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型教学模式探析
——以广西艺术学院《商业摄影》课程为例

2021-11-14李明杰

戏剧之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商业摄影教学模式

李明杰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在本世纪初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高校的本科与研究生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面对新的形式与环境,教育部对高校进行了系列的调整划分,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大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大多数高校培养目标不一样,但都有相同的目标——学生的就业,特别是应用型大学,学生就业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校的发展,还关系到专业的生存。

广西艺术学院建立于1938 年,至今已有80 多年的办学历史,从当初几十人的师资训练班发展到如今的万人综合性艺术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同样要面临把培养好的学生送向社会和市场的问题,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摄影专业,大学四年不仅要培养好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还要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在当下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本单位摄影专业的毕业生如何提高竞争力是教学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调查、对学生主体的了解以及对软件和硬件的研究,本文通过《商业摄影》课程的教学实践将原有的问题进行逐一改善和解决,以期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摄影专业的教与学的现状

(一)学生现状

部分学生对摄影的认知和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认为摄影专业仅仅是照相,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与基本的了解。他们认为摄影是一门重技术性轻艺术性的专业,造成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招生方式上无法按专业特性设置合理的招生方式,原因是摄影专业在学科划分上归属为美术学,多数高校招生的方式是通过美术大类进行招生选拔(含广西艺术学院),被录取为摄影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非第一志愿,而是由其他专业调剂到摄影专业的;二是录取的学生在高考培训阶段只是进行素描、色彩和速写类的基本训练,缺乏对摄影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三是调剂到摄影专业的学生对摄影专业的认可度较差,并有一定的排斥性,部分学生准备在大二调换专业,无法调换专业的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接受本专业。如广西艺术学院摄影专业每年大概招收25 位学生,第一志愿为摄影的不到10%。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上述情况,学生通常进入专业的状态需要1 至2 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通过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摄影专业有了基本的认知和了解。《商业摄影》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除了训练学生的专业技术技巧外,还需要进行市场运用学习,而不是纸上谈兵,最终目标是市场,是要通过摄影的方式获得市场的商业利益。

从本专业前面几个年级的《商业摄影》课程来看,教学效果并不满意,而且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商业摄影》课程跟市场的紧密性不够,几乎与市场脱节。这种现象不仅是发生在本单位,在其他的高校也同样存在,这是高校摄影专业市场化的软肋。特别是类似广西这种欠发达地区,商业氛围相比东南沿海一带的发达地区要差,市场空间小,机会也少,想要将高校商业摄影教育与市场完美的结合需要下不少的功夫。当然,造成此种现象除了地域市场本身的原因,还有其他的要素:一是高校的商业摄影课程教学市场化意识不够;二是高校的商业摄影课程教学的市场化仅仅只是喊口号,并未真正地实行;三是高校的商业摄影课程教学的市场化面临着时间、空间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困难重重。

破除这种现象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把目前教学环节上的不足逐一地改善,如理论学习大于实践训练、实践训练与应用仅在校内活动等。为打破目前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探索,将目前这种闭门训练的方式转变成由教学主导与市场检验的教学模式。

二、从教室到“市场”:教学改革策略

《教学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B.乔伊斯、J.M沃夫和E.卡尔康合著的,这是一本在世界教育界深受欢迎的著作,它将理论性与实用性合为一体。此书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在第21 章中详细介绍了一种特别的教学模式——“模拟训练”模式,此种模式是让学生参与“模拟实际”运作,扮演真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老师把现实世界的要素简化以后以一种能在教室里呈现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这种尝试使教学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以便使课堂上学习的理论概念与得到的最终结论能应用到真实的世界①。笔者在此所提倡的“市场”教学模式正是运用了B.乔伊斯、J.M沃夫和 E.卡尔康提出的《教学模式》理论,目的是让高校的教室成为社会的“市场”,使日常《商业摄影》课程教学尽可能地接近现实商业市场,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与练习变成“市场”中的实践与应用,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

(一)虚拟“市场”,模拟现实

模拟市场是将教学的场地变成虚拟的“市场”,将课堂教学变成“商业实践”,好比士兵进行军事演习,但并非真正的战场。这种特别的授课方式与实践训练能在多方面提升学生对《商业摄影》课程内容的运用能力。一是从节奏上强化学生对《商业摄影》学习的紧张感和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压力仅仅来自授课教师,并无其他外界的压力。市场般的紧张感对自我要求低、动力不足和容易松懈的同学产生一定的压力。二是学生在学习《商业摄影》过程中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这种潜意识带给学生一种观点,即这不仅仅是课堂同时也是市场,在课堂学习实践中很容易失误和犯错,这不是能力问题,实则是粗心。因为课堂中犯错承受的代价是很低的,或者是没有代价。相反,在市场运用中失误和犯错是要付出代价和承担责任的,这种潜意识会强化学生的危机感和自主性。三是将教室变成虚拟的“市场”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在传统课堂中无法体验到的挑战感,将原本流程化和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更利于学生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

