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相似,波兰货币也经历了“爬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阶段,但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设立合理的中心汇率和爬行区间,实现了从“爬行盯住”到“自由汇率”的转化。这是否为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方向增加了新的选择呢?

3.1.2 继续丰富和创新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类型和交易品种

“新特里芬难题”和强势美元周期仍然是影响国际货币市场的重大难题。尽管我国货币逻辑坚信美元走软和人民币的崛起是必然,但是我国预测当下这种“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至少还会持续几十年。那么,为何不充分利用这个体系呢?一方面,我国可以加强“去美元化”浪潮的正面影响。近年来,由于特朗普政府坚持的“美国优先”政策、美国繁重的国际债务和不稳定的金融市场等原因,市场参与者对美元的信心有所减弱。我国政府如果能将人民币汇率控制在一定的稳定水平内,审慎开放资本用户,适度增强人民币逆周期监督,辅之以吸引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海外投资机构,就会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美元仍然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国际货币,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图1)不仅能为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还是我国推出期货产品、对外投资和贷款的有力资金保证。

3.1.3 继续挖掘汇率灵活性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影响

汇率作为货币价值的一种体现,在国际货币的流通和周转中起关键作用,一个灵活且合理的人民币汇率能够自发吸引国际市场上更多的真实资金流入国内市场,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来看,汇率应当对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的升级、中国进出口商对结算货币主导权的培育、人民币海外使用和投资范围的拓宽以及人民币国际储备份额的扩大产生积极影响。

特别地,汇率对储备货币的一个显著影响在于货币收益率,是储备货币竞争中的关键因素。理论上来讲,人民币汇率提高会使人民币货币收益率提高,激发国际市场上储备人民币的需求。但过高的汇率意味着国际货币间的转换成本较大,会抑制国际交易需求。由此可见,要获得大量的货币储备份额,需要从收益率和转换成本两个方面考虑,合理设置汇率及其活动区间。

3.1.4 继续发挥金融开放改革对汇率市场的倒逼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承担着更多货币流通的支撑。在国家内部,应当继续发展和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基础。另外,中国香港等地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提高了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扩大的金融市场对资金跨境流动和人民币可兑换程度提出新要求,倒逼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3.1.5 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这一举措既是出于加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的政策要求,又是出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贸易实力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作用。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带,赋予人民币跨境使用强大的载体和优良的使用环境,优化出口商品的产品结构,培育中国在贸易结算货币中的主导权。

3.2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问题

3.2.1 数字化货币趋势

大数据、高速互联网、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科技技术推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金融科技的高度融合,催生出了新型货币形式——数字货币。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壮大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新要求,需要人民币在不可替代的关键出口贸易中扮演结算货币、投资货币的角色,从而引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动态调整,使世界经济摆脱以美元为代表的过度虚拟化过程。金融市场的新兴发展对汇率改革提出新挑战,怎样通过汇率协调数字人民币与其他非数字货币之间的冲突?怎样通过汇率协调数字人民币与美元国际流通的冲突?怎样通过汇率定价保护和促进国家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

3.2.2 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期间,受美国民众的恐慌情绪影响,美联储于2020年3月23日宣布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总体上呈现弱势,并且这种走软趋势会在短期内持续一定时间。与此同时,面临全球疫情蔓延和经济衰退的威胁,人民币汇率没有呈现大幅度降低和长期低迷的趋势,反而有望保持稳中求升的态势,政策上也鼓励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获取并持有人民币资产,中国有望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心。

参考文献

[1]王乃嘉,杨剑啸,姜奕玖.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进程与展望[J].征信,2018(11):84-87.

[2]李欢丽,李石凯.强势美元周期、去美元化浪潮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调整[J].經济学家,2019(5):68-75.

[3]贾利军,刘宜轩.人民币贸易国际化程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6(7):48-54.

[4]沈悦,戴士伟,樊锦琳,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基于欧元、英镑、日元及美元的对比[J].经济问题,2019(1):27-34.

[5]李軍林,胡树光,王瑛龙.国际储备货币:需求、惯性与竞争路径[J].世界经济,2020(5):3-22.

[6]张礼卿.新冠疫情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机遇[J].金融论坛,2020(5):3-6+67.

[7]保健云.主权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兼论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及国际化[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2):24-35.

[8][美]保罗·沃尔克,[日]行天丰雄,著.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M].于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Research on Path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School of Business, Guangxi University  DENG Nijue

Abstract: Since the exchange rate reform in 2015, the RMB exchange rate regim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The reform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need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adapt to the demand of leading the trend of digital currency and coping with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ong dollar cycle and the wave of "de-dollarization"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selection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ontinuing to promote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to enrich and innovate the types of participants and trading varieties of RMB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to explore the favorable influence of exchange rate flexibility on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words: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novation of trading varieties; flexibility of exchange rate; exchange rate marketization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
深港通开启能助推股市上涨吗
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
发挥离岸人民币债券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升级推动作用
关于中国国际储备需求问题的研究
“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论述
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论“新汇改”及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