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14曹婷婷
曹婷婷
摘要:学生社团建设是由志趣相投的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其目的在于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鉴于中职学校教学目的的特殊性,在中职学校进行社团建设时,应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除了可以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社团活动,还可以利用校企共建的方式让社团走出校园,近距离接触企业,以此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碰撞。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中职专业社团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 社团建设 探索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与方式层出不穷,搭建专业社团已成为中职校园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的开展已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发挥特长、培养自信、塑造品格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应秉持“兴趣型”与“实用型”并重、“人文型”与“技能型”并重的理念,通过这种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学校社团活动形式的创新,能够使学生在課余时间强化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以某中职学校为例,笔者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团数量较少且类型单一,存在各类社团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通过分析调查数据,该中职学校拥有多个专业,学生人数近6000名,但学生社团仅仅只有20个,其中音乐、美术等文艺类的社团占比近50%。同时还发现,该校社团的相关活动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社团无序化发展,这样不利于中职学校专业化的社团建设。
第二,师资力量匮乏,是中职学校面临的严重问题。中职学校学生在心理认知和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所以在社团建设时,专业教师应给予学生指导,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部分教师便承担了社团管理和专业课讲授的双重任务,导致工作量激增。
第三,社团建设与社团活动的开展少不了经济支持,但中职学校社团管理中的经费来源并不稳定,还存在着资金使用不明的现象,这些都是制约学生社团发展壮大的不良因素。
二、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策略
1.明确社团建设价值
学生社团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和拓展,优秀的社团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社团建设时,中职学校应把握好教育的导向作用,将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明确社团建设的价值,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多样化、高质量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实践的能力。社团活动的开展应注重社会服务的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并服务于社会,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完善社团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团管理制度是社团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专业社团建设过程中,中职学校应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团管理制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方向。尤其是针对校企共建学生社团活动的实施管理制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第一,纪律制度化。校企共建学生社团,以及社团活动的开展涉及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主体,所以必须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三方遵守纪律。对学生来说,明确规章制度才能对他们产生行为上的约束力、精神上的驱动力,为学生适应今后工作环境奠定了基础。
第二,奖惩经济化。校企共建社团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社团最大的差异在于可以实现薪酬奖励,学生通过校企共建社团实践任务,可以将所学的专业技能运用于社团活动中,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企业将学生的劳动价值转换成薪酬,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劳有所得。但是,如果学生表现不佳,违反社团规章制度,由自身行为造成企业损失,则要用薪资抵过。由此看来,奖惩经济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学生违纪的频率。
第三,管理企业化。中职校企共建学生社团最大的特色在于企业参与学生社团的建设,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进行直接交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管理方式。学生社团的管理可以参考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内部考核制度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社团中的职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3.开展社团系列活动
社团活动的开展,是调动学生社团参与热情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能够有效聚集志同道合的学生,不仅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专业技能,以推动专业社团的建设。比如每学期举办社团文化节,让各个社团集中在一起进行汇报演出,秀一秀学生的绝活,激发学生的社团参与兴趣,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
4.发展社团独特品牌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社团是学生实现梦想的舞台,成功的学生社团建设都突出了自身的特色,并设计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且颇具影响力的社团活动。中职学校专业社团的建设应注意结合专业技能进行准确定位,且充分张扬个性,以发展社团的独特品牌。在专业社团建设过程中,中职学校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和优化现有的资源,深挖有价值的资源,以保证其独特的社团品牌能够健康、持久的发展。
首先,推进社团类型与内容的革新。中职学校应综合全体教职工与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结合学校现有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开设社团选修课,不断充实学校的学生社团。其次,在素质教学理念指导下,中职学校应重视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理念、思想、行动指南,以及社团活动的科学进行合理指导。最后,社团建设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学校也应给予一定的场地和资金支持,以实现社团建设和发展的育人功能。
5.构建社团评价体系
在社团的日常运行和社团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中职学校应引入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的、综合的评价,这是保持学生参与热情的有效手段。另外,构建社团评价体系是衡量中职学生社团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优质的评价体系能够完善和优化学生社团的管理,对社团的发展和建设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科学评价体系的构成包括指导教师评价、学校管理部门评价和社团成员的自我评价,只有从多角度进行评价,才能得出最客观、最真实、最具参考价值的评价结果。中职学校应将评价体系与评优、奖学金挂钩,有效激发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方向指导。
6.加强校企合作关系
当前,参与校企共建学生社团或与中职学校进行其他形式合作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但大部分企业合作只停留在表面,缺少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因此,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首先,通过学校平台免费宣传合作企业,以此提高企业知名度;其次,学校的相关业务可以交由合作企业完成,以调动企业合作的主动性;最后,学校可以把企业所需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按照企业要求传授社团管理和专业技术,而企业方面要保证毕业的社团学生优先进入企业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活动是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社团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实践能力。为实现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专业化建设,学校管理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并为社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另外,学校还应在结合学生社团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社团管理体制和专业化的社团评价体系,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最后,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既要重视鼓励和引导,又要重视以社会实践活动来检验其专业水平,以培养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韦孜.以社团为载体促进中职学生的学风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
[2]普丽平.对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及思考——以玉溪工业财贸学校为例[J].教育界,2015(36).
[3]朱家良,凌新文.中职学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2(4).
[4]邵梅.中职学校专业技能型社团对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7).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