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报道如何提升新闻价值
——以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为例

2021-11-14陈赛红

声屏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攻坚受众价值

□ 陈赛红

主题报道及其实践困境

主题报道是新闻实践中典型的“命题作文”。主题报道的“主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题限定。主题报道往往又被称为“重大主题报道”,盖因其主要围绕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工作以及相关重要活动和事件等展开报道,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因此,主题报道有别于一般时政和民生报道,不存在选题取舍,而需在“主题”限定下做好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的阐释和呈现,发挥主流媒体功能,完成特定宣传任务。二是主题思想的预设。主题报道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要突出正面宣传,推动相关政策、工作的落实,并积极呈现社会各界、各领域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生动实践,起到统一思想、“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例如“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就是要重点报道各地庆祝活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成就,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

然而,由于主题先行,不少媒体和从业者往往基于“传者本位”思维来开展报道,主要考虑如何完成宣传任务,如何达成上级主管部门的宣传意图,而对普通受众的收视需要观照不足,与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特别是切身利益结合不足,从而陷入了曲高和寡、模式化、刻板化的传播误区。须知一条新闻报道,不论其宣传价值再高,教化意义再强,如果老百姓不“爱看”,则信息无法触达,其宣传价值便无从落地。

提升新闻价值是做强主题报道的破局之道

有学者认为,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者为中心”思维己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受众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还有研究者指出,在主题宣传中,往往由于没有处理好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关系,导致一些新闻报道片面,不顾新闻价值,造成媒体自说自话的现象。作为应对,主题报道应积极创新,致力满足受众实用性的信息需求。笔者认为,要满足受众对信息实用性的需求,落点正在于提升主题报道的新闻价值。

事实上,对新闻价值的界定,在过去也存在“传者本位”的思路,例如,认为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构成新闻的标准”或“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随着互联网发展,新兴媒体崛起,算法主导下的新闻传播遵循“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强调“按需”分发。这种与生俱来的受众需求导向为网络平台积聚了大量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构成巨大冲击,“传者本位”的新闻价值判定标准受到挑战。目前,将受众需求纳入新闻价值的考量逐渐成为共识。学者李良荣等人认为,新闻价值是能够构成新闻的事实所含有的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是做给普通大众看的,而不仅仅是做给宣传部门看的。在信息过载的网络传播生态里,不论主题报道还是一般报道,不论时政新闻还是民生新闻,都面临资讯竞争,都要参与“争夺”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反过来,普通受众打开电视或登录互联网看新闻,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中了解外部环境变化,以指导个人行为和决策,而不是受“教育”。随着传播渠道增加,受众掌握了信息取舍的主动权,无用和无趣的信息将会被受众屏蔽。主题报道要获得受众青睐,必须增强贴近性和实用性,让老百姓觉得与自己有关,对自己有“价值”,从而实现入脑、入心。

如何提升新闻价值——以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为例

主题报道要提升新闻价值,必须强化新闻信息与受众的关联性,让受众觉得“好看”并且“有用”。2020年是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对此做了大量的主题报道,其中不乏成功范例。以下结合相关媒体实践,探讨主题报道如何提升新闻价值。

引入纪实手法,抓好新闻细节。真实感人的新闻故事,需要丰富的细节来支撑,这就要求用好纪录手法,让新闻画面自己“说话”,以人物故事本身的可看性来凸显主题,减少高调门的说教。对受众来说,关于人物性格、习惯、喜好、经历的细节呈现,比单一的功绩展现和精神歌颂更具有看点,更具新闻价值。例如广西卫视推出的融媒体纪实栏目《我们的小康》,同样是命题作文,但贵在真实。该栏目每期的主打板块是《解码·小康》和《小康·人家》,都是人物专题。前者旨在反映人物与相关行业发展的关系,折射宏观发展成就;后者重在讲述人物生活中的小事,展现当下普通百姓的日常情态。两个板块的叙事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选取的人物都是普通人;对人物的阐释,既突出奋斗的成效,也还原奋斗的过程,甚至不回避人物经历中的彷徨、挣扎乃至窘迫。例如,国外名校硕士毕业的大学生回乡投身种植业,不幸接连遭遇病虫害和大额亏损;不满于朝九晚五的销售工作的小伙子辞职创业,致力开一家高品质的咖啡店,然而守店三年却颗粒无收;一位中年失业而被迫创业的母亲办起了海鸭咸蛋加工厂,却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正是身边普通人攻坚克难的具体过程,更能够说服普通的受众,激发同为普通人的脱贫奔康的热情和希望。

