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川剧旦角的表演艺术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旦角川剧戏剧

曾 宇

(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 四川 自贡 643000)

川剧在中国的戏剧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川剧融合五种声腔:昆、高、胡、弹、灯,其中昆指的是昆腔;高指的是高腔,高腔源于江西弋阳腔,与四川各地方语言融会贯通,以帮、打、唱为主要特点;胡又称“皮黄”;弹来源于梆子秦腔;灯是四川川北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调。这些声腔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川剧中的旦角与其他戏剧中的旦角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韵味,地域差异造就了川剧特有的魅力。川剧中的角色各具特色,各成功法体系,其中旦角的表演较为亮眼,无论是戏剧表现手法还是表演技法,都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一、川剧旦角的概述

川剧以生旦戏为主,以小生、闺门旦(川剧也称小旦)、小丑这“三小”最具代表性,称为“三小戏”,旦角在川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旦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甚至更早,其初始阶段主要是展示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女性形象。川剧旦角与其他戏剧中的旦角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川剧中的旦角不是单一的存在,在川剧中,生旦两种角色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旦角表演是川剧最为核心的艺术之一。

旦角作为川剧中的一种角色,以表演来阐释艺术价值。但是各种表演之间还是存在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表演艺术是一门主观性非常强的艺术形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川剧表演亦是如此。川剧中旦角的表演不是普通的模仿,机械的模仿不会使川剧经久不衰。肢体、表情的恰到好处只是川剧表演的“皮毛之功”。旦角讲究的是形神兼备,情感渗透,形与神的和谐交融不仅是人物内心的反映,更是一种悠远绵长的感触,是一种意境的传达。

二、川剧旦角的分类以及特点

旦角是川剧中较为重要的角色之一,因所扮角色的年龄、地位、身份等不同,旦角可以细分为约14 种类型。其中,我们最为熟知的为刀马旦、闺门旦等。在川剧欣赏中,人们偏好欣赏“生旦戏”,生旦戏中,虽然旦角一般都为生角配戏,但是在艺术表现以及戏份上,旦角的作用不容忽视[1]。以下就川剧中几个主要的旦角种类进行阐述:

(一)闺门旦

闺门旦是川剧爱好者较为喜欢的旦角之一,主要扮演的是年轻未出嫁的少女,这些年轻女子因为家境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包括我们日常提到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两种类型。闺门旦中,大家闺秀的表演形式通常是盈盈一笑,举止文静,一般表演时着裙装,手拿褶扇,如《御河桥》中的柯宝珠,端庄典雅,举止文静;又如《柳荫记》中的祝英台。

(二)青衣

主要扮演的是端庄大气、成熟稳重的中年女性,比如:《情探》《打神》中的焦桂英,《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等。

(三)花旦

花旦主要扮演性格开朗、美丽动人的女性,如《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凤仪亭》中的貂蝉等。

(四)刀马旦

主要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女性,武打不如武旦,表演注重舞蹈,掌握把子功、翎子功等,扎女儿靠,戴女帅盔,如《天门阵》中的穆桂英,《七星庙》中的佘太君等。

三、川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分析

(一)基本的表演功法

1.唱功

唱功是川剧表演中必备的一种基本功法。川剧融合了昆腔、高腔、皮黄、梆子、灯调五大腔调,因而对唱功各有讲究,既要熟练掌握控制气息的方式以及发音出声的要领,又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以及字正腔圆的唱功,还要注意与现场锣鼓的过渡和衔接[2]。

2.讲功

讲功在川剧表演中也是最常见到的一种表演方式。在川剧表演中,既要清晰地讲出人物间的剧情对话,又要清晰地传达情绪感情。

3.基功

主要指的是演员自身基本的身体腰腿功力,其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演员刚柔并济、灵活敏捷,经过系统而严格的训练,能让演员游刃有余地完成各项有难度的舞台表演[3]。

4.武功

指各种翻滚的杂技动作,武戏的表演形式要讲究真实。旦角中武旦对武功的要求更为严格。

5.手法

指的是演员通过一定的手势来进行表演的技法。

6.眼法

眼法在川剧旦角演员的日常表演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眉眼之间的细微变化可表达出很多种感情。眉毛上扬可以表达喜悦的感情,眉眼妩媚则可以体现一见钟情之感。

