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应更好地为戏曲进校园提供服务
2021-11-14
近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的崛起,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十三五”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将“研究制定扶持地方戏曲发展政策”列入2015年的重点改革任务,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重要战略部署。戏曲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艺术创作最高成就,传承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脉。
一、戏曲进校园的建设背景
业界对于戏曲危机的讨论已持续数年,他们或从体制改革角度提出戏曲待革新之处,或从剧目内容、演员技艺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给出了改革思路。事实上,戏曲危机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观众严重断层,青年观众不愿进戏院。反观其他文化大国,英国人以莎士比亚为骄傲,法国人以莫里哀为自豪,日本也规定中小学学生必须定期去观摩作为能乐、歌舞伎,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却长期缺乏戏曲文化与艺术教育,导致喜爱中国戏曲艺术的青少年日益稀少,使得戏曲危机难以根治。
那么,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不适宜进入现代课程体系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许多大学在世界艺术系或世界文化系中设置了中国戏曲艺术课。许多知名度较高的高等艺术院校也都纷纷设置中国戏曲表演课,传授、介绍中国戏曲艺术知识。我国京剧、昆曲、越剧、豫剧中的许多杰出艺术家也频频应邀登上西方高级学府的讲坛。他们有的被授予“终身成就奖”,有的被誉为“东方最佳艺术家”,有的则被聘为“名誉博士”、“名誉教授”。但是,开设戏曲艺术课程的学校却寥寥无几。本质上还是由于学校未能充分认识到戏曲艺术传承与文化自信建设息息相关、与文化强国建设紧密相连,对其重视度不够。
我国青少年对传统戏曲艺术课程兴趣寡淡么?实践未能证实这一点。我们曾进行过一些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每一场活动都盛况空前,完全出乎组织者的意料,学生们表现出对于祖国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三四百人的大教室竟然座无虚席,还有挤在过道里站着听讲的。从剧目到脸谱,从行当到表演,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可见,青少年也乐于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如果校内缺乏相应优质课程建设,任由社会上—些“理论家”宣讲“青年人拒绝戏曲”,把戏曲与落后、愚昧,甚至是野蛮连在—起,就难免错失良机,使得青年学生谈戏色变,引发戏曲危机。
目前,让教育行政部门在大中小学统一开设中国戏曲艺术课程或有难度。各级文化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就应自觉担当、主动补位,从自身的功能定位出发,积极助力戏曲进校园,弘扬普及宣传戏曲知识,组织参与大中小学中国戏曲艺术课活动,将戏曲艺术文化建设成为国民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青少年听得懂传统戏曲,能体会戏曲文化,成为未来高层次观众和新生创作者。
二、戏曲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戏曲艺术进校园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必修的艺术教育。在大中小学课堂上开设中国戏曲艺术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戏曲艺术进校园是文化馆提升公众服务效能的工作突破口。过去文化馆在服务公众方面存过于关注普通社会公众,忽略在校学生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认为在校学生文化服务供给应由教育部门负责。而戏曲艺术进校园事关艺术自身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只有在广大青少年具有一定的戏曲艺术理解力、判断力和鉴赏力,我们才能期待更多有生力量成为戏曲艺术的接班人,加入到为戏曲发展努力的道路上来。
戏曲艺术进校园事关文化自信的建设。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自我认知和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有两层意味,一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一种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二是通过这种自知之明加强对其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在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中取得自主地位。戏曲艺术的点滴发展都凝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成就,一曲一词都彰显了国人的文化情怀与历史认知。学习戏曲艺术能够挖掘和守护本土化的民族文化,促进青少年生成文化自信,投入新一轮文化创新,并以开放视野、自信姿态积极融入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三、戏曲进校园的目标任务