吸引用户参与,增进新闻体验。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的重要优势在于互动性。互动性本身就是一种“贴近性”的体现,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内容消费体验。目前,网络视频消费不仅可以实现点播互动、留言互动,内容中的互动也已经出现。例如互动影视剧,可以在播放进程中让用户选择剧情发展走向;又如互动综艺,可以实现“边看边购”,通过屏幕上的链接购买到节目嘉宾的同款服饰。事实上,只要运作得当,新闻节目中也可以融入互动元素。2020年初,笔者所在的江门广播电视台在江门市委组织部、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策划推出了大型融媒体报道《“我们村里的新鲜事”暨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江门广电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走进四市三区8个村镇,在全面展示江门市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喜人成效的同时,还举办了8场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共邀请超过20位驻村第一书记参与带货,台内也有超过15位主持人参与其中。江门台《江门新时空》《新闻共同睇》两档新闻节目对活动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拍摄脱贫奔康主题新闻超过20条。新华社现场云、央视移动新闻网、触电新闻客户端以及江门广电“邑网通”客户端和抖音等平台也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同步直播。平均每场活动线上线下参与和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受众通过多平台观看报道,能够感受到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新举措、新气象,并可登录“邑网通”观看第一书记和主持人的直播带货,实现“边看边购”,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参与到了脱贫攻坚的进程中来。

善用新兴技术,强化感官冲击。在网络传播生态中,受众时刻面临着信息的填塞,而大体量、系列化的主题报道有可能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要在资讯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内容的新闻价值,还必须在观赏性上做文章。“好看”将成为吸引用户关注的新闻“附加值”。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融媒系列直播栏目《飞越广东》积极利用新技术,在视听效果上下足了功夫。2020年11月,该栏目的第三季《飞越广东·全面小康》开播,在第一期节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篇”中,主演播厅的主持人将节目的核心内容——5G直播连线和一个个“脱贫攻坚”小专题交叉串联起来。其中,5G直播具有低时延、高传输速率等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清晰而流畅的现场采访报道。紧随其后的专题片也“不走寻常路”,运用了大量的4K超高清航拍画面,颇具视觉冲击力,同时片中还适时运用了娱乐节目中常见的动画和花字,增强了新闻叙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另外,栏目还设置了第二演播室,当中的巨大环形屏幕将主持人置于各种或真实或虚拟的解释性画面和场景之中,增强了新闻的在场感。“全息演播室+5G直播连线+4K+航拍+动画”这样的技术混搭,为受众奉上了难得一见的视听大餐,也令这次主题报道大大“增值”。

后记

相较于各类新闻聚合平台和海量自媒体,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推向市场的核心内容资源之一。做受众“爱看”的主题报道,对于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加速新闻生产转型,做强做大主流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受众需求强化新闻价值,做到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兼顾,是主题报道的制胜关键。

注释:

①侯洪强.从“中央厨房”看传统媒体转型的困境与出路[J].青年记者,2017,(26):47-48.

②付强.融媒体时代全国两会报道的发展轨迹与趋势[J].传媒,2018,(14):72-74.

③赵霞.让重大主题报道成为信息消费的刚性需求[J].传媒观察,2017,(12):49-50.

④⑤罗安余.论受众需求与新闻价值的实现[D].广州:暨南大学,2000.

猜你喜欢

攻坚受众价值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一粒米的价值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给”的价值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