(二)川剧旦角表演的程式美

戏剧表演的核心就是戏剧演员,戏剧演员运用自身的功法程式在舞台上表达各种情感,展现故事内容。川剧的演出形式表现为演员在舞台上的颦笑投足、蹬转腾挪,以及眉眼之间的细微变化,舞台表现看起来简单,细品可见都有悠长的韵味,令观者为之动容,久久回味。川剧中每一个旦角登场都有其身份讲究之处。花旦活泼可爱,登场时步履轻盈,满脸喜气。正旦年事较高,往往因为身份尊贵登场显得缓慢而沉着。因此,各个角色具有不同的表现风格,展现出不同的形态美。川剧旦角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独特而专有的技能和技巧来表达一些复杂的心理情绪。这些特殊的技能技巧除了能表达角色的复杂情绪外,还能展现多种形式的美。旦角最常用的则是“水袖功”,正所谓“拂、搭、裹、抛、托、抓、抖、挽、转、扬”。除了传统表演形式以外,还有一些川剧非同一般的表演形式,也富有独特的美[4]。川剧舞台上运用的一些独特的表演技巧,主要是为了展现情节,并且时常增加一些道具,看似简单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独特的效果。如经典川剧剧目《金山寺》中,各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并存,就身体动作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而言,在“船”的场景中,白蛇用斗篷、桨以及不同幅度的身体动作来进行表现,船的形状也逐渐改变,求夫的感觉凸显。舟中,白蛇再次腾挪起来,一时间披风、绸缎、云帚、舟桨盘旋共舞,仙感倍增,白蛇以武旦之角凸显出武技,也以仙狐旦之角展示出舞姿的深沉魅力,呈现出绝佳的艺术效果,美不胜收[5]。

(三)川剧旦角表演的动人之美

川剧是传统的叙事抒情表演形式之一,每一部经典剧目都来自川剧作家和演员。故事的酸甜苦辣和演员的真情实感,给人物一种充满活力的人性美。川剧最常见的形式是“生旦同台”的爱情故事,多为感情戏。流传至今的一些川剧经典剧目,往往讲述一些经久不衰、感人至深的爱情神话,因为它们通常有着丰富的情感起伏变化,能让世人牢牢地记住它们[6]。例如《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杜丽娘不仅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获得了爱情,而且还实现了对封建制度的抵抗,具有现实意义。全剧以表现人物心理、挖掘人物心中最微妙的情感为核心手法,使人物富有人文气质美。所以,在川剧中,最受欢迎的是讲述生旦之间的感情的剧目,在这样的剧目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表达往往赋予人物美感[7]。

(四)舞台表演艺术的融合之美

一人不成戏,优秀的戏剧表演不光有演员的努力,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旦角演员与这些元素的融合充分体现出了戏剧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各种舞台表演元素对于情感表达强烈的旦角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缺一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舞台变得更加复杂和华丽,四面八方的观众都可以观看。本来只有照明功能的舞台灯光,也成为了保证演员在舞台上精彩演出的必要条件,在增强视觉美感的同时,也能突出人物的感情。演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能只依赖于自身出色的演绎,还要考虑到外部条件的制约,表演并不是只靠某一个条件就能完成的。演员服装的色彩不仅与角色的个性有关,而且与整个舞台的灯光、道具等密切相关。演员除了穿能准确体现人物性格的服装外,还必须更好地把握不同颜色的服装在舞台灯光下的呈现方式[8]。

四、结语

丰富多彩的川剧历史较为悠久,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巴蜀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川剧旦角作为其中尤为耀眼以及具有艺术性的角色,在不同的戏中有不同的特性,使得川剧表演更加精彩纷呈。无论是什么样的旦角,都应该强调角色的身体姿态和舞蹈动作,以更完整细腻地阐释角色情感,使舞台演绎效果更生动。不只是川剧,当今众多的传统文化都需要得到世人的关注,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已经逐渐开始完善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立法工作,让传承保护工作得到重视。作为新一代的戏剧爱好者,应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旦角川剧戏剧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有趣的戏剧课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川剧版画传四方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戏剧类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