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野下春晚节目的转型
——以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为例

2021-11-14何星烨

声屏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唐宫夜宴博物院

□ 何星烨

今年,河南春晚上演了舞蹈《唐宫夜宴》,采用5G+AR等技术将扮演唐俑的14位舞蹈演员俏皮可爱的形象,与大唐盛世的景象进行了虚拟与现实的融合,节目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根据“微博小秘书”官方微博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14点36分,河南春晚话题频登微博热搜,阅读超25亿,108万网民在微博参与讨论,节目视频播放量共计20.4亿。

媒介融合 让春晚节目出“圈”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认为:“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他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新媒介的产生,打破了原先的认知模式,改变了受众认识世界的方法。尤其是电子媒介将历史与现实拉得很近,可以为受众呈现多元化的景象。

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原是2020年郑州歌舞剧院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参赛作品,由《唐俑》改编而来。故事讲的并不只是夜宴,而是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呈现了唐朝的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进殿演奏的过程。2020年12月,在哔哩哔哩网站上,曾播放了这支舞蹈参赛的完整版,但是网民对它的热情似乎没有对它在河南春晚上的热衷度高。究其原因,媒介过于单一,故事表现力欠佳,只是将舞蹈简单地呈现在舞台上,受众的视域受到了限制。然而,在河南春晚上的《唐宫夜宴》采用同样的演员、同样的服装和根据晚会演出的需要删减了少量的音乐,经过新媒介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比如抠像、三维、5G和AR等技术,以现实为主体使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完美的结合。

作品内含丰富。节目《唐宫夜宴》融入的元素涵盖了国宝、国风和国潮,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不仅使节目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也成为春晚节目吸引受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唐宫夜宴》节目时长共5分42秒,共分为三个小节,其中第一小节的画面中,利用电子媒介加入了一些国家级的文物宝藏: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和唐三彩等国宝;还有一幅幅历史传世画作《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山东徐敏行墓壁画备骑出行图》《千里江山图》等元素,穿插在舞蹈中,舞蹈演员如同在古画中翩翩起舞。这种新的打开方式,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受众的距离。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新媒介的使用,能够改变受众的感觉,动用各种感官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技术让文物在眼前唾手可得,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沉浸感”和体验文化内涵的“密集度”,让受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传播效果多元化。《唐宫夜宴》通过后期的剪辑,电视表达的二次创作调动受众更多的感官,加强了对作品的信息解读。节目经过了舞台和后期场景的录制,呈现的效果更加多元。在节目的第三小节,当唐宫号响起时,舞蹈演员排着队走向宫墙,作品通过一堵红墙的“沉浸式”转场,切换至宫廷的正式演出的俯拍画面,14名参加夜宴的少女从原先的嬉笑打闹到大气恢宏的舞姿,不经意向受众传递了盛唐时期的文化风情。让人分不清哪是梦境,哪是现实。1984年,兰尼尔(Jaron Lanier)视觉编程语言(VPL,visual programming language)的创始人,引入“虚拟实在”这一术语,海姆(Michael Heim)则对该术语分辨出两种不同研究路径。海姆的类型学的研究切题,因为它解释了现今此词的灵活用法,以及文化将“人工的与真实的,加工的与自然的”混淆在一起的程度。节目中,舞蹈演员与受众同处在一个情感“共振场”,随着舞台画面的不断变化,音乐节奏伴随内容承上启下,有效地把控了受众持久的注意力,避免了“冷场”。再加上新的媒介扩张了视觉和听觉,使受众找回一种感觉的平衡状态。

网民“风马鲸鱼”评论:感觉像是画里面的人活了,生动有趣,美轮美奂,视觉配乐都让人感觉相当舒服。网民“AvaFoo”评论:“wow,眼睛被洗净~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视觉做得太极致!有看电影的感觉。”还有网民“木小南Y”表示:“这才是现在年轻人的审美。”网民“于海青”说:“今年河南春晚舞台真的太出圈了!”