模拟市场除了不能将课堂变成为真正的市场外,其他的一切都按照市场的规则和要求进行,无论是授课形式还是教学内容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执行,如此一来才能起到真正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效果。在《商业摄影》课程的授课内容方面,除了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外,同时也做了相应的增加和调整,以市场的需求为内容。授课方式上,从之前的案例式教学转变为“案例式+项目式教学”,以项目式教学为主。人员安排由以往的单兵作战调整为团队合作,根据班级人员总数进行小组划分,以2-4 人为一小组,组成项目团队,授课老师以观察员的身份进入项目组,在项目的设计、策划、执行和推广等环节中起引导作用。以学生对一款电子产品耳机的拍摄为例,根据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分析阶段,对该款产品进行了解和研究,找出产品的设计特点和功能特点等;然后是资料收集阶段,通过网络和专业书籍等各种平台查找与耳机相关的影像视觉作品,用于视觉参考、创意灵感、构思和设计创意方案等;最后是实施拍摄阶段,根据前期做的方案设计进行视觉表达和影像呈现。这种操作流程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的操作模式,也类似于艺术创作的模式。“市场”中的商业摄影制作流程跟高校的商业摄影教学的制作流程有相同之处又有着一定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市场的商业摄影服务对象是雇主而非学习,市场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与市场中的雇主相比,我们是为其服务的,俗称“乙方”,而市场中的雇主是“甲方”。在这种关系中,“乙方”相对于“甲方”的自主性要弱。市场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要面对不同的甲方,同时需要制定不同的制作方案和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在商业服务前,除了需要了解所拍摄的产品外,还需要了解雇主的需求和意愿,以及市场的环境和发展趋势,方能制定出更符合甲方需求的设计方案与制作效果,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二)真实的“市场”:商业市场

相比于课程的虚拟的“市场”,社会中的商业摄影比虚拟的“市场”具有更大的难度和挑战。

部分在校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从事社会商业活动的拍摄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这种社会实践在高校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将一门《商业摄影》课程变成社会商业摄影拍摄项目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种转变涉及多个方面,绝不是简单地将社会商业项目直接嫁接到摄影课堂教学之中,或者是直接将课堂变成市场,这都不现实。虽然高校与社会都服务于人民,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他们的目的不一样:高校以教育教学和培养人才为目的,市场则以经济效益和盈利为目的。高校的实践性课程与市场相结合的案例不少,通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市场化的运作,从项目融入课堂到市场化主导的教学模式都有不少成功的现实案例,几乎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是量身定做出来的。就目前广西的市场环境和本单位的教学硬件和软件以及教学管理制度来看,要将《商业摄影》课程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现实的“市场”服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才能实现课堂化的“商业市场”:

1.教学思维的转变

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如何导和导向何处是教学的关键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教师手把手带着学生做,学生容易上手;缺点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动手能力和想象空间。如何化被动变为主动,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开拓新的教学思维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将教学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以市场的引导为切入点,让学生主动接触市场、了解市场,根据市场去寻找服务对象,基于服务对象的需要制定服务内容、制定创意企划案和执行方案等。教学思维要从课本转向社会和市场,不要仅仅局限于书本教学,脱离社会与市场的实践。

2.教学资源拓展

高校的教学资源与社会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短板。优点是高校的理论研究扎实,内容系统,结构稳定。缺点是硬件设施更新缓慢,信息资源与市场不同步,技术更新落后于市场。

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是借用外部师资力量,二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如何借用外部师资力量,传统模式是外聘专家和聘请商业公司的摄影师到校进行授课或讲座,这两种方式效果都不错,但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即经费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尤其是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商业摄影大咖建立合作和建立网络资源库,利用网络教学解决了外聘教师面临不同的地域和空间转换时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时间成本。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解决教学硬件的不足,通过与社会的商业摄影公司合作建立实践和实训基地,将课堂延伸到实训基地中,与商业摄影公司形成优势互补,利用现有资源和外部资源的结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为商业摄影公司提供后备人才。

3.从孵化到成长——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②

通过《商业摄影》课程的训练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专业技巧以及了解市场的具体需求。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成果申报项目的机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平台,将项目从策划变成实践运用,通过政策的支持和平台的孵化逐步完成从学校走向市场的路径。

三、结语

《商业摄影》课程是笔者所在单位广西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的核心课程,本单位的摄影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商业与广告方向,商业摄影课程作为摄影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什么的水平和能力?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这些都是授课教师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课程改革的方式将商业摄影的教学进行跨专业和跨领域的深度融合,结合互联网思维和运用大数据算法来分析市场和制定方向,为此门课程提供了更多的可靠性和创新性。同时在授课方式和教学师资上,改变了以往的单兵作战模式,形成了“导师组”式的教学模式,如商业策划导师、市场分析导师和实践技能导师以及需求客服共同参与课程的教学,将课堂变成真正的“市场”,将学校变成现实的“社会”,这样培养出的商业摄影人才能快速地融入和引领行业的发展,在专业技能和市场运用方面处于不败之地并占领高峰,从解决一时就业到成就实现终生的事业。

注释:

①邹志生.高校应用型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市场化”刍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13.

猜你喜欢

商业摄影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