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2021-11-14沈萌萌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创新小学数学

沈萌萌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个学校都在学科教学期间不断探索和应用。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  创新

现阶段,社会人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创新能力无法取得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优化和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但是受到个性、学习基础、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最终获得的学习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客观认识新知识,并掌握数学学习的正确方式。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还需要小学生掌握计算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此降低数学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容易接受的方法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学科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整体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对策分析

1.創设认知冲突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以此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明确数学解题方法的价值。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认知冲突的方式,结合有趣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数学学习的思路。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用纸张和硬板制作人民币样式的道具。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人民币的种类、价值等,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里开展商店购的活动,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物品上贴上标价,并利用自己制作的人民币道具进行买卖,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认识能力和应用能力。接着,教师可以提问:“一支铅笔需要一元钱,那么我们可以用一元钱进行购买,也可以用两个五角进行购买,我们还可以利用手中的人民币道具进行怎样的组合进行购买呢?”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情境进行有效结合,并利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将小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游戏环境中,有助于加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利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平面的数学概念,还会涉及一些立体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只通过数学教师的讲解,是无法确保学生能理解透彻的,还会增加数学课程学习的难度,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且无法有效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有效解决平面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透彻空间、位置等立体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可以利用船只和灯塔展开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采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确定灯塔与船只的方向和距离。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旅游景点的地图,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个景点,尝试分析两者的位置。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确定两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角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立体的数学知识,还能够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重视丰富多媒体幻灯片的颜色,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不仅需要讲解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将动手操作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吸引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受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会表现出好动、热爱探究的特点。因此,教师将动手操作活动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奥秘。

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并画出看到的平面图形;其次,教师可以展示不同方位的平面图片,让学生尝试用纸片做出该立体图形。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4.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在遇到复杂的数学知识时会无法有效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数字与图形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数形结合教学法能够在图形的作用下,对学生的大脑产成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强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如在教学“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手中的粉笔或者制作好的卡片等,帮助学生理解。以计算4+5为例,教师可以拿出四根粉笔和五根粉笔摆放在讲台上,让学生数一数讲台上一共有几根粉笔,学生数完后发现一共有九根,便可以计算出4+5=9。教师可以将粉笔作为图形,并将其与数字进行有效结合,学生在数粉笔的过程中,便学会了加法运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达到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代小学数学,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要,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应有效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以此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佳琼.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女报:时尚版,2020(1).

[2]付安莉.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路径探索[J].读天下(综合),2020(1).

(作者单位:盐城市神州路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创新小学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