戏曲进校园旨在普及戏曲知识。马克思曾经说过,要想欣赏音乐,首先要训练出一双能感受音乐的耳朵。戏曲亦然,它的观众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长久熏陶和影响的结果。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都忽略了向对青年一代普及戏曲知识,由于他们对戏曲艺术的陌生和无知而造成了戏曲观众断层。所以,戏曲进校园的当务之急是让戏曲更多地回归生活,培养看得懂、听得懂的观众。
戏曲进校园意在丰富国民美育。艺术与哲学、历史和科学并驾齐驱,都是了解“世界的一项工具”。在学校接触过戏曲知识的学生毕业后也并不一定进入戏曲界,对大多数人来说,戏曲或其它艺术只是要接受的教育内容之一,就象文学、哲学或历史一样。获得文学、哲学或历史学位的人并不—定成为文学家、哲学家或历史学家,但学习的过程影响了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生成。戏曲艺术教育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打破偏见,提高审美层次,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鸣。
戏曲进校园还可深化课程内容。戏曲艺术中部分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部分内容的主题一致,如花木兰、林冲、鲁智深等历史人物、历史片段,可考虑将相应的戏曲片段引进到校园,为学生提供文字以外的另一种感知方式,有益于课标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益于深化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感知。
当然,戏曲进校园也将着力为戏曲艺术培养新一代的观众和戏曲研究人才。我们将创造机会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在毕业后仍保持着对看戏的热衷,参加业余演出,攥写戏剧评论。
四、推进戏曲进校园的几点想法
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务必要吸取之前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尽管我们之前为振兴戏曲艺术做了大量工作,搞了一些评奖、大赛、汇演和纪念活动,但没有真正发动起广大的观众,只是圈子内热闹一阵,是一阵假繁荣。有人评论说“明星倍增,观众锐减,银屏热闹,剧场冷落,大赛频繁,阵地萎缩。”话虽说得刻薄了点,倒也形象、真实。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振兴戏曲的工作脱离群众,没有观众的戏曲振兴,不是真正的戏曲振兴。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工作的和某些制定方针政策的人,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缺乏真正的实干精神和真正具体可行的政策。今后,在大中小学中普及宣传戏曲艺术的工作如果缺乏敬业、爱业甚至殉业的精神,仍搞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急功近利,不按戏曲的规律办事,最终只能骗骗别人,安慰安慰自己,但于事无补。
戏曲艺术之所以成为一种大的艺术门类,自有它的魅力所在,自有它的美妙之所在,任何人都不会拒绝美好的东西,青年人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各级文化馆一定要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认真规划、认真准备,一定要让学生看好戏,让他们看了以后,印在脑海里一辈子都忘不掉。千万不可因为文化馆的公益性而敷衍了事,倒了学生们的胃口,以致使他们看一回一辈子都不想再看第二回。
在大中小学普及戏曲艺术的工作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需要高屋建瓴地制定战略战术,还有许多具体的实际工作要人去做。各级文化馆对此义不容辞,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学生,要选取不同的课本、教材,安排不同层次的演出内容,譬如小学生,可以让他们看一看《小放牛》《打猪草》《春香闹学》《胖姑学舌》《柜中缘》《拾玉镯》《盗仙草》之类的折子戏,还可演一些根据童话、神话传说故事新编的戏曲剧目,像《东郭先生》《孙悟空》《画皮》等。对中学生来说,可根据他们的语文和历史课本上演一些如《花木兰》《野猪林》《将相和》《孙雀东南飞》《梁祝》《天仙配》《武松打虎》之类的戏曲。大学生、研究生就要尽量让他们读经典原著,如《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琵琶记》等。
我们需要争取让戏曲在内的艺术教育成为正常的必修课程。在戏曲艺术没有作为大、中、小学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而被纳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的情况下,各级文化馆帮助学校成立戏曲社也是不错的办法,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作品表达的意趣、理解作品传递的内涵,鼓励他们写评介文章,组织校园戏曲节、戏曲知识讲座,举行戏曲教师专题培训活动。以戏曲社为阵地,提升学校开展戏曲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为课程建设做好准备。
至于戏曲演出场地,可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不仅有权威性的国家大剧院,还有儿童剧场、中学生剧场、大学生剧场及研究生剧场。不必过于强调布景场面的宏大,把握传统戏曲艺术“写意摹情”,贵“虚无”、重“意象”、“境生于象外”的特点,降低普及门槛,强化对于表演内容与形式本身的感知。
总之,戏曲进校园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工作,对戏曲艺术本身来说也是一项带意义非凡的,希望普及戏曲教育工作能引起各级文化馆同志的高度重视,制定一些具体可施的方针政策并付诸实践,等待着各级文化馆的拓荒者来破土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