唤起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播文化是大众传播的时代要求,也是自身要求。《唐宫夜宴》节目中,新媒介的应用增强了视听体验,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更好地唤起受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以及民族文化下的集体记忆。科技赋能“文化”,让博物院的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陶俑”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将传播功能概括为“三功能说”,其中“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就是其中的一项。受众在欣赏“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时,感受到舞蹈、服饰、音乐、绘画、文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舞蹈演员的着装上,采用大红大绿的颜色,这还原了唐三彩的元素,形体上体现了丰腴之美,妆容上采用唐代女子的“斜红”等元素,这些表现形式,再加上虚实结合的画面,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传统文化借助新媒介,在创新中得到了新生,把历史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推动了文化传播。这场唐朝少女的奇妙夜之旅,让人感受到了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

网民“鸽子·J”:“什么叫文化输出啊(战术后抑)?”网民“顺顺顺顺顺顺风车”:“太好看了!审美立意都在线!这才是文化自信,《唐宫夜宴》绝了。”还有不少观众表示看不过瘾,特别想去河南博物院一睹文化风采。

融媒体语境下进一步活跃受众

2月10日,河南春晚采用移动端优先,手机端比电视早半个小时开播,并且在播出后采用“拆条”播出的模式,即电视晚会播出后拆成单条放到互联网上再次播放,让《唐宫夜宴》节目在两天的时间里火出“圈”。截至2月17日(大年初六),该节目得到全国网民超5亿的点赞与浏览量,连这台晚会的总导演陈雷都没想到会引发这样的传播效果。在火出“圈”的同时,笔者发现,将传统媒体的产品放至新媒体,通过融媒体传播方式,不仅能让单条节目火出“圈”,还可以带动相关单条视频和整个晚会的关注度。

增加“回看”次数。融媒体时代,受众不愿意在固定的时间守着同一个栏目,更多是注意力的分散和碎片化。拆条的播放方式,正是迎合了当今一些受众的收看习惯,赢得足够多的受众关注度和流量。

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提出,技术融合的可能性使虚拟的、社会的和自然的世界中各种碰撞、融合和调整所产生的社会层面影响发生了转变。融媒体时代,评论、弹幕等形式打通了反馈渠道,实时的、及时的互动,为受众的信息接收和理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受众在欣赏《唐宫夜宴》舞蹈时,也会相应点开晚会或是晚会中的其他单条节目,让看不过瘾的受众反向寻找其他节目,自然就增加了“回看”节目的次数。截至2月17日,@猛犸新闻微博上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与抗疫先进人物联唱《白衣执甲》就有569万次的观看量,穿着宇航服打太极的表演节目《天地之中》也有502万次的观看量,甚至还有网民回看了往年河南卫视的春晚节目。这些观看量远远超出了该微博公众号日常发文的观看次数。

抓住时机,推出相关节目。融媒体时代活跃了受众,也带动了相关的直播节目。2月14日,@猛犸新闻与@大象新闻在网络上并机直播了“揭秘舞蹈唐宫夜宴台前幕后”,在将近2个半小时的直播时间里,为受众解答了舞者的着装、化妆、舞姿及乐器,作品的寓意和来源等内容。虽然直播过程中记者有出错的情况,比如把采访对象名字念错、在直播中有等候空场等情况,但是实时的更正方式,不妨碍受众对直播节目的收看,收看量达到了561万次。不仅仅是这一场直播,在接下来2月13日,两大官微开启了“探访河南春晚幕后特效团队”的直播,告知受众唐宫里的小姐姐怎么从画里舞出来,这场直播收看量也达到了34.1万次。2月16日,又启动了“河南博物院寻宝记”的直播,从舞台到幕后、从幕后到河南博物院的实地讲解,也吸引了9.9万次的观看量。这些直播连线延续了受众的观感,也带动了流量。河南相关媒体乘势追击,继续推出了延伸类的视频节目,比如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和文物宝库联合推出《唐宫夜宴中的国宝》7集系列短视频。为进一步迎合受众口味,河南再此启动《唐宫夜宴》的原班人马,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以及河南诸多文化遗址实景演出,为受众录制了一台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整档晚会没有主持人,由《唐宫夜宴》的舞蹈演员穿针引线串场,移步换景,进一步增加了受众对节目的粘连度和互动感,以及对晚会的信任感。虽然整场晚会只有半小时,但它在2月26日微博同城热搜总阅读量达2.6亿,讨论量达9.5万,可见影响力不可小觑。甚至在晚会的最后,节目组在特别鸣谢处还打上了“全国网友、观众以及可爱的粉丝们”字样,简单的几个字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融合更需技术尊重内容

各个台的春晚层出不穷,但一味重视技术,而忽略内容是不可取的。在融媒体时代,要尝试技术对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技术需要尊重内容。《唐宫夜宴》节目中,高科技的技术是内容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这个节目通过技术和内容巧妙的融合,达到了1+1>2的效果,让受众穿越古今仿佛与历史进行了一场时空对话,给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看体验。这台晚会的总导演说,他尽量从电视包装的效果出发,给舞蹈增加了一些色彩。电视舞台的呈现,什么时候给镜头,给什么样的镜头,让受众先看什么,后关注什么,镜头如何为内容服务,根据音乐如何控制每个画面的时长,光束如何打等,无论是俯视还是仰视的,都是晚会导演和编导需要考虑的。最终的目的是为内容服务,传递出节目的最佳效果。在数字时代,媒介的活力正在转换成为人的活力,这种活力是人类业已得到增强和提升的对技术控制的能力。

既然是控制的能力,那么,新的传播技术需要遵循传播规律,积极创新。技术与内容的融合,更需技术尊重内容,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就有机会在新媒体时代闯出一片新天地。

作品带动线上线下齐发力

网上交流能让不同时空的受众,进行持久的交流与互动,还可以全球性参与。这就使得网民参与的数量会逐步增加并且涉及范围更广。在《唐宫夜宴》出圈后的第三天,微博联合@河南博物院发起了《唐宫夜宴手绘大赛》,带动阅读6205.1万,讨论达1.6万。“文创热”的同时,也让“博物院热”。

2月28日,《唐宫夜宴》的表情包正式出炉和大家见面,里面涵盖了16张动态图,都是关于节目中,舞蹈演员的举手投足、憨态可掬的形象。比如:悄悄话、路过、又迟到了等表情,展示了超文字与超声音的魅力。这也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模式下焕发出生机,延续了节目带来的情感,并拉进了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

据河南博物院的一项数据统计,春节期间到访博物院35岁以下的人群占到了六成。大年初三以来,游客访问量较前增加了三到四成,节目进一步带“火”了文物。甚至春节还尚属疫情期间,参观博物院排队的人数达到了700至800人。在博物院的相关展品中,唐三彩女俑也最受游客关注,这正是《唐宫夜宴》节目带来的直接影响。事实上,要看得懂、看全博物院的展品,像这样逛一次并不够,受众还需要多次观赏和学习,甚至去其他博物馆或文化类展馆参观。此外,河南博物院内相关的文创盲盒销量直线上升,进一步体现了受众对文化的需求。

《唐宫夜宴》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对接受华夏文明的迫切。可见,优秀的春晚节目,不仅将博物院“橱窗中的作品”带入大众的视野,而且通过对传统文化和新媒介技术的融合,又将受众带回到现实,达到线上线下齐发力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结语

春晚的节目吸睛与否,归根结底,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对内容的需求。同样的内容通过新媒介恰如其分的助力和兼容,这种再创造、再加工的视频作品才能真正的吸引受众。因此,融媒体语境下,春晚节目的创新和转型,激发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同样带动了文化产业,是一次多方位的厚积薄发。用现代化的技术和传统的内容结合,既传播了中华文化,赢得更多受众的喜爱,也带给受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注释:

①河南春晚如何爆火破圈?你想知道的都...来自微博小秘书微博[EB/OL].新浪网.https://weibo.com/16429093 35/K2lEt6l4R.

②D.J.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M].曹静生,黄艾禾,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85.

③MichaelHeim.Virtualrealism[M].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4

④《唐宫夜宴》火了,猝不及防又有据可循[EB/OL].澎湃新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1853314423679388&wfr=spider&for=pc.

⑤单波,石义彬.刘学.新闻传播学的跨文化转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56.

⑥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第2版)[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57.

猜你喜欢

唐宫夜宴博物院
博物院寻兔记
邂逅 《唐宫夜宴》
《唐宫夜宴》火遍全网的背后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参观河南博物院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4唐宫仕女图:大唐盛世图卷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
夜宴